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 analysis of ophthalmology and otorhinolaryngology examination of workers in a household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
摘要:目的
了解某家电制造企业职业健康检查五官科查体情况,为预防职业相关疾病提供依据。
方法以该企业在岗及离岗人员为接触组,对其职业健康体检中五官科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以岗前人员为对照组,就危害因素对2组人群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噪声、粉尘、高温、紫外线、苯乙烯、锰及其化合物、苯及苯系物等60多种。该企业接触组五官科总异常检出率为25.78%,接触组的五官科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 < 0.05),接触组男性的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P < 0.05),不同年龄工人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接害工龄越长,异常检出率越高(P < 0.05)。五官各部位异常检出率亦有差异,其中以耳部的异常检出率最高;眼部、耳部、鼻部、咽部的主要检出病症分别为翼状胬肉、耵聍栓塞、鼻炎、咽炎。不同危害因素接触组的五官科异常检出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噪声、紫外线+电焊烟尘、噪声+粉尘、苯及苯系物接触者的异常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
结论性别、年龄、工龄、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均可能影响五官科异常检出率,应采取积极的针对性预防措施。
-
五官科检查为职业健康检查基本项目之一,在体检中经常能发现专科疾患,但很少引起劳动者及职业健康监护者的重视。除了职业病目录明确列出相关疾病外,鲜有对其进行深入的流行病学分析及探讨。为了解与职业健康相关的五官科疾患的发病情况与特点,笔者对某家电制造企业2018年职业健康检查五官科查体结果进行分析,旨在增强劳动者保健意识,为进行针对性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某大型股份制家电制造企业2018年职业健康体检职工为调查对象,将在岗及已经提交离职申请、但尚未离岗的员工作为接触组;将过去1年未接触过任何危害因素的上岗前体检人员设为对照组。对象排除标准:(1)虽曾经接触过危害因素,但是已经调岗;(2)体检后到体检报告出来期间离职的员工;(3)信息不完整或五官科结果缺项者;(4)虽然登记但未参加体检者。共有4 309名工人符合研究条件,其中接触组4 034人,对照组275人。接触组体检员工中,男性3 637人(占90.16%),女性397人(占9.84%),平均年龄(33.98 ± 7.30)岁。对照组体检员工中,男性243人(占88.36%),女性32人(占11.64%),平均年龄(32.10 ± 19.50)岁。两组人群性别、年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性别2 = 0.96,t年龄 = 1.58,P > 0.05)。
1.2 方法
1.2.1 体检方法
(1)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49- 2014)[1]、《职业健康检查管理方法》[2]的要求,对该企业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进行信息录入、相关检查与健康评价。(2)每个调查对象均接受了五官科检查:由经过职业健康检查培训合格的2名五官科专科医师,按眼、耳、鼻、咽喉检查要求对受检者进行五官科专科检查与评价,各专科疾病按相关疾病诊断标准进行[3-4]。
1.2.2 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的有效数据录入,使用SPSS 21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 ± s)描述,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企业一般情况及现场检测结果
该家电制造企业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化家电企业,设有冲切工、打磨工、电工、电焊工等多个工种,是广东省乃至全国较为典型的制造业个体。
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粉尘、高温、紫外线、苯乙烯、锰及其化合物、苯及苯系物等60多种,工作场所现场采样检测结果如下:在133个噪声检测点中,超标点99个,超标率为74.43%;高温设29个检测点,其湿球黑球温度(WBGT)超标点3个,超标率为10.34%;紫外辐射设29个检测点,超标点6个,超标率为20.69%;粉尘包括棉尘、电焊烟尘、铁粉尘、铜烟、ABS塑料粉尘,共设111个检测点,均无超标;苯乙烯、锰及其化合物、苯及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等其余职业病危害因素也均未超标。以上结果分别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5]及《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 2007)[6]中所规定的接触限值对比获得。
该企业所有工人均采取8 h工作制,其间全程均佩戴防护口罩、耳塞、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企业每年均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职工健康体检,近3年(2016—2018)的职业健康检查中并未发现相关疑似职业病。
2.2 两组人员五官科查体异常检出情况
接触组、对照组各有1 040人和56人检出有异常,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5.78%(1 040/4 034)和20.36%(56/275),接触组的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984,P < 0.05)。
2.3 接触组五官科查体异常检出情况
接触组男性平均年龄(33.63 ± 7.44)岁,女性平均年龄为(34.34 ± 5.30)岁,男女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 2.258,P > 0.05)。其中男性的异常检出率要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年龄段的异常检出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接害工龄越长,异常检出率越高(P < 0.05)。见表 1。
表 1 接触组五官科查体异常检出情况类别 体检人数 异常例数 异常检出率/% χ2或趋势χ2值 P值 性别 15.281 0.000 男 3 637 970 26.67 女 397 70 17.63 年龄/岁 33.55 0.000 18 ~ 19 29 12 41.37 20~29 1 146 353 30.80 30~39 2 290 515 22.49 40~49 475 132 27.79 50~59 94 28 29.79 接害工龄/年 -3.683 0.000 0~5 3 327 823 24.74 6~10 436 109 25.00 > 10 271 108 39.85 合计 4 034 1 040 25.78 2.4 接触组查体异常人员中各部位异常检出情况
按照部位分析,在1 040名异常人员中,总异常1 199人次(有存在一名异常人员检出多个部位异常的情况):31人存在眼部异常(占2.59%),主要检出病症为翼状胬肉;521人为耳部异常(占43.45%),主要检出病症为耵聍栓塞;183人鼻部异常(占20.68%),主要检出病症为鼻炎;399人次部异常(占33.28%),主要检出病症为咽炎。
2.5 接触不同危害因素人员异常检出情况
本次参加体检的接触组员工中,接触噪声、粉尘人数最多,分别为1 559人(占38.64%)、814人(占22.72%。选取接触人数最多的10种危害因素,分析其对应的接触人员体检异常情况(只要有一个部位异常即为异常),发现不同危害因素接触人员五官科查体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2.498,P > 0.05);各危害因素对应主要检出病症见表 2。
表 2 不同危害因素的五官科查体异常检出情况危害因素 体检人数 异常例数 异常检出率/% 主要检出病症 噪声 1 559 427 27.39 耵聍栓塞 粉尘 814 185 22.72 鼻炎 噪声+高温+粉尘+紫外线 466 120 25.75 耵聍栓塞 紫外线+电焊烟尘 238 71 29.83 咽炎 噪声+粉尘 222 61 27.45 耵聍栓塞 噪声+高温+粉尘 142 36 25.35 耵聍栓塞 苯乙燔 116 29 25.00 鼻炎 噪声+高温+苯 115 24 20.87 耵聍栓塞 锰及其化合物 32 6 18.75 咽炎 苯及苯系物 30 11 36.67 咽炎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职业原因产生的五官科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范围也不断扩大,发病势头不减[7]。这除了与企业本身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相关之外,与企业与工人的防护意识也密不可分。就本研究中的企业来说,其危害因素种类虽然高达60多种,但大多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只有噪声(超标率为74.43%)、高温(超标率为10.34%)和紫外线(超标率为20.69%)超标;同时工作期间工人们均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故该企业接触组五官科查体总异常检出率(25.78%)不算太高,与同类型企业检出率[7]相仿,但有研究指出烟草行业五官科异常检出率可高达58.7%[8]。
该企业接触组的五官科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 < 0.05),且随着工龄增加,异常检出率也随之增加(P < 0.05),提示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人的五官有一定损害作用,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接触组男性五官科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这主要考虑与男性社会应酬多,吸烟、喝酒、嗜食肥甘厚味、生活不规律等生活习惯有关。其次,不同年龄的五官科异常检出率亦有差异(P < 0.05),主要表现为年轻人和年龄大者检出率较高。考虑五官科疾病具有一定的年龄特点,如急慢性扁桃体炎,一般多发于儿童与青少年,因扁桃体一般于中年后萎缩[9],检出率会明显减少。而耵聍栓塞更容易发生于年龄较大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大,耵聍腺萎缩、耵聍变硬,不易脱落。本次体检显示,年轻人异常率主要以扁桃体炎及扁桃体肿大为主,年纪大的人以耵聍栓塞为主,也符合以上不同年龄发病特征。
该企业工人五官科检出的异常人员中,以耳部异常比例最高,说明企业的职业暴露损害中以耳部受累为主,而耳部检出病症则为耵聍栓塞。耵聍栓塞形成原因不外乎是分泌过多与排出受限两方面。轻者可无任何不适,重者可引发听力下降、眩晕、耳部剧痛。从职业健康监护角度来讲,耵聍栓塞对纯音测听的结果会有一定影响,增加假阳性率,这应该引起重视。
虽然本次调查的接触10类不同危害因素工人的体检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噪声、紫外线+电焊烟尘、噪声+粉尘、苯及苯系物者的异常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应该引起重视。
噪声是最为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它对人体的影响包括特异作用与非特异作用,特异作用主要是对听觉系统的损害,表现为听力损失,但一般难以直接从五官科查体发现特异性病理改变。本研究显示噪声工人检出主要病症为耵聍栓塞。噪声作业须长时间佩戴耳塞,一方面可使耵聍排出受阻;另一方面,耳塞作为异物的刺激也可能导致耵聍分泌过多;因我国处于亚热带地区,长时间佩戴耳塞引起外耳道潮湿,从而影响酸碱平衡,破坏其自净功能,同时也使鼓膜内外压力失衡,轻则出现耳痒、耳胀,重则疼痛或引发鼓膜内陷、外耳道炎、耵聍栓塞等病症[10]。所以此类工人接诊中不乏耳部不适甚至耳痛等主诉。噪声也可能是通过其非特异性影响——神经、血管、内分泌、免疫多系统多环节的作用[11],从而导致耵聍栓塞的发生,特别是该企业噪声超标情况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但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本研究显示凡涉及噪声的危害因素主要检出病症亦为耵聍栓塞,而并非鼻咽喉等部位的病症。这也符合黄伟欣等[12]的研究,其指出噪声作业对鼻咽喉及口腔并无影响。
紫外线对机体的影响主要是眼和皮肤,研究指出长期辐射对角膜、结膜,乃至晶状体视网膜均有不同程度损害[13-14]。就本研究而言,并未发现紫外线接触工人有比较高眼部异常检出情况,而是以咽炎为主要检出病症,考虑烧焊过程中不但产生紫外线,还会产生大量电焊烟尘。电焊烟尘属于无机粉尘,可通过直接作用、化学腐蚀、变态反应、毒性作用多途径作用于呼吸道黏膜,使黏膜发生毛细血管扩张、肿胀、干燥、萎缩溃疡等病变[5]。苯一般以蒸气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可首先作用于上呼吸道黏膜产生理化损害。它可在湿润的呼吸道黏膜上溶解,引起局部急性病变,如毛细血管扩张、肿胀、干燥,而长期蓄积则可出现萎缩、溃疡、黏膜坏死等慢性炎症表现[15]。鼻腔是整个呼吸道的门户,正常情况下鼻腔对吸入的物质有一定滤过功能,咽部受鼻部保护,但在鼻功能减弱、说话、张口呼吸或吸入高浓度、颗粒小、密度小、带同性电荷等的有害粉尘(气体)时候,作用可能更多集中在咽部[16]。考虑因上述多方面因素使得电焊烟尘、苯及苯系物倾向损害咽部,表现为咽炎而不是鼻炎。
本研究中,苯乙烯工人的五官主要检出病症为鼻炎,而锰及其化合物接触工人则为咽炎。苯乙烯对眼和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与麻醉作用,高浓度时可立即导致流泪、眼痛、喷嚏流涕、咳嗽咽痛的症状;而锰及其化合物因其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也可能在此过程中在呼吸道黏膜蓄积造成损害。本研究中涉及高温的工人主要检出病症为耵聍栓塞,从其发生机制来看,高温的确可改变外耳道正常的生理环境,破坏其自洁功能,但其相关性与确切的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
针对以上分析结果,我们认为,该企业男性职工和工龄大于10年的工人是五官科重点关注对象。因耳部病症检出率最高,故应注意保持耳部干洁,禁入污水,戒除不良的挖耳习惯,改良耳塞材质,并定期更换耳塞,改良通风排尘设备等[17]。同时,应从多方面着手,如使用低尘低毒材料、提高工艺水平、降低超标率、改善通风排尘设备,合理佩戴防护用具,从而降低劳动者暴露水平,以减少五官科患病率。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五官科疾患病种繁多,致病原因复杂,先天因素、个人卫生、生活工作环境、饮食作息习惯、邻近器官疾病、体质因素等都可以影响其发生和发展。限于目前条件,本研究未能有效控制这些因素带来的偏倚,这都是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改善的。
-
表 1 接触组五官科查体异常检出情况
类别 体检人数 异常例数 异常检出率/% χ2或趋势χ2值 P值 性别 15.281 0.000 男 3 637 970 26.67 女 397 70 17.63 年龄/岁 33.55 0.000 18 ~ 19 29 12 41.37 20~29 1 146 353 30.80 30~39 2 290 515 22.49 40~49 475 132 27.79 50~59 94 28 29.79 接害工龄/年 -3.683 0.000 0~5 3 327 823 24.74 6~10 436 109 25.00 > 10 271 108 39.85 合计 4 034 1 040 25.78 表 2 不同危害因素的五官科查体异常检出情况
危害因素 体检人数 异常例数 异常检出率/% 主要检出病症 噪声 1 559 427 27.39 耵聍栓塞 粉尘 814 185 22.72 鼻炎 噪声+高温+粉尘+紫外线 466 120 25.75 耵聍栓塞 紫外线+电焊烟尘 238 71 29.83 咽炎 噪声+粉尘 222 61 27.45 耵聍栓塞 噪声+高温+粉尘 142 36 25.35 耵聍栓塞 苯乙燔 116 29 25.00 鼻炎 噪声+高温+苯 115 24 20.87 耵聍栓塞 锰及其化合物 32 6 18.75 咽炎 苯及苯系物 30 11 36.67 咽炎 -
[1]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 188-2014[S].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2]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A]. 2015-03-26. [3] 孔维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110-625. [4] 赵堪兴, 杨培培.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1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 物理因素: GBZ 2.2-2007[S].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 GBZ 2.1-2007[S].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7] 刘清源, 范秀红, 黄健军, 等.清远市某空调厂职工健康体检分析[J].职业与健康, 2007, 23(7):502-503. doi: 10.3969/j.issn.1004-1257.2007.07.012 [8] 陆有荣, 邱毅, 陈冬梅, 等. 1160名烟草生产行业人群职业健康调查[J].应用预防医学, 2008, 14(4):208-209. doi: 10.3969/j.issn.1673-758X.2008.04.006 [9] 王志远, 姜美妍, 赵海, 等.不同年龄段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菌群差异及药敏学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8, 32(7):1027-1029.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lcebyhkzz201813017 [10] SCHWARTZ S R, MAGIT A E, ROSENFELD R M,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Update):earwax (Cerumen Impaction)[J]. Otolaryng Head Neck, 2017, 156(S):S1-S29.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fazz201003001
[11] THOMAS MÜNZEL, SCHMIDT F P, STEVEN S, et al. Environmental Noise and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J]. J Am Coll Cardio, 2018, 71(6):688-697. doi: 10.1016/j.jacc.2017.12.015
[12] 黄伟欣, 吴艮娇.某电子厂锯木车间噪声对工人五官影响的调查[J].职业与健康, 2004, 20(9):1-2. doi: 10.3969/j.issn.1004-1257.2004.09.001 [13] 林艳发, 江伟, 谢薇.手工电弧焊接作业场所电焊弧光对眼部损伤的调查[J].职业与健康, 2013, 29(9):1068-1069.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YJK201309018.htm [14] 左宏宇.电焊弧光引起角、结膜改变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 2018, 4(4):736-737.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mzgjykzz200404044 [15] ALEXANDER V.KARAULOV I V, MIKHAYLOVA A I, et al.The immunotoxicological pattern of sub -chronic and chronic benzene exposure in rats[J]. Toxicology letters, 2017, 275(6):1-5.
[16] 王选兆, 汪吉宝, 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1135-1136. [17] 戚莎菲, 赵建英, 王庆霞.治疗耵聍栓塞防止损伤的相关护理措施[J].黑龙江医学, 2014, 38(2):201-201.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hljyx20140205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06
- HTML全文浏览量: 80
- PDF下载量: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