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cupational laser exposure affected workers' visual system
-
摘要:目的
调查低剂量激光接触者眼睛健康状况, 了解职业接触散射或反射激光危害程度, 为职业病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法, 选择2家电子加工企业从事激光雕刻岗位作业的113名员工为接触组, 2家企业从事非激光接触岗位作业的118名员工为对照组, 检测激光接触岗位工人眼部位置激光强度, 对2组人员进行眼科检查。
结果检测8个点的激光辐照度在(1.2~4.4)×10-5 W/cm2之间, 平均值为(2.4 ±1.1)×10-5 W/cm2, 均未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2组视力功能指标(近视力、远视力、色觉、视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激光接触组晶状体异常率和眼底异常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低剂量激光对接触者眼睛存在影响。应尽快制定激光作业职业健康监护规范, 保护劳动者健康。
-
激光作为一种新型光源,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工业加工、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等领域。职业性激光接触会产生职业危害[1-2],激光对视觉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均有不利影响,激光辐射主要对人的眼睛和皮肤造成损伤,其中以眼睛损伤最为严重[3]。随着工业激光技术的运用和发展,使用激光镭雕、激光刻字和激光刻花工艺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多,该种激光接触不是直接照射人体或眼睛,而是通过低剂量散射或反射对人体产生影响。本文拟研究低剂量接触散射或反射激光对岗位工人视觉系统的影响,为将来制定激光作业职业健康监护规范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选择2014年12月深圳市2家大型电子加工企业从事激光作业岗位工龄大于4个月以上者(主要包括激光镭雕、激光刻字和激光刻花)的113名员工(226只眼)为接触组,以该2家企业以前未从事接触激光作业,现从事非激光作业岗位(如文员和技术员等)的118名员工(236只眼)为对照组。经问诊,两组对象中均未存在眼部外伤史、眼部手术史、眼睛遗传性疾病患者。接触组中,男性39人,女性74人,平均年龄(29.7 ± 6.80)岁,激光作业工龄(2.36 ± 3.29)年。对照组中,男性46人,女性72人,平均年龄(30.3 ± 7.03)岁,非激光作业工龄为(3.89 ± 4.47)年。两组人群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年龄 = 0.735、χ性别2 = 0.495,P均> 0.05)。
1.2 方法
1.2.1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
自行设计《激光接触职业流行病学调查表》对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调查企业的基本信息、生产工艺流程、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分布、激光作业岗位、员工激光接触情况和防护用具使用情况等。
1.2.2 仪器与检测
采用VEGA激光功率能量计和PD300-TP高灵敏度光电二极管探头(以色列Ophir公司生产),依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4部分:激光辐射》(GBZ/T 189.4-2007)[4]对接触激光作业岗位人员眼部位置进行辐射功率测量。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布点检测,选择企业激光镭雕、激光打标、激光刻字和激光刻花等不同类型的设备各2个点,共检测8个工位激光辐照度,每个检测点记录3次测量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激光辐照度。
1.2.3 职业健康调查和眼科检查
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职业史、眼睛自觉症状等。对调查对象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检查方法参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5]附录B6.1中眼科检查的常规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辨色力、视力、视野、眼压、眼前段(角膜、前房、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和眼底等检查。判断标准:视力、眼压、视野以检查数值表示结果;辨色力按照色盲表判断正常、色弱、色盲;眼前段(角膜、前房、虹膜)检查观察角膜有无异物、新生血管及混浊,前房有无房水、混浊,前房内有无积血、积脓,虹膜有无新生血管、色素脱落、萎缩、结节等;裂隙灯检查观察玻璃体、晶状体密度有无增高、混浊、脱位情况;眼底检查视盘比(c/d)大于0.3界定为异常,检查视网膜有无出血、渗出、色素增生或脱失,黄斑部及中心凹光反射之情况,是否存在点状沉积物,作为判断眼底异常标准。
1.2.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 ±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率)表示;两组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构成比或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总例数<40,或理论频数<1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激光设备参数和激光照度检测结果
2家大型电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均使用激光标刻系统,为Ⅳ级激光系统,标记时仪器发出的激光波长为1 064 nm,为不可见光,激光机平均功率50 W,脉冲宽度80 ns。调查接触对象中仅13人佩戴激光防护镜,占接触组人数的11.5%。激光接触者均为坐姿作业,眼睛接受激光反射光,眼睛距离打标位约50 cm,检测激光镭雕、激光打标、激光刻字和激光刻花工位各2个点,共8个点激光辐照度,检测结果在(1.2 ~ 4.4)× 10-5 W/cm2之间,平均值为(2.4 ± 1.1)×10-5 W/cm2,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2.22 × 10-3 W/cm2)。
2.2 两组人群视觉功能检查结果
用对数视力表检查两组人群近视力和远视力,结果均大于4.5以上,视力较好。对照组仅2只色觉异常,接触组均正常。两组视野检查结果均无异常。检查调查对象的近视力、远视力、色觉、视野等视力功能指标,二组视力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1 两组人群视觉功能检查结果比较组别 受检眼/只 近视力 远视力 色觉异常 视野异常 只 发生率/% 只 发生率/% 对照组 236 4.78 ± 0.45 4.79 ± 0.75 2 0.84 0 0 接触组 226 4.89 ± 0.28 4.82 ± 0.68 0 0 0 0 t值 -0.77 -0.45 p值 0.44 0.65 1.00a [注]a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所得P值 2.3 两组人群眼科检查结果比较
正常人的眼压值范围为(10 ~ 21)mmHg。对照组眼压为(16.75 ± 2.80)mmHg,接触组眼压(16.58 ± 3.00)mmHg,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两组眼压、角膜异常率、前房异常率、虹膜异常率、玻璃体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接触组晶状体异常率、眼底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2。
表 2 两组人群眼科检查结果比较 只(发生率/%)组别 受检眼/只 眼压/(mmHg) 角膜异常 前房异常 虹膜异常 晶状体异常 玻璃体异常 眼底异常 对照组 236 16.75 ± 2.80 2(0.84) 0(0) 3(1.27) 14(5.93) 0(0) 2(0.84) 接触组 226 16.58 ±3.00 0(0) 0(0) 1(0.44) 36(15.92) 1(0.44) 19(8.41) χ2或t值 0.653 11.95 15.21 p值 0.514 0.49a 0.62a 0.01 0.49a 0.01 [注]a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所得P值 3. 讨论
长期接触激光作业对眼睛危害较大[6-7],近年来国内外对激光的职业危害研究较多,研究认为激光可造成眼睛不可逆损害[8],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也于近期被列入了我国职业病名单[9]。职业性激光慢性损伤也屡见报道,可以引起角膜充血、角膜点状着色改变,晶状体混浊率显著增高,眼底检查发现黄斑区色素紊乱率高于对照组等,提示黄斑区及周边部分视觉细胞呈现受激光损伤产生的酶失活等代谢障碍[10]。除眼形态学的改变外,小剂量激光慢性作用对视觉功能也有一定影响,如激光接触使视力下降,色觉和视野有所改变[11]。
本次调查显示,两组各项视力功能指标、眼压异常率、角膜异常率、前房异常率、虹膜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接触低剂量激光对视力功能并无明显影响。这可能同调查的两家企业激光雕刻工种岗位的接触激光辐照度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有关。但接触组工人晶状体异常率和眼底异常率都高于对照组(P<0.01),可见低剂量激光接触对晶状体和眼底仍可能造成损伤,这与严茂胜等[12]的调查结果一致。可能是因为长期低剂量激光照射,使低分子β晶体蛋白发生凝集,成为大分子难溶性类蛋白,晶状体中胶原纤维的超微结构发生改变,从而降低晶状体的透明度,发生混浊。有研究[1]认为低剂量激光接触损伤主要部位在晶状体。梁洁等[13]研究认为感光细胞凋亡可能是低能量激光视网膜损伤的重要机制。
本研究激光类型属于Ⅳ级激光系统,能量较高,激光雕刻工位职业接触到的只是散射或反射光线,即使接触的能量较小,仍能够观察到激光对眼睛损伤。随着工业发展,激光雕刻运用广泛,该种职业病危害将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我国已经制定激光作业职业卫生标准,激光所致眼病也被列入了职业病名单,但目前我国尚未制定激光作业人群的职业健康监护规范。根据各类研究成果,应尽快制定激光作业职业健康监护规范,保护劳动者健康。本次研究由于激光接触工人流动性大,接触平均工龄只有(2.36 ± 3.29)年,激光接触时间较短,故未研究接触工龄和作业人员视力影响的相关性,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
表 1 两组人群视觉功能检查结果比较
组别 受检眼/只 近视力 远视力 色觉异常 视野异常 只 发生率/% 只 发生率/% 对照组 236 4.78 ± 0.45 4.79 ± 0.75 2 0.84 0 0 接触组 226 4.89 ± 0.28 4.82 ± 0.68 0 0 0 0 t值 -0.77 -0.45 p值 0.44 0.65 1.00a [注]a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所得P值 表 2 两组人群眼科检查结果比较 只(发生率/%)
组别 受检眼/只 眼压/(mmHg) 角膜异常 前房异常 虹膜异常 晶状体异常 玻璃体异常 眼底异常 对照组 236 16.75 ± 2.80 2(0.84) 0(0) 3(1.27) 14(5.93) 0(0) 2(0.84) 接触组 226 16.58 ±3.00 0(0) 0(0) 1(0.44) 36(15.92) 1(0.44) 19(8.41) χ2或t值 0.653 11.95 15.21 p值 0.514 0.49a 0.62a 0.01 0.49a 0.01 [注]a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所得P值 -
[1] 徐碣敏, 周淑英, 胡富根, 等.不同剂量CO2激光对眼的损伤作用[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1988, 10(1):15-17.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WSZ198801009.htm [2] LIU H F, GAO G H, WU D C, et al. Ocular injuries from accidental laser exposure[J]. Health Phys, 1989, 56(5):711-716. doi: 10.1097/00004032-198905000-00017
[3] 钱焕文, 周淑英, 徐碣敏, 等.六种波长激光眼损伤阈值研究[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1991, 17(1):9-12.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YWZ199101004.htm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4部分: 激光辐射: GBZ/T 189.4-2007[S].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 188-2014[S].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6] SCOLLO P, HERATH G, LOBO A. Retinal injury by industrial laser burn[J]. Occup Med (Lond), 2014, 64(3):220-222. doi: 10.1093/occmed/kqt165
[7] THACH A B. Laser injuries of the eye[J]. Int Ophthalmol Clin, 1999, 39(2):13-27.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ykyj201803005
[8] 严茂胜, 张骁, 陈青松, 等. 635 nm激光致新西兰兔晶状体氧化损伤效应初步研究[J].中国职业医学, 2014, 41(6):627-631, 638.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zyyx2014060005 [9] 国家卫生计生委,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安全监管总局, 等. 4部门联合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Z]. (2013-12-23)[2016-11-20]. http://www.gov.cn/gzdt/2013-12/30/content_2557352.htm. [10] 郭泽华, 唐仕川, 何丽华, 等.激光职业接触危害研究进展[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15, 41(6):474-477.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gywsyzyb201506025 [11] 吴菊华. 50名激光作业人员的眼部调查[J].劳动医学, 1995, 12(2):17-18.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QK199500329063 [12] 严茂胜, 王恰, 陈青松, 等.激光辐射对作业人员眼睛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 2015, 42(4):408-411.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zyyx201504012 [13] 梁洁, 陈鹏, 王少霞, 等.低强度激光视网膜损伤效应的实验研究[J].应用激光, 2012, 32(6):548-551.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YJG201206021.htm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5
- HTML全文浏览量: 40
- PDF下载量: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