1984年创刊 双月刊

深圳市区级疾控机构应急队伍人力素质现状评价

古小明, 何林, 周世权, 尹章汉, 刘建平

古小明, 何林, 周世权, 尹章汉, 刘建平. 深圳市区级疾控机构应急队伍人力素质现状评价[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7, 35(1): 12-15.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17.01.004
引用本文: 古小明, 何林, 周世权, 尹章汉, 刘建平. 深圳市区级疾控机构应急队伍人力素质现状评价[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7, 35(1): 12-15.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17.01.004

深圳市区级疾控机构应急队伍人力素质现状评价

基金项目: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医疗卫生基础性研究项目 JCY20140404140939754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古小明(1968-), 女, 大学本科, 副主任医师

  • 中图分类号: R197.2

Human resource quality of emergency professionals in district-level CDCs of Shenzhen

  •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深圳市区级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队伍人力素质现状及存在问题, 为制定科学规范的应急管理机制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对深圳市10家区级疾控机构的应急队员进行调查, 并按原特区内和原特区外的人力资源分布进行分析。

    结果 

    10家区级疾控机构中, 原特区内机构4家, 原特区外机构6家, 共调查应急队伍人员325人。原特区内每万人配有0.96名预防医师, 原特区外每万人配有0.73名预防医师, 原特区内机构应急人员在人员编制、职称、学历、专业构成以及人均从事应急工作时间上, 均优于原特区外机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原特区内机构人力素质综合评分平均10.56分, 标化值为0.65, 高于原特区外机构评分(平均9.36分, 标化值为0.58)。

    结论 

    深圳市区级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总体建设尚可, 但能力建设尚需加强; 应加大对原特区外机构的支持力度。

    + English
  • 深圳是我国最早改革开放的特区,毗邻香港,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影响力逐年提高。然而清水湾化学品仓库爆炸、湖南籍劳务工尘肺病群体性事件、深圳市德圳昌正己烷中毒事件、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肆虐及每年流动人口的大量迁徙可能造成的各类事件,使得深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压力倍增,若不及早做准备将会陷入穷于应付的困境,甚至影响深圳的经济发展及国际形象。为全面了解、客观评价深圳市应急队伍现状及处置能力,本课题组于2016年2—3月对深圳市区级疾病控制机构(区疾控机构)的应急队伍人员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在深圳市10家(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宝安、龙岗、光明、龙华、坪山及大鹏)区疾控机构中抽取325名应急队伍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25份,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2015年12月31日。

    参考相关文献[1-3]制定研究方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之初设立了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线内327.5平方千米享受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2015年6月深圳市正式取消特区管理线,故将原管理线内区域称为原特区内,线外区域称为原特区外。本次调查对象中罗湖、福田、南山和盐田4家区疾控机构位于原特区内,其中罗湖和福田区疾控机构成立于2002年,南山和盐田区疾控机构成立于2004年;宝安、龙岗、光明、龙华、坪山及大鹏等6家区疾控机构位于原特区外,其中宝安、龙岗区疾控机构成立于2005年,光明、坪山2个新区疾控机构分别成立于2009年、2011年,龙华和大鹏2个新区疾控机构则于2013年正式挂牌成立。由于特区内外享受的优惠政策的不同,且各区疾控机构成立时间、建设条件及管辖对象差异很大,故此课题组将10家区疾控机构按原特区内和原特区外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采用姜晓朋[3]的人力素质综合评价方法,人力素质综合指标选用学历、职称和年龄3个指标结合而成。主要公式有:

    $$ 人力综合素质评分\;W = \alpha \times 学历 + \beta \times 职称 $$ (1)
    $$ 人力综合素质评分\;W = \alpha \times 学历 + \beta \times [职称 - \left( {年龄 - 平均年龄 - 0.67S} \right)] $$ (2)
    $$ 人力综合素质评分\;W = \alpha \times 学历 + \beta \times [职称 + \left( {平均年龄 - 0.67S - 年龄} \right)] $$ (3)
    $$ 人力综合素质评分标化值\;W = \left( {原值 - 最小值} \right)/\left( {最大值 - 最小值} \right) $$ (4)
    $$ 人力综合素质总分\;U = \sum\limits_{i = 1}^{i = n} {{W_i}} , i = 1, 2, \cdots , n $$ (5)
    $$ 人\;力\;综\;合\;素\;质\;平\;均\;分\;U = \sum\limits_{i = 1}^{i = n} {{W_i}} /{N_i}, i = 1, 2, \cdots , n $$ (6)

    公式(1)是人力综合素质评分方法的基本形式,αβ分别为学历与职称指标之间的权重,本文选用通过专家咨询确定的学历与职称之间的权重,α为0.71,β为0.29[3-4];公式(2)适用于年龄超过特定学历特定职称的平均年龄0.67个标准差的情况;公式(3)适用于年龄低于特定学历特定职称的平均年龄0.67个标准差的情况。按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和职称评定体系,再结合学历、学位、职称等晋升年数,将学历级别划分为硕士及以上、大学本科、大专、中专、无学历(赋予分值分别为12、9、6、3、0),将职称层次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无职称(赋予分值分别为20、15、10、5、0)。公式(4)为指标的标准化,本文采用线性插值标化方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公式(5)用于以机构为单位对其所有人员素质评分求和。公式(6)用于计算某一单位的平均人力综合素质得分。

    采用Excel 2010录入数据并建立数据库,所有数据都由双人分别录入、核对,统计分析利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完成,主要运用χ2检验、有序分类变量两组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和t检验等方法,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深圳市应急处置队伍是从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中抽调人员,组成建立医疗救治、疾病防控、卫生执法3大类13个队别185支队伍。具体类别包括应急医疗救援队、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救援队、远程救援医疗队、传染病或不明原因疾病防控应急队、远程救援防疫队、公共场所与饮用水事故处置队、核辐射事故碘片发放队、职业中毒防控队、食物中毒卫生处置队、心理危机干预队、传染病或不明原因疾病卫生监督应急队、职业中毒卫生监督应急队以及公共场所和饮用水卫生监督应急队。应急处置队伍人数呈动态变化,各个医疗卫生单位应急人员配置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在此框架上进行内部调整,原则是人员数量和业务素质应当高配及满足应急工作要求。

    原特区内的总人口数为366.33万人,4家区疾控机构总人数352人,每万人有0.96名预防医师(352/366.33万),原特区外的总人口数为711.58万人,6家区疾控机构总人数533人,每万人有0.73名预防医师(533/711.58万),均低于广东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预防医师3.5 ~ 4人/每万人口)[5]

    本次共调查10家区疾控机构的应急队员325人,平均年龄37.57岁,中级及以上职称219人(占67.38%),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296人(占91.08%),预防医学专业人员212人(占65.23%)。其中原特区内区疾控机构108人,原特区外区疾控机构217人,均以31 ~ 40岁年龄组为最多(原特区内、外分别占比48.15%、46.08%)。经比较,两组机构平均年龄、性别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原特区内区疾控机构应急队员的人员编制、学历、职称、专业构成上均优于原特区外区疾控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人均从事应急工作的时间也表现为原特区内区疾控机构多于原特区外区疾控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表  1  原特区内外区疾控机构应急队员基本情况比较
    [人数(构成比/%)]
    项目 原特区内区疾控机构(n=108) 原特区外区疾控机构(n =217) tX2Z P
    年龄/岁a 37.29 ±8.13 37.05 ± 8.19 0.253 0.802
    性别b 0.681 0.410
      男性 54(50.00) 119(54.84)
      女性 54(50.00) 98(45.16)
    编制b 4.402 0.040
      有 69(63.89) 112(51.61)
      无 39(36.11) 105(48.39)
    学历c -2.847 0.004
      硕士及以上 4(42.59) 64(29.49)
      大学本科 58(53.37) 128(58.99)
      大专 3(2.78) 22(10.14)
      中专及以下 1(0.93) 3(1.38)
    职称c -2.751 0.006
      正高级 19(17.59) 18(8.29)
      副高级 28(25.93) 61(28.11)
      中级 38(35.19) 55(25.35)
      初级及以下 23(21.30) 83(38.25)
    专业b 8.158 0.004
      预防医学 82(75.93) 130(59.91)
      非预防医学 26(24.07) 87(40.09)
    人均从事应急工作时间/月a 132.14±91.77 102.04±82.50 2.982 0.003
    [注] a采用t检验;b采用χ2检验;c采用有序分类变量两组独立样本秩和检验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根据10家区疾控机构应急队伍人员的学历和职称,按照公式(1)~(6)计算各区疾控机构应急队伍人力素质综合评分,其中总分代表该疾控机构所有应急队伍人员人力素质综合评分的合计,平均分代表人均人力素质综合评分,标化值代表该单位标化后平均人力综合素质得分。计算结果显示,原特区内4家区疾控机构人力素质综合评分平均10.56分,标化值为0.65,原特区外6家区疾控机构人力素质综合评分平均9.36分,标化值为0.58,表明原特区内的人力素质综合评分高于原特区外。见表 2

    表  2  2015年10家区疾控机构应急人员素质评价指标
    区域 区级机构 应急队伍人数 人力素质综合评分
    总分 平均分 标化值
    原特区内 疾控机构① 38 437.12 11.50 0.71
    疾控机构② 24 220.90 9.20 0.57
    疾控机构③ 14 152.47 10.89 0.67
    疾控机构④ 32 329.61 10.30 0.64
    合计 108 1 140.10 10.56 0.65
    原特区外 疾控机构⑤ 40 392.16 9.80 0.61
    疾控机构⑥ 35 294.86 8.42 0.52
    疾控机构⑦ 30 319.39 10.65 0.66
    疾控机构⑧ 47 399.59 8.50 0.53
    疾控机构⑨ 20 161.62 8.08 0.50
    疾控机构⑩ 45 463.84 10.31 0.64
    合计 217 2 031.45 9.36 0.58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卫生人力资源是卫生资源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应急队伍人力资源配置是应急工作开展的关键。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主力军,尤其是区级疾控机构,往往是第一时间接报和赶到现场处置突发事件的第一责任人,是直接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结果的中坚力量。

    深圳市处于改革的前沿,在建设过程中经历了清水湾大爆炸及SARS肆虐重灾区等重大事件,政府对应急工作非常重视,应急工作起步较早,应急队伍建立的类别和小组较国家标准[6]规定的四种更为全面完善。

    本次调查显示,深圳市10家区疾控机构应急队伍人员平均年龄37.57岁,男女性别比例均衡,中级及以上职称219人(占67.38%)、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296人(占91.08%)、预防医学专业人员212人(占65.23%)。其年龄、职称、大学及以上学历构成均高于全国(2005年)[7]、中山市(2007年)[8]和成都市(2014年)[9]的平均水平。

    本次调查还发现,深圳市区级疾控机构应急队伍人力资源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由于正式编制不足导致应急队伍的稳定性较差。有调查显示,2014年底深圳市区级疾控机构总人数1 161人,在编800人(占68.91%),临聘361人(31.09%),近1/3的人员为临聘[10]。应急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困扰基层人员素质提高是一个普遍现象[11-12],往往导致应急处置时表现出经验不足、主要防控环节不能迅速应对。此类情形在应对一般性应急响应时尚不明显,一旦有较大的疫情时则比较突出,甚至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应急处置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项工作,特别在重大的事件上,一旦处理不好,将会造成事态的扩大化和严重化。

    其次,原特区内外机构发展不平衡,普遍表现为原特区内机构强于原特区外机构。原特区内4家区疾控机构的平均成立时间为12年,原特区外6家区疾控机构平均成立时间仅为5.67年。原特区内4家机构应急队伍人员在编制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人均从事应急工作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原特区外6家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特区内机构人力素质综合平均分、标化值皆高于原特区外机构。故应大力加强原特区外几个机构的人力资源建设。而在服务人口方面,由于深圳的流动人口较多,目前原特区内、外区域预防医师配置分别是每万人口0.96名和0.73名,均远远低于广东省标准(预防医师3.5 ~ 4人/每万人口)[5],尤其是原特区外区域预防医师配置还低于近10年前(2007年)中山市水平(0.91人/每万人口)[8]。以上种种局限,形成应急人数、人均从事应急工作时间、综合素质与服务人口数及应急工作量倒挂的局面,表明深圳市各区,尤其是原特区外的应急工作形势严峻。

    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疾控机构的重要工作内容,同时也是当地政府的重要工作职责。有效的政策是提高突发事件应急队伍处置能力的重要保证,政府的政策应以实际情况和真正需求为导向,以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为常态。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如何将疾病预防控制,尤其是应急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如何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人事编制部门如何科学核定人员编制,严把人员进入关,保障疾控机构应急人员人才队伍建设是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 表  1   原特区内外区疾控机构应急队员基本情况比较

    [人数(构成比/%)]
    项目 原特区内区疾控机构(n=108) 原特区外区疾控机构(n =217) tX2Z P
    年龄/岁a 37.29 ±8.13 37.05 ± 8.19 0.253 0.802
    性别b 0.681 0.410
      男性 54(50.00) 119(54.84)
      女性 54(50.00) 98(45.16)
    编制b 4.402 0.040
      有 69(63.89) 112(51.61)
      无 39(36.11) 105(48.39)
    学历c -2.847 0.004
      硕士及以上 4(42.59) 64(29.49)
      大学本科 58(53.37) 128(58.99)
      大专 3(2.78) 22(10.14)
      中专及以下 1(0.93) 3(1.38)
    职称c -2.751 0.006
      正高级 19(17.59) 18(8.29)
      副高级 28(25.93) 61(28.11)
      中级 38(35.19) 55(25.35)
      初级及以下 23(21.30) 83(38.25)
    专业b 8.158 0.004
      预防医学 82(75.93) 130(59.91)
      非预防医学 26(24.07) 87(40.09)
    人均从事应急工作时间/月a 132.14±91.77 102.04±82.50 2.982 0.003
    [注] a采用t检验;b采用χ2检验;c采用有序分类变量两组独立样本秩和检验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015年10家区疾控机构应急人员素质评价指标

    区域 区级机构 应急队伍人数 人力素质综合评分
    总分 平均分 标化值
    原特区内 疾控机构① 38 437.12 11.50 0.71
    疾控机构② 24 220.90 9.20 0.57
    疾控机构③ 14 152.47 10.89 0.67
    疾控机构④ 32 329.61 10.30 0.64
    合计 108 1 140.10 10.56 0.65
    原特区外 疾控机构⑤ 40 392.16 9.80 0.61
    疾控机构⑥ 35 294.86 8.42 0.52
    疾控机构⑦ 30 319.39 10.65 0.66
    疾控机构⑧ 47 399.59 8.50 0.53
    疾控机构⑨ 20 161.62 8.08 0.50
    疾控机构⑩ 45 463.84 10.31 0.64
    合计 217 2 031.45 9.36 0.58
    下载: 导出CSV
  • [1] 王重建, 魏晟, 刘建平, 等.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应急能力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07, 23(6):731-733. doi: 10.3321/j.issn:1001-0580.2007.06.050
    [2] 王松.某大型煤矿企业职业卫生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浅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2, 30(6):287-288.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ywsyyjjy201206003
    [3] 姜晓朋, 王薇, 宋宝良, 等.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素质综合评价指标及其检验[J].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2):73-75. doi: 10.3969/j.issn.1007-953X.2001.02.010
    [4] 鲜敏.深圳市宝安区各街道公共卫生人力素质综合评价研究[J].医学信息, 2015(45):143-144.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yxxxzz201545190
    [5] 广东省卫生厅, 广东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的通知: 粤卫[2000] 83号[A]. 2000-06-29.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参考目录(试行)的通知[A]: 卫办应急发[2008] 207号. 2008-12-03.
    [7] 苏海军, 汪华, 张瑜, 等. 2005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结构现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7, 23(2):105-109. doi: 10.3969/j.issn.1001-9561.2007.02.005
    [8] 李桂娇, 罗小铭, 梁惠贤, 等.中山市镇(区)防保所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调查人力资源状况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 2008, 8(4):388-389. doi: 10.3969/j.issn.1672-3619.2008.04.033
    [9] 蒋姗, 曾伟, 张权, 等.成都市县级疾控机构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现状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5, 31(11):882-884.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yfyxqbzz201511010
    [10] 古小明, 刘建平, 何林.深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5, 17(8):582-586.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zgyfyxzz201608006
    [11] 刘保华, 吴群红, 胥娇, 等.哈尔滨市基层疾控机构卫生应急能力现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13, 29(5):644-646.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ggws201305007
    [12] 吴振悦, 吴群红, 郝艳华, 等.疾控机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薄弱环节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13, 29(5):635-638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ggws201305004
  • 期刊类型引用(8)

    1. 董梦真,冯雷喜,然衣拉·乌买尔,郝俊晖,穆克戴丝·艾合买江,阿卜杜艾力·阿提拜克,胡晓远. 新疆基层传染病应急小分队建设现状.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4(12): 1690-1693+1702 . 百度学术
    2. 李杰,张蝶,杨静.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急能力建设评估体系研究进展. 中国医药导刊. 2021(07): 546-550 . 百度学术
    3. 范俊杰,王怡,于绍起. 潍坊市县级疾控机构卫生应急人员处置能力分析.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20(04): 296-300 . 百度学术
    4. 范俊杰,王怡. 县级疾控机构卫生应急队伍配置现况研究. 中国农村卫生. 2019(21): 17-19 . 百度学术
    5. 胡平,冯国昌,张华强. 青岛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队伍现状调查. 预防医学. 2018(06): 644-645+648 . 百度学术
    6. 古小明,何林,周世权,尹章汉,刘建平. 2013-2015年深圳市应急队伍人员流动状况调查.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8(09): 692-696 . 百度学术
    7. 刘冬梅. 天津滨海新区疾控机构人力资本存量及发展能力研究.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7(06): 757-759 . 百度学术
    8. 于光,黄灵,胡金妹,陈峰. 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急性中毒事件卫生应急资源调查.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7(06): 542-544 . 本站查看

    其他类型引用(4)

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3
  • HTML全文浏览量:  56
  • PDF下载量:  18
  • 被引次数: 12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6-07-03
  •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1-24
  • 刊出日期:  2017-02-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