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se effects of long-term low-dose exposure to ionizing radiation on thyroid nodules of medical staff in radiology department
-
摘要:目的
分析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的影响。
方法选择某院从事放射工作的20名医务人员作为观察组,并选择不接触电离辐射的20名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依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标准,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相关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分析长期电离辐射对甲状腺的影响。
结果观察组照射剂量为(0.15±0.02)mSv/年。两组中性粒细胞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促甲状腺素水平高于对照组,甲状腺素及三碘甲状原氨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55.0%,高于对照组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有随工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趋势χ2=163.293,P < 0.01)。工龄每增加5年,两组医务人员发生甲状腺结节的危险性增加2.134倍(P < 0.05)。
结论放射科医务人员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明显升高,应注意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甲状腺的影响。
-
近年来,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放射诊疗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率也逐渐提高[1]。有研究指出,放射治疗科、口腔科、心内科、介入科、呼吸科、消化科及妇产科等多科室均在使用医疗放射设备[2]。目前我国采用介入放射治疗的医疗队伍庞大,且大型综合医院在临床中使用医疗放射设备的概率也在大幅增加[3]。本研究拟对我院(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的放射科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分析放射科医务人员职业危害接触现状及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对其甲状腺结节检出率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我院全部从事放射工作且符合入选标准的20名医务人员(其中放射科16例、检验科3例、其他科室1例)作为本研究观察组,并选择不从事有关放射职业的且其工作部门也远离放射设备的20名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若受试者符合如下任一标准则将其排除出本次研究:(1)中途离职或无法有效联系;(2)职位变化不从事相关工作;(3)主动申请退出本研究。观察组20 ~ 30岁6名、31 ~ 40岁9名,41岁以上5名,男17名,女3名,从事放射工作工龄2 ~ 19(8.49 ± 2.91)年;对照组中受试者年龄20 ~ 30岁7名、31 ~ 40岁8名,41岁以上5名,男16名,女4名。两组医务人员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年龄2 = 0.136,χ性别2 = 0.000,P > 0.05)。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采用《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13)[4]中的相关要求对放射设备防护性能、场所放射防护设施进行检测,放射人员的个人剂量以《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16)为标准进行检测,计算观察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剂量。统计观察组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记为电离辐射时间。
参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5]相关要求,对两组人员进行检查,包括眼科检查、血生化、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淋巴细胞微核率、尿常规、甲状腺彩色B超、腹部B超、心电图等。为有效保证个人接受放射剂量、B超查甲状腺结节、血液化验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检测精准性和一致性,本研究严格遵照所涉及标准的规范要求进行质控。此外,本研究将天然辐射照射剂量校正为0。
1.2.2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 ± s)表示,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时,理论频数不符合χ2检验要求的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法进行检验。采用单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与电离辐射的关系。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受试者外照射剂量、血常规检测结果
2016—2018年观察组人员平均每年外照射剂量为(0.15 ± 0.02)mSv/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1例,偏高1例;对照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1例。两组中性粒细胞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2例(占10%),对照组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0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受试者甲状腺各指标检测结果
观察组促甲状腺素水平高于对照组,甲状腺素及三碘甲状原氨酸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表 1 两组医务人员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组别 人数 促甲状腺素/(mIU/L) 甲状腺素/(nmol/L)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nmol/L) 观察组 20 1.57 ± 0.07 108.49 ± 4.19 1.58 ± 0.08 对照组 20 1.48 ± 0.03 117.57 ± 3.84 1.75 ± 0.07 t值 3.880 13.545 5.285 P值 0.001 0.000 0.000 甲状腺彩色B超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55.0%(11例),高于对照组的10.0%(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3 观察组不同年限受试者甲状腺结节检出率
观察组工龄 < 5年、6 ~ 10年、11 ~ 15年、 > 15年医务人员分别有2、4、8、6人,发生甲状腺结节分别为0例、1例(占25.0%)、5例(占62.5%)、5例(占83.3%),即随着工龄增长观察组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有升高趋势(趋势χ2 = 163.293,P < 0.01)。
2.4 受试者年限与甲状腺结节的关系
将对照组医务人员接触电离辐射的工龄记为0年,再将两组人员合并。以电离辐射接触年限作为自变量,以是否发生甲状腺结节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电离辐射接触年限是发生甲状腺结节的影响因素:工龄每增加5年,受试者发生甲状腺结节的危险性增加2.134倍(P < 0.05)。见表 2。
表 2 受试者年限与甲状腺结节的关系指标 β值 SE值 wald χ2值 P值 OR值 95%CI值 电离辐射接触年限 0.758 0.271 7.823 0.005 2.134 1.255 ~ 3.630 2.5 受试者其他检查项目检查结果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及对照组受试者眼科检查异常、腹部B超异常率相同,均为5%(1例),尿常规检查无异常;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两组人员血生化淋巴细胞微核率、心电图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3。
表 3 受试者其他项目检查结果[异常例数(检出率/%)] 组别 血生化淋巴细胞微核率 心电图 观察组 2(10.00) 2(10.00) 对照组 1(5.00) 3(15.00) χ2值 1.802 1.143 P值 0.180 0.285 3. 讨论
电离辐射属于一种能量辐射,一般情况下多以电磁波或粒子形式传递[6]。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对人体器官和组织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其对人体的不同效应类型主要取决于不同器官、组织敏感性及不同辐射类型等[7]。一般情况下,在人体诸多组织中甲状腺是重要的也是最大的内分泌腺,其对电离辐射敏感性较高,极易受到电离辐射影响而导致甲状腺功能畸变和降低[8]。因此甲状腺功能是评估接触电离辐射医务人员身体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9-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016—2018年观察组人员平均每年的受照剂量相对较低,且符合国家标准限值,这与我院严格遵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设置放射防护设备和维护其正常性能等措施有关。有研究指出,甲状腺结节是目前临床中较常见的症状[11-12]。有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正常人群甲状腺结节发生率约为10% ~ 20%左右[13]。有研究对有4年以上直接或间接接触电离辐射的三甲医院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5年以上直接或间接从事放射操作工作经历的工作人员其甲状腺结节发生率为32%[14]。本次调查发现,本院非放射科医务人员促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及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非放射科医务人员甲状腺结节发病率为10%,而放射科医护人员的甲状腺结节发病率则高达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随着工龄增长观察组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有升高趋势(P < 0.01);进一步分析发现,电离辐射接触年限增加是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提示,在接触低剂量职业照射的一线工作过程中,医务人员也应尽可能地做好放射防护工作。
综上所述,放射科医务人员其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较一般医务人员要高,且长期接触电离辐射的危险性更高。但本次调查仅局限于我院小范围,仅以甲状腺结节为观察终点,其发生率除了与接触剂量大小、工龄密切相关外,与年龄、生活习惯等的关系也不应忽视;因此,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医务人员的全面健康影响,还须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表 1 两组医务人员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
组别 人数 促甲状腺素/(mIU/L) 甲状腺素/(nmol/L)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nmol/L) 观察组 20 1.57 ± 0.07 108.49 ± 4.19 1.58 ± 0.08 对照组 20 1.48 ± 0.03 117.57 ± 3.84 1.75 ± 0.07 t值 3.880 13.545 5.285 P值 0.001 0.000 0.000 表 2 受试者年限与甲状腺结节的关系
指标 β值 SE值 wald χ2值 P值 OR值 95%CI值 电离辐射接触年限 0.758 0.271 7.823 0.005 2.134 1.255 ~ 3.630 表 3 受试者其他项目检查结果
[异常例数(检出率/%)] 组别 血生化淋巴细胞微核率 心电图 观察组 2(10.00) 2(10.00) 对照组 1(5.00) 3(15.00) χ2值 1.802 1.143 P值 0.180 0.285 -
[1] KO S, CHUNG H H, CHO S B, et al. Occupational radiation exposure and its health effects on interventional medical workers:study protocol for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BMJ Open, 2017, 7(12):e018333. doi: 10.1136/bmjopen-2017-018333
[2] LYUNG J S, HWAN B J, HYUN L J,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benign thyroid nodules: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J]. Korean J Radiol, 2018, 19(1):167-174. doi: 10.3348/kjr.2018.19.1.167
[3] MARTINEZ-RIOS C, DANEMAN A, BAJNO L, et al. Utility of adult-based ultrasound malignancy risk stratifications in pediatric thyroid nodules[J]. Pediatr Radiol, 2017, 48(1):1-11.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4a43a5dba1c22195bc7532bc8df24a9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GBZ 130-2013[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第55号[A]. 2007-11-01. [6] MOHAMMADI M, GHORAB Z, HIGGINS K, et al. Frequency of follow up of benign thyroid nodules-can we do less?[J]. Can J Diabetes, 2017, 41(5):S39.
[7] NA D G, BAEK J H, JUNG S L, et al. Core needle biopsy of the thyroid:2016 consensus statement and recommendations from Korean society of thyroid radiology[J]. Korean J Radiol, 2017, 18(1):217-237. doi: 10.3348/kjr.2017.18.1.217
[8] YOU J, CHEN J, XIANG F, et al. The value of quantitative shear wave elastography in differentiating the cervical lymph nodes in patients with thyroid nodules[J]. J Med Ultrason, 2017, 45(2):1-9.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451e954ac304e538db4a22e887d2f7ac
[9] HA S M, AHN H S, BAEK J H, et al. Validation of three scoring risk stratification models for thyroid nodules[J]. Thyroid, 2017, 27(12):363.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262e7c15c0af60d29cc61e294eb16a94
[10] 涂雷, 王守林, 董秋, 等.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医疗职业人群甲状腺机能影响研究[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8, 36(2):91-94. doi: 10.3760/cma.j.issn.1001-9391.2018.02.003 [11] PENG Y, ZHOU W, ZHAN W W, et al. Ultrasonographic assessment of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degenerating cystic thyroid nodules and 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s[J]. World J Surg, 2017, 41(1):1-7. doi: 10.1007/s00268-016-3715-7
[12] VALDERRABANO P, KHAZAI L, THOMPSON Z J, et al. Cancer risk associated with nuclear atypia in cytologically indeterminate thyroid nodul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Thyroid, 2017, 28(2):419.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4cebce269d3de0713f5bf585f7c6c82f
[13] 林旋, 郎江明, 魏爱生, 等.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广东医学, 2018, 39(4):604-607. doi: 10.3969/j.issn.1001-9448.2018.04.030 [14] YORDANOVA A, MAHJOOB S, LINGOHR P, et al. Diagnostic accuracy of[99mTc]Tc-sestamibi in the assessment of thyroid nodules[J]. Oncotarget, 2017, 8(55):94681-94691.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706904/
-
期刊类型引用(9)
1. 邢通,马温惠,杨治平,余锋,李林怿,杨卫东,汪静. 核医学工作人员甲状腺疾病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24(12): 842-845+850 . 百度学术
2. 杨勇,王强,杨陆婷,俞爱青,赵徵鑫,朱波,景丽艳.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影响Meta分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23(06): 447-456 . 百度学术
3. 李秀婷,胡晓江,董秋,俞敏,涂雷,王博深,赵亮亮,曹影,张红兵. 低剂量电离辐射长期暴露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进展.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3(05): 652-656 . 本站查看
4. 董娟聪,程娇,王超,党旭红. 辐射敏感指标在我国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中的应用. 中国辐射卫生. 2022(01): 119-123 . 百度学术
5. 杨勇,王强,杨陆婷,赵徵鑫. 某市部分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22(02): 113-116 . 百度学术
6. 杨勇,王强,俞爱青,赵徵鑫,朱波,邵玉仙.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的影响.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22(03): 354-358 . 百度学术
7. 杨智勇,钱小莲. 南京市4209例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功能结果分析.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22(15): 1898-1900+1904 . 百度学术
8. 卢隆平,蔡艺苹. 2019年韶关市医用X射线摄影设备质量控制和场所防护检测结果分析. 职业与健康. 2021(03): 289-292+296 . 百度学术
9. 杨雪莹,郝培,范丽娜,张继勉. 医疗职业人群个人剂量水平及对甲状腺机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职业与健康. 2021(11): 1581-1584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7)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01
- HTML全文浏览量: 98
- PDF下载量: 26
- 被引次数: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