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创刊 双月刊

上海某船厂打磨工听觉系统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尚隆邦, 朱德新, 黄明华, 刘美云

尚隆邦, 朱德新, 黄明华, 刘美云. 上海某船厂打磨工听觉系统职业健康检查结果[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8, 36(2): 132-134, 137.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18.02.012
引用本文: 尚隆邦, 朱德新, 黄明华, 刘美云. 上海某船厂打磨工听觉系统职业健康检查结果[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8, 36(2): 132-134, 137.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18.02.012

上海某船厂打磨工听觉系统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尚隆邦(1980-), 男, 大学本科, 工程师

  • 中图分类号: R135.8

Auditory system examination data of polishing operators of a shipyard in Shanghai

  • 摘要:
    目的 

    了解上海某船厂打磨岗位噪声对工人听觉系统的危害情况, 为企业职业病防护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该船厂的加工车间、装焊车间、露天平台、船台、船坞等5个作业场所, 对其打磨岗位噪声声级进行定点检测。对2014-2016年4 958份打磨工职业健康体检资料进行调查,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2014-2016年打磨岗位噪声检测均值逐年降低,分别为(101.4±1.7)dB(A)、(101.2±1.5)dB(A)和(91.8±1.8)dB(A),2016年低于前两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2016年,打磨工听力损失检出286例(占5.77%),职业禁忌证检出38例(占0.77%)。3年间听力损失检出率、职业禁忌证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2016年打磨工听力损失情况进行分析,听力损失均集中在30~50岁,听力损失检出率有随工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P<0.01);不同工龄段语频听力损失、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打磨工工龄6年以上听力损失者占总损伤人数的85.0%;40~50岁听力损失者占总损伤人数的72.5%。

    结论 

    该船厂对打磨工职业健康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较重视, 但打磨工的噪声危害依然严峻。

  •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1],2016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有1459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75.7亿元,其中,船舶建造业3421.9亿元。造船业是我国主要重工业部门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上海某船厂是我国船舶企业和海洋工程骨干企业。2014年,全国造船完工3905万载重吨[2],该船厂完成248.5万载重吨;2015年,全国造船完工4184万载重吨[3],该船厂完成140.4万载重吨;2016年,全国造船完工量为3532万载重吨,该船厂完成147.9万载重吨。

    造船业是一门以工业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技术,除了船体建造技术外,还涉及机械、电气、冶金、建筑、化学以及工艺美术等各个领域,其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技术水平。尽管中国的造船业正在向智能化制造发展,但不可避免地,仍有部分生产工序需要依靠人力来完成,比如船体部件、分段、总组等生产中的电焊、打磨、喷漆作业。这部分作业过程中存在噪声、电焊烟尘、二氧化氮、苯系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对操作工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的危害,其中打磨工受噪声危害最为严重。

    针对船体建造过程中“打磨”这一作业,我们对上海某船厂2014—2016年打磨工的噪声危害程度和职业健康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文仅对打磨工三年体检中的听觉系统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提出更合理的噪声防护措施,提高打磨工的健康水平。

    以该船厂2014—2016年在岗的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的打磨工作为调查对象,其中2014年1443名、2015年1578名、2016年1937名,共4958人次。男性打磨工占总人次数的94.5%。3年平均人员流动率14.9%。不同年份打磨工年龄、工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7.64、152.02,P<0.05);不同年份打磨工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79,P<0.01)。见表 1

    表  1  2014年—2016年打磨工调查对象汇总
    年份 总人数 平均年龄/岁 平均工龄/年 人数
    新招人员 离职人员
    2014年 1443 32.81 ±7.72 4.80 ±3.80 1 313 130 199 139
    2015年 1 578 30.09 ± 8.82 4.31 ±4.63 1 507 71 439 174
    2016年 1 937 30.28 ± 8.72 3.84 ±5.46 1 879 58 274 426
    合计 4 958 30.96 ± 8.46 4.27 ± 4.65 4 699 259 912 739
    [注]工龄以入职后开始计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采用AWA6228型声级计对噪声进行检测,用AWA6223型声校准器进行声级计校准。

    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4]的要求,设计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调查表,内容包括生产设备、个人劳防用品、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时间等。

    依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5]技术标准进行噪声检测。选择该船厂的加工车间、装焊车间、露天平台、船台、船坞5个作业场所进行噪声定点检测,每个场所选择有代表性的4个点位进行检测,每个点位测定3次,取平均值,每次检测时间1min。

    收集2014—2016年该船厂打磨工在岗期间职业健康体检资料4958份。该船厂由具有职业健康监护资质的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打磨工职业健康检查遵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6]中的要求,体检项目包括:耳科常规、内科常规、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纯音听阈测试。符合下列任意一项的判定为职业禁忌证:除噪声外各种原因引起的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500Hz、1000Hz和2000H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dB);任一耳传导性耳聋,平均语频听力损失≥41dB;噪声敏感者(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纯音听力检查各频率听力损失均≤25dB,但噪声作业1年之内,高频段3000Hz、4000Hz、6000Hz中任一耳,任一频率听闻≥65dB)的。听力损失:任一耳各频率听力损失大于25dB[7]

    使用统计学软件minitab 16、Excel表格,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三组资料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法;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理论频数不符合χ2检验要求的,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船体建造整个过程中,打磨工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种,主要对钢板切割、拼板、部件、分段、总组、大合拢、管件安装等的毛刺进行打磨。因为工艺的特点,各个作业场所打磨工的人数具有很强的流动性,经过对3年调查情况的分析,加工车间、装焊车间、露天平台、船台、船坞5个作业场所的打磨工占总体打磨工的80%以上,约1200人,其中加工车间、船台、船坞的打磨工人数占50%。打磨作业主要使用砂轮打磨机和倒角机。使用砂轮打磨机作业时,主要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砂轮磨尘、噪声;使用倒角机打磨时,主要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铁屑。噪声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且具有影响范围广、难以在生产工艺上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的特点[6]。目前该企业对噪声危害采用的防护措施主要是减少作业人员接触时间,佩戴防噪声子弹型耳塞。

    该船厂打磨工的主要工作场所:装焊车间、加工车间、露天平台、船台、船坞。2012年开始安全标准化管理,为作业场所中工人配发了个体防护耳塞,并且要求进入工作场所必须佩戴,有安保人员进行督查。打磨工接触噪声的每日平均时间从2014年的6h降低到2016年的4h。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8]中所规定的噪声职业接触限值为85dB(A),3年的打磨岗位噪声声级检测结果均大于85dB(A)。2014—2016年打磨岗位3年噪声声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5.96,P<0.05)。进一步以SNK法两两比较,2016年噪声声级较2014年、2015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作业场所3年打磨岗位噪声定点检测结果见表 2

    表  2  2014—2016年打磨岗位噪声检测结果
    检测年份 平均接触时间(h/d) 8h等效声级/dB(A)
    装焊车间 加工车间 露天平台 船台 船坞 均值
    2014年 6 99.7 100.8 102.2 101.4 103.8 101.4±1.7
    108.1 101.7 100.5 100.5 103.4
    103.8 99.7 100.8 97.2 100.6
    99.5 98.1 100.6 102.2 103.1
    2015年 6 100.4 99.7 102.6 97.9 100.8 101.2±1.5
    104.9 103.1 102.7 104.9 102.7
    100.4 100.8 100.4 100.9 99.9
    100.5 101.2 97.5 101.7 101.9
    2016年 4 90.3 90.6 89.5 89.9 91.1 91.8±1.8
    91.5 90.7 91.9 92.3 91.7
    97.5 98.3 90.1 90.7 90.5
    89.0 91.3 90.6 92.6 95.8
    [注]2014年、2015年使用较多的为倒角打磨机,2016年使用较多的为砂轮打磨机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本次调查收集的打磨工(在职人员)体检资料4958份。体检的项目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中接触粉尘、噪声的体检要求进行,本文仅对同打磨工听觉系统有关的体检结果进行分析。

    打磨工的职业体检人数从2014年的1443人增加到2016年的1937人。2014—2016年职业健康体检结果显示,三年间听力损失检出率、职业禁忌证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6.60、13.55,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每两年间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检汇总情况见表 3

    表  3  2014—2016年打磨工噪声职业健康体检汇总情况
    [检出例数(检出率/%)]
    年份 应查人数 实查人数 正常 听力损失 职业禁忌证
    2014年 1 443 1443 1245(86.28) 177(12.27) 21(1.45)
    2015年 1 578 1 578 1499(94.99) 69(4.37) 10(0.63)
    2016年 1 937 1 937 1 890(97.57) 40(2.07) 7(0.36)
    合计 4 958 4 958 4 634(93.47) 286(5.77) 38(0.77)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对2016年打磨工听力损失情况进行分析,听力损失人员均集中在30~50岁内。将工龄每隔3年进行划分,听力损失检出率有随工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趋势χ2=79.60,P<0.01)。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不同工龄段语频听力损失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工龄段高频听力损失的检出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龄6年以上的听力损失的打磨人员34名,占总听力损失人数的85.0%;40~50岁发生听力损失的人数29名,40~50岁听力损失占总听力损失人数的72.5%。见表 4

    表  4  2016年打磨工听力损失检出情况
    [检出例数(检出率/%)]
    工龄/年 检查总人数 听力损失 语频听损 高频听损
    人数 平均年龄 平均工龄
    < 3 1 251 2(0.16) 29.50±4.95 1.43±0.69 2(0.16) 0(0)
    4~6 194 4(3.09) 40.75±5.85 4.69±0.94 4(3.09) 4(3.09)
    7~9 221 15(6.79) 45.21±4.27 7.92±0.73 11(4.98) 13(5.88)
    > 9 271 19(7.01) 44.11±5.25 15.83±6.47 9(3.32) 19(7.01)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在船体建造过程中,打磨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粉尘、噪声。该船厂2014—2016年打磨工的平均年龄31岁左右,男性打磨工占总人数的94.5%。该船厂打磨工作业环境脏、噪声大、劳动强度大,工作场所不断变化,还需要经常进出分段、船舱等,因此招收工人以男性为主。各个作业场所打磨工的人数具有很强的流动性,2014年平均工龄4.80年、2015年平均工龄4.31年、2016年平均工龄3.84年;平均人员流动率14.9%,低于“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平均离职率18%左右[9]”的现状。

    通过对该船厂2014—2016年打磨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的现场调查、检测,发现:在不采取个体防护的情况下,噪声检测值均>85dB(A),不符合国家标准GBZ2.2-2007的要求;同某文献[10]有关打磨工的风险“噪声超标严重,接噪人数众多,打磨作业和碳弧气刨作业在无完善防护的情况下,噪声聋风险较高”的结论一致。

    根据《工业企业听力保护规范》[11]的要求,该厂结合护耳器的降噪倍数和噪声接触水平[其中降噪倍数分为简化的噪声水平降低值SNR(single number rating)和降噪率NNR(noise reduction rating)],要求员工打磨工作业时佩戴防噪声耳塞(SNR:31dB,NRR:29dB)。在使用SNR为31dB的耳塞时,经计算实际降噪值为18.6dB(A),2016年打磨岗位最高8h等效A声级为98.3dB(A),若能正确佩戴此耳塞,则佩戴防噪声耳塞后工人个体实际接触的噪声声级符合GBZ2.2-2007的要求;2016年噪声的8h等效A声级检测结果较2014年降低近10dB,主要原因是该船厂自2012年开始安全标准化管理,包括职业健康必须要闭环管理。2016年该船厂为了降低打磨工噪声危害,增加打磨工近500人,打磨工接触噪声时间得以减少,有效控制了打磨工的噪声危害;另外也优化了打磨工具,减少倒角打磨机的使用,更多使用了砂轮打磨机,使噪声声级得以降低。

    在采取了安全标准化管理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实践经验不断积累。2014—2016年,该船厂打磨工听力损失检出率、职业禁忌证检出率逐年减少(P<0.01)。对有职业禁忌证的打磨工,该厂采取及时调离岗位,安排其在非噪声接触岗位的措施。该船厂还安排打磨工每年一次、为期一周的疗养。这些体现了该船厂对工人的职业健康重视。

    本次调查发现,2016年打磨工工龄6年以上的听力损失人数占总听力损失人数的85.0%;40~50岁听力损失人数占总听力损失人数的72.5%。随着年龄、工龄的增长,听力损失检出率均呈上升趋势(P<0.01),同有关报告[12]一致。工龄6年以上,听力损失比较明显。

    针对该船厂存在的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进一步改进打磨机、倒角机工艺,并安装消声装置,采用振动小的设备;增加吸声隔墙,减少声音传播;减少打磨工的接触时间;发放有“LA”标识的耳塞、耳罩,从正规厂家购买劳防用品;继续加强宣传、培训等,除了要求企业严格依据国家及行业有关规范及标准做好工作人员教育、防护设备购买与使用情况监督外[13],还要让劳动者增强自身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意识,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做好劳动者的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了解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状况,并根据劳动者的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 表  1   2014年—2016年打磨工调查对象汇总

    年份 总人数 平均年龄/岁 平均工龄/年 人数
    新招人员 离职人员
    2014年 1443 32.81 ±7.72 4.80 ±3.80 1 313 130 199 139
    2015年 1 578 30.09 ± 8.82 4.31 ±4.63 1 507 71 439 174
    2016年 1 937 30.28 ± 8.72 3.84 ±5.46 1 879 58 274 426
    合计 4 958 30.96 ± 8.46 4.27 ± 4.65 4 699 259 912 739
    [注]工龄以入职后开始计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014—2016年打磨岗位噪声检测结果

    检测年份 平均接触时间(h/d) 8h等效声级/dB(A)
    装焊车间 加工车间 露天平台 船台 船坞 均值
    2014年 6 99.7 100.8 102.2 101.4 103.8 101.4±1.7
    108.1 101.7 100.5 100.5 103.4
    103.8 99.7 100.8 97.2 100.6
    99.5 98.1 100.6 102.2 103.1
    2015年 6 100.4 99.7 102.6 97.9 100.8 101.2±1.5
    104.9 103.1 102.7 104.9 102.7
    100.4 100.8 100.4 100.9 99.9
    100.5 101.2 97.5 101.7 101.9
    2016年 4 90.3 90.6 89.5 89.9 91.1 91.8±1.8
    91.5 90.7 91.9 92.3 91.7
    97.5 98.3 90.1 90.7 90.5
    89.0 91.3 90.6 92.6 95.8
    [注]2014年、2015年使用较多的为倒角打磨机,2016年使用较多的为砂轮打磨机
    下载: 导出CSV

    表  3   2014—2016年打磨工噪声职业健康体检汇总情况

    [检出例数(检出率/%)]
    年份 应查人数 实查人数 正常 听力损失 职业禁忌证
    2014年 1 443 1443 1245(86.28) 177(12.27) 21(1.45)
    2015年 1 578 1 578 1499(94.99) 69(4.37) 10(0.63)
    2016年 1 937 1 937 1 890(97.57) 40(2.07) 7(0.36)
    合计 4 958 4 958 4 634(93.47) 286(5.77) 38(0.77)
    下载: 导出CSV

    表  4   2016年打磨工听力损失检出情况

    [检出例数(检出率/%)]
    工龄/年 检查总人数 听力损失 语频听损 高频听损
    人数 平均年龄 平均工龄
    < 3 1 251 2(0.16) 29.50±4.95 1.43±0.69 2(0.16) 0(0)
    4~6 194 4(3.09) 40.75±5.85 4.69±0.94 4(3.09) 4(3.09)
    7~9 221 15(6.79) 45.21±4.27 7.92±0.73 11(4.98) 13(5.88)
    > 9 271 19(7.01) 44.11±5.25 15.83±6.47 9(3.32) 19(7.01)
    下载: 导出CSV
  • [1]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2016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EB/OL].(2017-01-20)[2017-09-11]. http://www.cansi.org.cn/index.php/Information/detail?id=516.
    [2] 张守淳. 2014年我国船舶出口237.8亿美元[D/OL]. (2015-02-09)[2017-09-11]. http://www.cssc.net.cn/component_news/news_detail.php?id=1888.
    [3]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2015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D/OL].(2016-01-20)[2017-09-11]. http://www.cssc.net.cn/component_news/news_detail.php?id=2189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 159-2004[S].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 GBZ/T 189.8-2007[S].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 188-2014[S].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 GBZ 49-2014[S].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 物理因素: GBZ 2.2-2007[S].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9] 赵飞.浅谈如何降低中小企业员工流失率[J].价值工程, 2012, 31(19):171-172. doi: 10.3969/j.issn.1006-4311.2012.19.105
    [10] 李旭东, 苏世标, 闫雪华, 等.船舶制造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和防护措施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3, 9(3):87-93.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zyaqwsgltxrz201303015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工业企业听力保护规范: 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A]. 1999.
    [12] 刘娟, 潘玮, 宋华淼.噪声对人体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环境工程, 2015, 33(5):147-149.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8554986
    [13] 徐琳, 张亭亭.对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问题的探讨[J].资源与环境, 2017, 43(4):223-224.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hgsjtx201704200
  • 期刊类型引用(1)

    1. 梁志明, 曾庆民, 余建文, 邓永愈, 周艺枝, 李丽泉, 苏世标. 机械加工行业手持打磨工具作业工人手传振动和噪声危害调查. 预防医学. 2020(06): 621-624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表(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15
  • HTML全文浏览量:  105
  • PDF下载量:  9
  • 被引次数: 1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7-09-23
  •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1-24
  • 刊出日期:  2018-04-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