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创刊 双月刊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尘肺病合并感染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乔蕾, 刘娟, 崔雅琳, 韩彩霞, 王展

乔蕾, 刘娟, 崔雅琳, 韩彩霞, 王展.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尘肺病合并感染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7, 35(2): 168-170.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17.02.025
引用本文: 乔蕾, 刘娟, 崔雅琳, 韩彩霞, 王展.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尘肺病合并感染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7, 35(2): 168-170.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17.02.025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尘肺病合并感染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乔蕾(1967-), 女, 大学本科, 主管护师

    通讯作者:

    王展, E-mail:1259649092@qq.com

  • 中图分类号: R135.2

Treatment of infection of pneumoconiosis patients with inhalation of budesonide aerosol

  • 摘要: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尘肺病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入院治疗的尘肺病合并感染患者60例,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 如吸氧、解痉、平喘及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除上述常规治疗外, 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每日两次, 每次2 mg, 连续用10 d, 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后第10天, 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 高于对照组的73.3%。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 且观察组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尘肺病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较好,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English
  • 尘肺病是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潜在致死性疾病,是目前我国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类职业病,具有不可逆进行性发展的特性。肺部感染是尘肺病最常见的并发症。长期反复全身滥用抗生素和激素,致复杂多菌群感染,微生物产生耐药性,造成临床治疗困难。布地奈德是一种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吸入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支气管收缩物质的合成和释放而减轻平滑肌的收缩反应,且毒副作用低。我们选取2015—2016年间住院的尘肺病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病人60例,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和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现将试验观察的临床数据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青岛市中心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尘肺病合并细菌感染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 = 30)和观察组(n = 30),本组60例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尘肺病诊断标准》(GBZ 70-2009)[1]及合并细菌感染(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胸部X线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的临床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选用常规药物如:抗炎、解痉平喘(不加用其他激素类用药)、化痰止咳、吸氧、指导病人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和戒烟等[3]。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治疗外,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用法用量为:布地奈德的常规用量为2 mg,每日用药2次,持续用药10 d为一疗程。在此期间,对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第3天、第7天及第10天分别对两组尘肺病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比较,一旦有异常情况出现,及时停止用药,并对症处理。

    针对尘肺病患者病情反复不能治愈的特点,我们从心理护理和预防院内感染等方面进行护理。

    1)心理护理。因患者大多年龄较大,文化程度又较低,长期疾病反复,不仅使他们的躯体健康下降,心理健康也随之下降,引起抑郁和焦虑情绪[4]。我们针对所有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疾病早期,以热情关怀的态度耐心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缓解患者焦虑紧张情绪,增加患者抵抗力;中期,消除思想顾虑,安定病人情绪,以延缓疾病进展;晚期,给予病人心理安慰,给病人以尊重,让病人体会到生命的尊严。

    2)雾化吸入护理。从口腔吸入肺部后,残留在口腔的药物大部分积聚在咽喉部,仅有少部分被咽下,可引起口咽部念珠菌的感染,因此病人每次雾化吸入后,嘱其用干净的清水漱口并洗脸,以减少在口腔及颜面部的残留。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对雾化器的清洁和消毒,以免二次感染发生,导致院内感染发生率增加[5]

    在两组基础FEV1值相匹配的情况下,临床治疗效果的标准[6]如下:

    显效:患者经治疗后,FEV1 > 80%预计值,各种临床症状如气喘、胸闷、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经治疗后,70%预计值< FEV1 < 80%预计值,临床症状如气喘、胸闷、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和控制;无效:FEV1 < 70%预计值,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如气喘、胸闷、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没有改善和变化,甚至病情加重。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 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其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有序分类变量的秩和检验。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为50 ~ 85岁,平均年龄(68.2 ± 1.8)岁,尘肺病程为10 ~ 30年,平均病程(13.3 ± 0.2)年。壹期尘肺25例,贰期18例,叁期1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及尘肺病程和期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表  1  两组尘肺病患者基础资料比较
    组别 年龄 病程 性别 尘肺期别
    壹期 贰期 叁期
    对照组 68.9 ± 2.4 13.1 ±0.3 18 12 12 8 10
    观察组 67.5 ± 1.9 13.5 ±0.2 20 10 13 10 7
    t值或X2 1.644 1.214 0.287 0.792
    P > 0.05 > 0.05 > 0.05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分别在第3天、第7天、第10天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经秩和检验后可知,治疗后的第3天、第7天,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第10天,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观察组显效患者15例(占50%),有效患者14例(占46.7%),无效患者1例(占3.3%),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患者9例(占30%),有效患者13例(占43.3%),无效患者8例(占26.6%),总有效率为73.3%。见表 2

    表  2  两组尘肺病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例(占比/%)
    时间 观察组(n = 30) 对照组(n = 30) Z P
    无效 显效 有效 无效 显效 有效
    第3天 7(23.3) 10(33.3) 13(43.3) 5(16.7) 9(30.0) 16(53.3) 0.827 0.408
    第7天 12(40.0) 12(40.0) 6(20.0) 7(23.3) 10(33.3) 13(43.3) 1.930 0.054
    第10天 15(50.0) 14(46.7) 1(3.3) 9(30.0) 13(43.3) 8(26.6) 2.248 0.02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和FEV1/FV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第10天,观察组患者FEV1和FEV1/FVC均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且在治疗后,对照组FEV1和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经配对t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058、2.061,P < 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和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经配对t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261、2.255,P < 0.05)。说明布地奈德的使用能够改善尘肺病患者的肺功能。见表 3

    表  3  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x±s)
    组别 FEV1治疗前 FEV1/FVC(治疗前) FEV1(治疗后第10天) FEV1/FVC(治疗后第10天)
    对照组(n = 30) 70.79 ±3.06 72.75 ± 2.09 72.89 ±3.15 75.53 ± 1.29
    观察组(n= 30) 71.75 ±2.01 71.43 ± 1.78 81.12±3.15 81.09 ±2.13
    t 1.873 1.782 12.721 9.154
    P 0.323 0.245 0.000 0.015
    [注]FEV1以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数计; FEV1/FVC以百分数计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尘肺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由于长期反复感染,久治不愈,导致患者身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引发各种并发症;发展到晚期,病人气短、咳嗽等症状明显,甚至不能平卧,造成极大痛苦。肺部反复感染是尘肺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就目前治疗方式来说,药物治疗仍然是治疗尘肺病合并感染的有效常用手段。

    布地奈德是20世纪90年代由英国阿斯利康制药公司开发的一种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于非糖皮质激素依赖性或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治疗[7]。布地奈德具有较高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率,作用强、起效快,它能增强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溶酶体膜的稳定性,抑制免疫反应和降低抗体合成,从而使组胺等过敏活性介质的释放减少、活性降低,并能减轻抗原抗体结合时激发的酶促过程,抑制支气管收缩物质的合成和释放而减轻平滑肌的收缩反应,降低炎症反应[8]。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为局部性用药,具有气道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副作用小的特点[9]。利用喷雾吸入式的方式进行治疗,能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支气管上皮细胞,提高疗效,迅速促进呼吸道平滑肌松弛,还能降低气道压力,增加肺活量。

    本次治疗过程中,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优质到位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不仅能够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还能提高其防病治病的意识和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健康,使其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本次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观察组FEV1、FEV1/FVC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治疗的第10天,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观察组的总有效96.7%高于对照组的73.3%。因此,笔者认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尘肺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性相对较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了治疗周期,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表  1   两组尘肺病患者基础资料比较

    组别 年龄 病程 性别 尘肺期别
    壹期 贰期 叁期
    对照组 68.9 ± 2.4 13.1 ±0.3 18 12 12 8 10
    观察组 67.5 ± 1.9 13.5 ±0.2 20 10 13 10 7
    t值或X2 1.644 1.214 0.287 0.792
    P > 0.05 > 0.05 > 0.05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2   两组尘肺病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例(占比/%)

    时间 观察组(n = 30) 对照组(n = 30) Z P
    无效 显效 有效 无效 显效 有效
    第3天 7(23.3) 10(33.3) 13(43.3) 5(16.7) 9(30.0) 16(53.3) 0.827 0.408
    第7天 12(40.0) 12(40.0) 6(20.0) 7(23.3) 10(33.3) 13(43.3) 1.930 0.054
    第10天 15(50.0) 14(46.7) 1(3.3) 9(30.0) 13(43.3) 8(26.6) 2.248 0.025
    下载: 导出CSV

    表  3   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x±s)

    组别 FEV1治疗前 FEV1/FVC(治疗前) FEV1(治疗后第10天) FEV1/FVC(治疗后第10天)
    对照组(n = 30) 70.79 ±3.06 72.75 ± 2.09 72.89 ±3.15 75.53 ± 1.29
    观察组(n= 30) 71.75 ±2.01 71.43 ± 1.78 81.12±3.15 81.09 ±2.13
    t 1.873 1.782 12.721 9.154
    P 0.323 0.245 0.000 0.015
    [注]FEV1以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数计; FEV1/FVC以百分数计
    下载: 导出CSV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尘肺病诊断标准: GBZ 70-2009[S].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2] 符震宇.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婚育与健康·实用诊疗, 2014(2):4-5.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hyyjk-syzl201402002
    [3] 杨阳.针对肺灌洗治疗的尘肺病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 2015, 24(5):537-539.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lyyx201505048
    [4] 李秀云, 胡伟, 张正华, 等.综合肺康复对尘肺患者呼吸功能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 2014, 9(2):123-124. doi: 10.3870/zgkf.2014.02.018
    [5] 周继旺, 季乃军.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征及干预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8):1081-1082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yiyqy201702304
    [6] 谭磊.氧驱博利康尼联合爱全乐雾化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12):215-216. doi: 10.3969/j.issn.1671-8194.2012.12.160
    [7] 李娟, 沈奕, 钱艳, 等.转化生长因子β1 Ⅰ型受体拮抗剂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影响[J].国际呼吸杂志, 2013, 33(9):643-65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36X.2013.009.002
    [8] 邱新香, 郑倩玲, 夏丽华, 等.知信行模式对尘肺病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应用研究[J].中国职业医学, 2014, 30(3):265-271. doi: 10.11763/j.issn.2095-2619.2014.03.005
    [9] 王乐强, 武晓薇.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35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 2007, 47(2):46.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07.02.038
  • 期刊类型引用(2)

    1. 石美华.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 中国医药指南. 2023(01): 22-25 . 百度学术
    2. 杨凤巧,李小勤,吴茵. 急救创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31): 4303-4309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5)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72
  • HTML全文浏览量:  65
  • PDF下载量:  2
  • 被引次数: 7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6-12-11
  •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1-24
  • 刊出日期:  2017-04-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