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创刊 双月刊

神经内科医生职业压力与医患关系现状分析

陈凡平, 阴玉梅, 黎悦, 林波澜, 杨瑞欠, 杜美茹

陈凡平, 阴玉梅, 黎悦, 林波澜, 杨瑞欠, 杜美茹. 神经内科医生职业压力与医患关系现状分析[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9, 37(3): 234-237.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19.03.007
引用本文: 陈凡平, 阴玉梅, 黎悦, 林波澜, 杨瑞欠, 杜美茹. 神经内科医生职业压力与医患关系现状分析[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9, 37(3): 234-237.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19.03.007

神经内科医生职业压力与医患关系现状分析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陈凡平(1976-), 女, 大学本科, 主管中药师

  • 中图分类号: R132

Analysis of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among neurologists

  • 摘要:
    目的 

    探讨某市神经内科医师职业压力与医患关系现状及两者关系。

    方法 

    2018年3月,采用方便式抽样方法选取某市3家三甲医院神经内科科室的131名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临床医生工作压力源量表》《困难医患关系量表》(DDPRQ-10)对其职业压力与医患关系分值进行调查。

    结果 

    不同年龄、学历的神经内科医生的职业压力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职业压力分值有随年龄增大而增大,随着学历升高而降低的趋势;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医生医患关系分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年龄医生在工作负荷上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分值有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但在其他分值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学历医生在组织管理、职业兴趣、工作负荷、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外部环境、医患沟通维度上的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神经内科医生医患关系分值与职业压力中的职业兴趣、医患沟通及职业压力总分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0.532~0.825,P < 0.01)。

    结论 

    年龄、学历、职称对神经内科医师职业压力均可能存在影响。工作负荷过大是诱发职业压力的主要原因。职业压力与医患关系具有相关性。

    + English
  • 职业压力是指从事某个职业的工作人员因长时间体验工作紧张或威胁而产生的压力[1]。由于医务人员的工作具有重复性,又有高概率的感染威胁,同时大众对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对医疗卫生服务特别关注,因此,目前医护人员承受的职业压力较大。职业压力过大会对医疗服务质量造成直接影响,使医护人员产生职业倦怠,影响自身健康与医患关系的和谐构建[2-4]。神经内科大部分病患为老年患者,基本为危重病患,神经内科医生承担的工作任务重,容易由于职业紧张和职业压力产生不同心理问题,使精神健康受到影响。所以本研究以神经内科医生为主要调查对象,探讨其职业压力与医患关系之间的关系。

    2018年3月,采用方便式抽样方法,选取某市3家三甲医院神经内科的131名医务人员(以下简称“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31份,回收131份,回收率100%,抽取的医生中,女性74人,男性57人;年龄 < 35岁27人,35 ~ 40岁34人,41 ~ 50岁36人,> 50岁34人;从事神经内科工作1 ~ 25年;大学本科36人,硕士研究生59人,博士研究生36人;初级职称31人,中级36人,高级26人,其他38人。

    采取职业压力测试量表与医患关系量表对入选的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年龄、职称、学历医生的职业压力与医患关系。

    职业压力测试量表:采用《临床医生工作压力源量表》[5],该量表总共含38个条目,应用4点计分法,分别从组织管理、职业兴趣、工作符合、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外部环境与医患沟通7个维度来调查医生的工作压力,以上各个维度总分分别为32分、32分、24分、28分、12分、12分、12分,7个维度总分为152分。分数越高表明压力越大,经信度和效度检验,Cronbach ’α系数为0.918,分半系数为0.837。

    医患关系量表:采用《困难医患关系量表》(针对医生部分),该量表英文名称为DDPRQ-10(difficult doctor patient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10-item version)。我国学者在验证信度与效度背景中,联合我国具体现状对10个问题进行了删减,形成了适用于国内的中文版量表[6]。最终确定的8个条目皆为简单提问句,体现为3个方面:医生的主观经验、病人的客观行为、二者相结合的症状,通过6点计分,“完全没有”为1分,“非常”为6分;条目1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表明医患关系越差,得分越低提示医患关系越好。

    量表由研究人员组织填写,总共发放131份,成功填写131份,回收率100%。本研究由调查人员向被调查者解释注意事项并统一发放问卷,同时要求不记名作答,问卷完成后当场回收。资料录入采用专人双次录入、编码、汇总、核对、纠正,同时将缺失项超过5%的问卷视为失效问卷予以剔除。本研究回收的问卷均无缺失项。

    统计分析软件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 ± 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计量资料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不同年龄、学历医生的职业压力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职业压力分值有随年龄增大而增大,随着学历升高而降低的趋势;不同年龄、学历医生医患关系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不同职称医生的职业压力及医患关系分值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 > 0.05);不同年龄、学历及职称医生的职业压力与医患关系总分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表  1  不同人口学特征医生职业压力与医患关系分值
    x ± s,分)
    变量 人数 职业压力 医患关系
    年龄/岁
       < 35 27 75.52 ± 5.23 3.28 ± 0.53
      35~40 34 79.06 ± 6.02 3.37 ± 0.68
      40~50 36 81.18 ±4.32 3.25 ± 0.68
      ≥50 34 83.01 ±5.11 3.17 ±0.52
      F 11.50 0.62
      P < 0.01 > 0.05
    学历
      本科 36 71.91 ±3.22 3.18 ±0.51
      硕士 59 69.50 ± 2.65 3.37 ± 0.40
      博士 36 65.91 ±3.01 3.21 ±0.47
      F 38.81 2.47
      P < 0.01 > 0.05
    职称
      初级 31 74.14 ±0.84 3.28 ± 0.54
      中级 36 74.38 ± 0.57 3.37 ± 0.68
      高级 26 74.15 ±0.74 3.31 ±0.74
      其他 38 74.35 ± 0.82 3.65 ± 0.75
      F 0.94 2.18
      P > 0.05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因为不同学历、年龄医生的职业压力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故进一步分析不同学历、年龄医生职业压力7个维度分值。不同年龄医生在工作负荷上分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分值有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不同学历医生的组织管理、职业兴趣、工作负荷、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外部环境、医患沟通维度分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2

    表  2  不同年龄、学历医生在职业压力7个维度上分值比较
    变量 人数 组织管理 职业兴趣 工作负荷 职业发展 人际关系 外部环境 医患沟通
    年龄/岁
       < 35 27 15.47 ±3.51 15.38 ± 2.27 19.12 ± 1.02 13.51 ± 1.05 2.99 ± 1.12 4.87 ± 0.85 4.18 ±0.94
      35~40 34 17.21 ±3.34 14.78 ±2.31 20.27 ± 0.97 14.12 ± 1.01 3.51 ± 1.08 5.12 ±0.74 4.05 ± 1.01
      41~50 36 17.53 ±3.48 15.41 ±2.38 22.52 ± 0.95 13.97 ±0.98 2.92 ± 1.11 4.72 ± 0.82 4.11 ±0.96
       > 50 34 17.47 ±3.44 14.97 ± 2.28 23.97 ± 1.01 14.01 ± 1.00 2.85 ± 1.02 4.69 ±0.81 4.05 ± 0.84
      F 2.32 0.59 153.62 2.06 2.62 2.05 0.13
      P > 0.05 > 0.05 < 0.01 > 0.05 > 0.05 > 0.05 > 0.05
    学历
      本科 36 15.14 ±0.81 14.15 ± 1.02 14.78 ± 0.97 14.54 ± 0.75 3.07 ± 1.14 5.49 ± 0.76 4.74 ± 0.82
      硕士 59 14.67 ± 0.78 13.54 ±0.95 14.27 ± 0.84 14.27 ± 0.82 3.19 ± 1.08 5.08 ± 0.72 4.48 ± 0.78
      博士 36 14.18 ±0.85 13.05 ±0.91 13.95 ± 1.02 13.65 ±0.80 2.58 ± 1.02 4.63 ± 0.65 3.87 ±0.86
      F 12.71 11.90 7.37 12.04 3.70 13.11 11.04
      P < 0.01 < 0.01 < 0.01 < 0.01 0.028 < 0.01 < 0.01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神经内科医生医患关系分值与职业压力中的职业兴趣、医患沟通及职业压力总分间存在线性相关(r = 0.532 ~ 0.825,P < 0.01),与组织管理、工作负荷、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外部环境分值之间未见线性相关关系(P > 0.05)。见表 3

    表  3  职业压力的7个维度与医患关系的相关系数(r
    n = 131)
    职业压力 医患关系 P
    组织管理 0.115 0.191
    职业兴趣 0.532 < 0.01
    工作负荷 0.165 0.060
    职业发展 0.108 0.219
    人际关系 0.084 0.340
    外部环境 0.173 0.063
    医患沟通 0.825 < 0.01
    职业压力(总分) 0.563 < 0.01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广大职业人群承受着社会不同方面的压力,并逐渐发展为热门的公共卫生课题[7]。工作压力升高不仅仅会使员工身心健康受影响,同时会伴随着对工作产生的厌倦、倦怠,发生缺勤、离职等反应[8]。既往研究[9]发现神经内科医生工作压力较大,由于神经内科所收治的大部分为脑卒中、痴呆等相关疾病的老年危重患者,神经内科医生承担着神经内科疾病防治的重要任务,加重了神经内科医生的工作负担。同时在治疗病人环节中医生也在不断地面对、处理、甚至接受患者的不良情绪,诱导医生自身产生不良情绪和心理健康问题,职业压力逐渐积累,进一步出现职业倦怠[10-12]

    既往研究显示,年龄50岁以上的医生在技术职称、行政职务与福利待遇等多个方面均达到理想程度,且离退休无超长时间,工作较为轻松;他们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处理疑难病症时可以从容应对,且其子女大部分已经成人,家庭负担减弱,所以职业压力较低[13-15]。但本研究结果与此有所不同,神经内科医生的职业压力分值随年龄增大而增大,可能是因为,目前三甲医院病患每年呈现上升趋势,年龄大的医生,或在学术方面有一定成就,或作为科室的领导人,不仅仅要肩负基础工作,还须引导下级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若兼任科室行政职务,还要对科室发展、人员经费、病床周转等大小事进行安排筹划,工作量呈现增长趋势,所以职业压力随之上升。

    本研究还发现不同学历神经内科医生的职业压力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具体表现在他们职业压力7个维度分值均有随学历升高而降低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医疗行业属于技术型、附加值较高行业,对从业人员均有高学历要求,高学历者在工作中有较好的专业技术为基础,在工作中相对熟练;而且医院的晋升制度采取的是职称晋升方式,这让高学历者在未来职场发展上更具优势,因此面临的职业压力相对较小;而低学历者除了处理日常工作外,还要努力提升自身技术能力,面临学业方面的压力,这也增加了他们的职业压力,这与既往研究结果[16]相符。

    本次调查发现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医生医患关系分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有关研究[17]类似,可能是因为医生入院时均经过专业指导,保持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人际关系沟通的基础,是每位医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也可能从侧面说明医患关系不受年龄、学历或者职称的影响,而是与其他潜在的因素有关。

    本次调查结果还发现,不同年龄医生在工作负荷上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进一步说明随着年龄增长,医生的职业压力主要由工作负荷过重引起,符合既往研究结果[18]

    本次调查发现职业压力中的职业兴趣、医患沟通及职业压力总分同医患关系分值间均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线性相关关系(P < 0.01),国内研究[18-19]发现医生职业压力对医患关系存在明显的负面影响,指出医生职业压力越大、医患关系越差。有关研究[19]发现,医生职业压力升高会影响医生与患者沟通中态度的负向变化,医患沟通较差会使医患间存在矛盾。

    综上所述,医院管理者应采用专业化的方式建立压力管理,缓解医师压力;同时应定期评估神经内科医生压力情况,按照工作量变化与个人需求调整医生的工作时间与内容,缓解其工作压力,增强工作满意度;神经内科医生应学会自己解压,增强本身对工作的承受力,调整好心态。

  • 表  1   不同人口学特征医生职业压力与医患关系分值

    x ± s,分)
    变量 人数 职业压力 医患关系
    年龄/岁
       < 35 27 75.52 ± 5.23 3.28 ± 0.53
      35~40 34 79.06 ± 6.02 3.37 ± 0.68
      40~50 36 81.18 ±4.32 3.25 ± 0.68
      ≥50 34 83.01 ±5.11 3.17 ±0.52
      F 11.50 0.62
      P < 0.01 > 0.05
    学历
      本科 36 71.91 ±3.22 3.18 ±0.51
      硕士 59 69.50 ± 2.65 3.37 ± 0.40
      博士 36 65.91 ±3.01 3.21 ±0.47
      F 38.81 2.47
      P < 0.01 > 0.05
    职称
      初级 31 74.14 ±0.84 3.28 ± 0.54
      中级 36 74.38 ± 0.57 3.37 ± 0.68
      高级 26 74.15 ±0.74 3.31 ±0.74
      其他 38 74.35 ± 0.82 3.65 ± 0.75
      F 0.94 2.18
      P > 0.05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2   不同年龄、学历医生在职业压力7个维度上分值比较

    变量 人数 组织管理 职业兴趣 工作负荷 职业发展 人际关系 外部环境 医患沟通
    年龄/岁
       < 35 27 15.47 ±3.51 15.38 ± 2.27 19.12 ± 1.02 13.51 ± 1.05 2.99 ± 1.12 4.87 ± 0.85 4.18 ±0.94
      35~40 34 17.21 ±3.34 14.78 ±2.31 20.27 ± 0.97 14.12 ± 1.01 3.51 ± 1.08 5.12 ±0.74 4.05 ± 1.01
      41~50 36 17.53 ±3.48 15.41 ±2.38 22.52 ± 0.95 13.97 ±0.98 2.92 ± 1.11 4.72 ± 0.82 4.11 ±0.96
       > 50 34 17.47 ±3.44 14.97 ± 2.28 23.97 ± 1.01 14.01 ± 1.00 2.85 ± 1.02 4.69 ±0.81 4.05 ± 0.84
      F 2.32 0.59 153.62 2.06 2.62 2.05 0.13
      P > 0.05 > 0.05 < 0.01 > 0.05 > 0.05 > 0.05 > 0.05
    学历
      本科 36 15.14 ±0.81 14.15 ± 1.02 14.78 ± 0.97 14.54 ± 0.75 3.07 ± 1.14 5.49 ± 0.76 4.74 ± 0.82
      硕士 59 14.67 ± 0.78 13.54 ±0.95 14.27 ± 0.84 14.27 ± 0.82 3.19 ± 1.08 5.08 ± 0.72 4.48 ± 0.78
      博士 36 14.18 ±0.85 13.05 ±0.91 13.95 ± 1.02 13.65 ±0.80 2.58 ± 1.02 4.63 ± 0.65 3.87 ±0.86
      F 12.71 11.90 7.37 12.04 3.70 13.11 11.04
      P < 0.01 < 0.01 < 0.01 < 0.01 0.028 < 0.01 < 0.01
    下载: 导出CSV

    表  3   职业压力的7个维度与医患关系的相关系数(r

    n = 131)
    职业压力 医患关系 P
    组织管理 0.115 0.191
    职业兴趣 0.532 < 0.01
    工作负荷 0.165 0.060
    职业发展 0.108 0.219
    人际关系 0.084 0.340
    外部环境 0.173 0.063
    医患沟通 0.825 < 0.01
    职业压力(总分) 0.563 < 0.01
    下载: 导出CSV
  • [1] 谢海鲲, 王志锋.我国全科医生职业压力的研究进展[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6, 27(3):69-73.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ggwsyyfyx201603019
    [2]

    INOUE N, OTSUI K, YOSHIOKA T, et al. A simultaneous evaluation of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lifestyle-related diseases[J]. Internal Med, 2016, 55(9):1071-1781. doi: 10.2169/internalmedicine.55.5920

    [3] 崔俐俊, 季滨龙.急诊科医师职业压力源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6, 23(11):1060-1061.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jfjyyglzz201611021
    [4] 金琳雅, 尹梅.医师职业压力与医患关系现状分析——以神经内科医师的调研为例[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 29(6):948-951.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yxllx201606009
    [5] 陈建萍.临床医生工作压力源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09.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70-2010029319.htm
    [6] 杨慧.中文版本PDRQ/DDPRQ量表研制与评价——医患关系量化研究[D].太原: 山西医科大学, 2011.
    [7]

    CLOUGH B A, MARCH S, CHAN R J, et al.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 for managing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burnout among medical doctors:a systematic review[J]. Cochrane Db Syst Rev, 2017, 6(1):144-152.

    [8] 杨燕青, 郑宏, 王慧燕, 等.医护人员压力源与应对策略现状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 2018, 16(6):983-988.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YQY201806037.htm
    [9]

    GU F, LI X F, XU J F, et al. Effect of nicotine dependence on quality of life and sleep quality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who continue to smoke after diagnosis[J]. J Thorac Dis, 2018, 10(5):2583-2589. doi: 10.21037/jtd

    [10] 陶伟, 季国忠, 刘虹.江苏省三甲医院医务人员情绪管理现状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6, 13(35):165-168.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yycyzx201635042
    [11]

    SONG K W, CHOI W S, JEE H J, et al. Correlation of occupational stress with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leep in Korean dentists:cross-sectional study[J]. BMC Psychiatry, 2017, 17(1):398-402.

    [12] 崔俐俊, 季滨龙.急诊科医师职业压力源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6, 23(11):1060-1061.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jfjyyglzz201611021
    [13]

    Violanti J M, Fekedulegn D, Andrew M E, et al. The impact of perceived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of police work occupational stressors on the cortisol awakening response (CAR):Findings from the BCOPS study[J].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2017, 75(2):124-131.

    [14] 陆人杰, 孙青, 曹琪, 等.医院青年医师职业压力现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8, 16(1):1-5.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jfjyyglzz201801001
    [15] 孙盼盼, 夏云.医务人员视角下的医患关系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 2016, 36(12):63-65.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yygl201612024
    [16]

    UDOD S A, CUMMINGS G, CARE W D, et al. Impact of role stressors on the health of nurse managers:a western Canadian context[J]. J Nurs Admin, 2017, 47(3):159-164. doi: 10.1097/NNA.0000000000000459

    [17]

    ALLEN J L, SANDBERG S, CHHOA C Y, et al. Parent-dependent stressors and the onset of anxiety disorders in children:links with parental psychopathology[J]. Eur Child Adoles Psy, 2018, 27(2):221-231. doi: 10.1007/s00787-017-1038-3

    [18] 吴起乐, 赵存喜, 任佰玲, 等.关于医护人员和患者对医患纠纷及医师职业精神认知差异的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 29(4):562-567.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yxllx201604004
    [19] 潘庆霞, 梁立波, 吴群红, 等.公立医院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探讨——基于医患双方视角的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 2016, 36(5):68-70.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zgyygl201605024
  • 期刊类型引用(15)

    1. 魏金玉,张云霄,唐萍. 2017—2021年重庆市江北区噪声职业病危害特征及趋势分析. 职业与健康. 2024(07): 880-884 . 百度学术
    2. 马炜钰,谭夏优,何易楠,袁豪乾,杜伟佳,刘移民. 某汽车制造企业噪声致听力损失的职业卫生调查及风险评估.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22(01): 14-18 . 百度学术
    3. 边寰锋,廖春华,邱奕冰,钟雪梅,夏泳欣. 2019年深圳市沙井街道噪声作业工人职业禁忌证和疑似噪声聋检出情况. 预防医学论坛. 2022(02): 131-134 . 百度学术
    4. 刘小安,李建昌,徐宇萍,谢金明,黄文琪,刘永泉. 2020年江西省47915名在岗期间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职业与健康. 2022(17): 2315-2318+2323 . 百度学术
    5. 胡亚男,廖雪梅,罗琳,李文. 重庆市渝北区14839名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职业与健康. 2021(15): 2130-2132+2136 . 百度学术
    6. 刘源,张秋玲,潘祖飞,初桂敏,唐琪,胡伟江. 冶金行业职业暴露及其听力损失调查. 职业与健康. 2021(16): 2278-2280+2284 . 百度学术
    7. 杨光涛,周伟,张敏红,香映平,田东超,谢子煌,张乃兴. 制造业冲压车间噪声暴露所致听力损失调查.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21(05): 424-426 . 百度学术
    8. 于晓红,李潇莹,赵晓东,李琪. 2018年鄂尔多斯市重点职业病监测噪声作业检查结果. 职业与健康. 2020(06): 855-857 . 百度学术
    9. 刘源. 辽宁某发电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分析. 辽宁医学杂志. 2020(02): 50-52 . 百度学术
    10. 刘伟东,马一欣,郑嘉,周志梅,王治华. 东莞市14295名职业性噪声接触者听力异常情况. 职业与健康. 2020(07): 875-878 . 百度学术
    11. 吴鑫,官玉红,姜晋,罗磊. 2018年长沙市噪声作业人群职业健康监护现状分析. 职业与健康. 2020(17): 2317-2320 . 百度学术
    12. 江华洲,郝亚凡. 噪声性听力损失研究概况.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20(05): 44-47 . 百度学术
    13. 钟小欢,田东超,管有志. 深圳市石材加工企业职业危害现状调查及防控策略思考.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9(03): 258-260 . 本站查看
    14. 杨凤,官玉红,李继猛. 2017年长沙市职业健康检查现状. 职业与健康. 2019(11): 1445-1447 . 百度学术
    15. 刘宇航,汪亚松. 一起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涉嫌作假投诉案例的分析与思考.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19(06): 590-592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3)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66
  • HTML全文浏览量:  115
  • PDF下载量:  16
  • 被引次数: 18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5-05
  •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1-24
  • 刊出日期:  2019-06-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