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创刊 双月刊

上海某区一CT机房周围剂量当量率异常情况调查分析

王彦梅, 蒋元强, 王桂敏, 江松, 张路钱

王彦梅, 蒋元强, 王桂敏, 江松, 张路钱. 上海某区一CT机房周围剂量当量率异常情况调查分析[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0, 38(5): 490-492.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0.05.013
引用本文: 王彦梅, 蒋元强, 王桂敏, 江松, 张路钱. 上海某区一CT机房周围剂量当量率异常情况调查分析[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0, 38(5): 490-492.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0.05.013

上海某区一CT机房周围剂量当量率异常情况调查分析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王彦梅(1980-), 女, 硕士, 主管医师

  • 中图分类号: R146

Investigation on abnormal dose equivalent rate around a CT room in a district of Shanghai

  • 摘要:
    目的 

    以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机房辐射防护问题为借鉴,为医疗卫生机构科学实施放射诊疗防护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现场监测,发现CT机房的机房防护门周围剂量当量率出现异常,根据勘查情况提出整改建议,并比较整改前后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变化。

    结果 

    因年久失修造成机房防护移门结构出现松动现象,周围剂量当量率为4.631~6.750 μSv/h,机房防护门外人员可能受到照射的年有效剂量值可达0.251~0.366 mSv(周有效剂量为4.827~7.036 μSv)。维修整改完成后,机房防护门周围剂量当量率为0.237~0.275 μSv/h,机房防护门外人员可能受到照射的年有效剂量值下降为0.013~0.015 mSv(周有效剂量为0.247~0.287 μSv),符合国家标准限值要求。

    结论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机房防护门进行安全检查和维修,建立健全放射防护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 由于临床诊断需要,X射线影像学检查成了一种不可或缺的辅助检查手段。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的通报显示,2014—2016年全国累计完成放射诊疗12.4亿人次[1]。放射设备使用不当可加重个人或集体剂量当量负担[2]。GBZ 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3]对机房的面积、屏蔽防护和周围场所人员的防护都做了相应的要求,加上职业病危害评价制度的深入开展,X射线机房的防护状况普遍较好。但是一旦机房防护出现问题,将造成周围剂量当量率升高,甚至超出国家限值标准,对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将造成安全隐患,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旨在通过阐述机房防护监测过程中发现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异常的情况,为机房防护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定期核查提供借鉴。

    上海市某区二级医疗机构1间CT机房,CT机生产厂家为飞利浦公司,型号为Ingenjity Core 128,额定管电压120 kV,额定管电流177 mA。在对该机房进行年度定期监测时,监测人员发现机房防护门周围剂量当量率异常。经现场调查认为,异常现象是因该机房防护门年久失修,防护移门轨道松动,建议医疗机构尽快对机房防护门进行维修并复测。整改后,对机房进行复测,监测结果符合GBZ 165—2012《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4]和GBZ 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3]两个标准的要求。

    按照GBZ 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制订医用X射线CT机房辐射屏蔽检测作业指导书。X射线设备机房的防护检测在巡测的基础上,对关注点的局部屏蔽和缝隙进行重点检测。关注点包括六面墙体、机房门、观察窗、操作位、管线洞口等。对控制室门、观察窗、机房防护门检测左、中、右、上、下侧5个点;操作位检测左、中、右侧3个点;防护墙的主射线墙检测3个点,其他墙检测2个点;机房上下方检测不少于2个点;通风管道与穿墙线洞口检测1个点。在使用模体的情况下,距机房屏蔽体外表面0.3 m处进行监测[3]。每个检测点选取曝光后的峰值(最大值)进行记录。

    现场采用6150 AD 6/H探头的辐射防护用X、γ辐射剂量当量仪(上海瑞升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监测,具有模拟和数字显示、自动量程切换、非易失性内存剂量、独立的可编程剂量和剂量率报警阈值。模拟范围0.1 μSv/h ~ 10 mSv/h,数字范围0.01 μSv/h ~ 9.99 mSv/h,能量范围60 keV ~ 1.3 MeV。仪器通过了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的检定,在有效期内,并按照检定证书上能量响应对应的X射线管电压给予的校准因子进行了剂量校准。

    按照GBZ 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在距机房屏蔽体外表面0.3 m处,CT机房的辐射屏蔽防护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目标值应不大于2.5 μSv/h[3]。按照GBZ 165—2012《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CT机房的墙壁应有足够的防护厚度,机房外人员可能受到照射的年有效剂量小于0.25 mSv(相应的周有效剂量小于5 μSv),距机房外表面0.3 m处空气比释动能率应小于2.5 μGy/h[4]

    2019年3月,对这家医疗机构进行年度定期监测时发现,其CT机房防护门周围剂量当量率异常,在4.631 ~ 6.750 μSv/h之间,按要求完成整改后进行复测,结果见表 1

    表  1  CT机房周围剂量当量率整改前后结果对比
    检测点 屏蔽外相邻区域 周围剂量当量率最大值/(μSv/h) 整改前 整改后
    控制室门 控制室操作区 0.143 0.998
    0.130 0.619
    0.140 0.744
    0.142 0.716
    0.150 0.622
    操作位 控制室操作区 0.161 0.160
    观察窗 控制室操作区 0.155 0.157
    0.156 0.158
    0.158 0.157
    0.157 0.156
    0.159 0.155
    机房防护门 候诊大厅 5.650 0.275
    4.631 0.254
    5.976 0.252
    5.449 0.244
    6.750 0.237
    东墙 候诊大厅 0.160 0.156
    南墙 机房3 0.158 0.160
    西墙 控制室操作区 0.176 0.173
    北墙 机房1 0.141 0.141
    机房上方 卫生间 0.133 0.139
    穿墙线洞口 控制室操作区 0.185 0.181
    本底 0.116 0.12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该CT机房,按照2018年的工作量,一年拍片39 000人次,每次曝光时间按5 s计算,该CT机房每年曝光时间约为54.2 h,机房防护门外人员可能受到照射的年有效剂量值可达0.251 ~ 0.366 mSv(周有效剂量为4.827 ~ 7.036 μSv)。整改后,机房防护门外人员可能受到照射的年有效剂量值下降为0.013 ~ 0.015 mSv(周有效剂量为0.247 ~ 0.287 μSv)。

    现场调查发现,CT机房的四侧墙体均为200 mm混凝土砌块砖墙并粉刷20 mm钡水泥,并对四侧墙体均加复2 mm铅;顶棚和地坪为250 mm现浇混凝土;机房西侧邻控制区防护门为860 mm × 2 040 mm单开门,东侧邻候诊走廊防护门为1 500 mm × 2 110 mm移门(门洞为1 400 mm × 2 110 mm),屏蔽防护均采用各扇门内侧3 mm铅;观察窗上设铅玻璃,等效≥ 3.5 mm铅。2012年该机房经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结果为合格。

    本次现场调查还发现,相邻候诊走廊的机房防护移门松动,经询问得知,虽然每年定期对机房防护门进行放射防护监测,但并没有对其进行定期维护,年久失修,造成防护移门出现松动现象。建议该医疗机构尽快对机房防护门进行维修并复测,同时在醒目位置张贴警示标志,告诫候诊患者及陪同人在黄色警戒线后面进行等候。2019年7月,这家医疗机构对该防护门进行维护后,再次监测,周围剂量当量率数值达到国家标准限值要求。

    按照GBZ 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的要求,CT机房的屏蔽防护铅当量厚度为:一般工作量条件下为2 mm铅当量,较大工作量条件下为2.5 mm铅当量。该机房的屏蔽防护符合要求,并且由具备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的单位检测合格后才投入使用。医用X射线影像诊断机房的通道门由于都采用加复铅板或者铁板防护[5],门体非常沉重,CT机房的通道门较普通X射线摄片机房通道门门体更大、采用的铅屏蔽更厚,且该机房的工作量较大,在频繁的开闭过程中,容易出现门体和门框变形、移位等问题,出现门体偏离轨道的情况[6]。如果忽略了对机房门等防护设施进行定期维护,会导致防护门关闭不严,射线泄漏,机房的辐射屏蔽防护周围剂量当量率过大,甚至超过限值2.5 μSv/h。该CT机房由于疏于定期维护,机房防护门周围剂量当量率最高达到6.750 μSv/h,出现不合格检测点;控制室门周围剂量当量率也出现0.998 μSv/h的高值,是正常防护情况下数值的7倍。

    整改后复测还发现,控制室门监测结果较整改前明显升高。在往年的监测中,此防护门便有数值偏高现象,并建议在门缝处增加铅条。该医疗机构在控制室门的左侧门缝增加了5 mm的铅条后,监测数据回到本底水平。本次复测数据再次升高,考虑原因也是防护门松动所致,虽然偏高的数据符合标准要求,但根据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已建议该医疗机构对这扇防护门进行整改。

    工作场所辐射监测可以反映工作人员和公众人员可能受到的照射剂量[7]。2016年,我国提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作为着力点。职业健康重要任务是治理、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健康[8]。该CT机房外人员可能受到照射的年有效剂量值较高,达0.251 ~ 0.366 mSv,可能对放射工作人员以及周围公众造成潜在健康危害。为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安全,放射诊疗机构只进行X射线机房的屏蔽防护和每年的定期检测是不够的。应深入理解放射防护,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管理人员负责放射防护工作,建立健全放射防护管理制度,探索建立放射诊疗防护工作的长效机制[9],以进一步提高医用诊断X射线的安全性。应定期对机房防护门进行安全检查和维修,配备辐射报警仪和辐射检测仪,定期巡测机房的防护情况,对放射防护方面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进一步保护职业人群和公众的辐射安全。

    作者声明  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 表  1   CT机房周围剂量当量率整改前后结果对比

    检测点 屏蔽外相邻区域 周围剂量当量率最大值/(μSv/h) 整改前 整改后
    控制室门 控制室操作区 0.143 0.998
    0.130 0.619
    0.140 0.744
    0.142 0.716
    0.150 0.622
    操作位 控制室操作区 0.161 0.160
    观察窗 控制室操作区 0.155 0.157
    0.156 0.158
    0.158 0.157
    0.157 0.156
    0.159 0.155
    机房防护门 候诊大厅 5.650 0.275
    4.631 0.254
    5.976 0.252
    5.449 0.244
    6.750 0.237
    东墙 候诊大厅 0.160 0.156
    南墙 机房3 0.158 0.160
    西墙 控制室操作区 0.176 0.173
    北墙 机房1 0.141 0.141
    机房上方 卫生间 0.133 0.139
    穿墙线洞口 控制室操作区 0.185 0.181
    本底 0.116 0.125
    下载: 导出CSV
  • [1]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的通报: 国卫办监督函[2016] 1301号[A]. 2016-12-07.
    [2] 李明芳, 刘小莲, 邱美娇, 等.广东省2015年部分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 2018, 45(3):395-397.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zgzyyx201803029
    [3]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GBZ 130-2013[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 GBZ 165-2012[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2.
    [5] 张沂, 张丹枫.诊断X射线机房门窗防护材料及其防护的厚度探讨[J].中国辐射卫生, 2006, 15(2):199-200.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zgfsws200602038
    [6] 陈飚, 陈春晖, 朱素蓉, 等.上海市2007-2011年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放射防护监督抽检结果[J].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3, 30(8):596-597.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ldyx201308006
    [7] 黎金荣, 莫素芳, 张静波, 等.某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周围剂量当量率异常增高调查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 2017, 26(1):31-33.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zgfsws201701010
    [8] 王祖兵, 李克勇, 郑光, 等.我国职业健康事业传承与发展[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9, 37(2):101-106.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19.02.001
    [9] 刘玉连, 赵徵鑫, 彭超, 等. 2016年度天津市放射诊疗资源现状调查[J].中国辐射卫生, 2017, 26(5):544-547.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zgfsws201705012
  • 期刊类型引用(1)

    1. 苏琦,白斌,姚盛英,高志军. DR设备质量控制和防护检测结果分析.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2(22): 7-9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28
  • HTML全文浏览量:  55
  • PDF下载量:  18
  • 被引次数: 1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1-06
  •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1-24
  • 刊出日期:  2020-10-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