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创刊 双月刊

某汽车制造企业男性工人脂肪肝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谢春姣, 李燕茹, 朱蕊泉, 鲍二宝, 刘影玫, 刘移民

谢春姣, 李燕茹, 朱蕊泉, 鲍二宝, 刘影玫, 刘移民. 某汽车制造企业男性工人脂肪肝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0, 38(6): 599-602.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0.06.010
引用本文: 谢春姣, 李燕茹, 朱蕊泉, 鲍二宝, 刘影玫, 刘移民. 某汽车制造企业男性工人脂肪肝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0, 38(6): 599-602.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0.06.010

某汽车制造企业男性工人脂肪肝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金项目: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 A2020340

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穗卫科教〔2016〕27号

广州市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穗卫函〔2019〕1555号

广州市“121人才梯队工程”后备人才项目 穗人社发〔2011〕167号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谢春姣(1985-), 女, 硕士, 主管医师

    通讯作者:

    刘移民, 主任医师, E-mail:ymliu61@163.com

  • 中图分类号: R135.8

Prevalence of fatty liver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male workers in an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 摘要:
    目的 

    了解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男性工人脂肪肝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8年广州某汽车制造企业完成职业健康检查的3 240名男性工人为研究对象,同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各因素与脂肪肝发生的相关性。

    结果 

    该汽车制造企业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苯系物、工频电磁场、紫外辐射、氮氧化物、粉尘等;除噪声超标率为30%外,其余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均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男性工人脂肪肝检出率为14.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每增加1岁,BMI每上升1个单位,发生脂肪肝的风险分别增加至原来的1.092、1.957倍(P < 0.05);婚姻状况、工龄、是否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均不是脂肪肝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广州某汽车制造企业男性工人脂肪肝患病率较低,年龄和BMI是该企业男性工人脂肪肝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对工人的健康教育。

    + English
  • 脂肪肝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脂肪在肝脏过度沉积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的改变,我国脂肪肝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并且患病年龄日趋提前,现阶段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肝脏疾病[1]。脂肪肝轻、中度患者无明显症状,重度患者可有肝区隐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影响健康。我国汽车工业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汽车制造业从业人员日益增加。研究显示不同的汽车制造企业脂肪肝患病率不同,影响因素也有差异,如马建红等[2]研究显示某汽车制造企业员工脂肪肝的患病率为30.5%,年龄、性别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脂肪肝的影响因素;张维奇等[3]研究显示某汽车企业员工脂肪肝患病率为15.7%;刘强等[4]报道的某汽车公司员工脂肪肝检出率高达51.64%,年龄是脂肪肝的影响因素。为了解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员工脂肪肝的患病率,我们对该企业2018年员工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以期为降低汽车制造业员工脂肪肝的发病率和日常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以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在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所有工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作业工龄≥ 1年。排除标准:(1)有慢性肝病病史者;(2)上岗前已患有脂肪肝者;(3)有系统性疾病者;(4)长期服用肝损药物者。本次研究经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最后纳入研究对象3 240名。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表的项目包括基本情况、职业史(包括接害工龄、上班工作制、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等)、个人生活习惯(吸烟、饮酒、体育锻炼情况及睡眠时间等)、既往史、现患史及家族史等。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监督指导研究对象逐项填写问卷,并由专人进行问卷回收和质量的审核。其中,吸烟指每天吸烟1支以上且持续≥ 6个月者;饮酒指平均每周饮用1次以上且连续1年者。数据采用EpiData 3.1进行双录入并核对错误。

    查阅该企业近5年的环境监测报告,确定研究对象作业岗位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晨起空腹行肝脏超声检查,检测时受试者取仰卧位,超声诊断仪是美国GE公司VIVID7彩色超声波诊断仪,由专业医师根据超声结果诊断。按照《超声医学》[5]脂肪肝的诊断标准为:(1)肝脏轻度或中度增大,轮廓尚较整齐平滑,肝缘可较圆钝;(2)声衰减和散射明显增加,近场回声细密,呈一片云雾状改变;远场回声衰减,微弱而稀少;肝脏回声反差增大,有时甚至在正常灵敏度条件下不能显示;而呈无回声区,肝脏后方轮廓回声显著减弱,甚至极难观察到;(3)肝内管道分布走向常不太明显,各级分支多不易显示。

    利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中位数、百分位数MP25 ~ P75)描述,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P ≤ 0.20的因素纳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校正混杂因素。P < 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该汽车制造企业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苯系物、工频电磁场、紫外辐射、氮氧化物、粉尘等。噪声主要分布于冲压、焊装、总装、涂装及发动机车间,主要采用定点监测,共监测了121个噪声作业点,工作场所8 h等效声级监测结果为80 ~ 103.0 dB(A),超标率为30%;粉尘、二氧化氮、甲苯、二甲苯主要分布于焊装、涂装、总装车间,工频电磁场主要分布在电力系,为巡检岗位,紫外辐射主要分布在焊装、总装、冲压车间,上述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均低于相应的国家职业接触限值。

    该企业为不同岗位的生产工人配备了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但部分生产工人未佩戴或未正确佩戴。

    本次纳入的3 240名研究对象均为汉族男性,年龄22.0(20 ~ 24)岁,工龄3(1 ~ 4)年。其中有脂肪肝者459名,占14.17%,非脂肪肝者2 781名,占85.83%。

    对研究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BMI等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别中脂肪肝检出率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婚姻状况、BMI的员工脂肪肝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年龄、BMI的上升,脂肪肝检出率逐渐增加(趋势χ2 = 91.87、836.67,P < 0.01)。不同学历、生活习惯的员工脂肪肝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表  1  不同人口学特征员工脂肪肝检出率[人数(占比/%)]
    人数 脂肪肝 非脂肪肝 χ2 P
    年龄/岁 117.96 < 0.01
      < 20 1 095 103(9.41) 992(90.59)
     20~25 1 506 181(12.02) 1 325(87.98)
      > 25 639 175(27.39) 464(72.61)
    文化程度 1.14 0.29
     高中或中专及以下 2 333 321(13.76) 2 012(86.24)
     大专及以上 907 138(15.21) 769(84.79)
    婚姻状况 75.99 < 0.01
     未婚 2 877 353(12.27) 2 524(87.73)
     已婚 363 106(29.20) 257(70.80)
    BMI(kg/m2) 1 244.91 < 0.01
      < 18.5 602 1(0.17) 601(99.83)
     18.5 ~ 2 164 145(6.70) 2 019(93.30)
     25~ 474 313(66.03) 161(33.97)
    吸烟 0.30 0.58
     否 1 817 252(13.87) 1 565(86.13)
     是 1 423 207(14.55) 1 216(85.45)
    饮酒 0.16 0.69
     否 1 926 269(13.97) 1 657(86.03)
     是 1 314 190(14.46) 1 124(85.54)
    锻炼 1.95 0.38
     从不锻炼 581 88(15.15) 493(84.85)
     1~2次/周 2 337 333(14.25) 2 004(85.75)
     ≥3次/周 322 38(11.80) 284(88.20)
    睡眠时间/h 0.30 0.86
      < 6 551 79(14.34) 472(85.66)
     6~8 2 524 359(14.22) 2 165(85.78)
      > 8 165 21(12.73) 144(87.27)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对不同职业接触史员工的脂肪肝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接触电磁辐射者脂肪肝检出率高于不接触者(P < 0.05),不同工龄员工脂肪肝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工龄越长,检出率越高。见表 2

    表  2  研究对象的职业史与脂肪肝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人数(占比/%)]
    相关因素 人数 脂肪肝 非脂肪肝 χ2 P
    苯系物 2.47 0.12
     不接触 3 064 427(13.94) 2 637(86.06)
     接触 176 32(18.18) 144(81.82)
    噪声 0.03 0.85
     不接触 317 46(14.51) 271(85.49)
     接触 2 923 413(14.13) 2 510(85.87)
    粉尘 0.01 0.94
     不接触 1 014 143(14.10) 871(85.90)
     接触 2 226 316(14.20) 1 910(85.80)
    电磁辐射 6.57 < 0.05
     不接触 3 116 43(13.83) 2 685(86.17)
     接触 124 28(22.58) 96(77.42)
    氮氧化物 0.03 0.86
     不接触 3 127 449(14.36) 2 678(85.64)
     接触 66 10(15.15) 56(84.85)
    工作班制 0.39 0.82
     白班 204 26(12.75) 178(87.25)
     三班两倒 2 941 420(14.28) 2 521(85.72)
     四班三倒 95 13(13.68) 82(86.32)
    工龄/年 55.20 < 0.01
      < 2 941 88(9.35) 853(90.65)
     2~4 1 410 183(12.98) 1 227(87.02)
      > 4 889 188(21.15) 701(78.8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以是否发生脂肪肝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导致P ≤ 0.20的因素(年龄、婚姻状况、BMI、工龄、苯系物和电磁辐射接触情况)作为自变量,进行导致脂肪肝发生之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每增加1岁,BMI每上升1个单位,发生脂肪肝的风险分别增加至原来的1.092、1.957倍(P < 0.05);婚姻状况、工龄、是否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均不是脂肪肝发生的影响因素(P > 0.05)。见表 3

    表  3  脂肪肝发生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偏回归系数 标准误 Wald χ2 P OR及95%CI值
    年龄 0.088 0.033 7.260 0.007 1.092(1.024~1.165)
    婚姻状况 0.262 0.212 1.525 0.217 1.300(0.857~1.970)
    BMI 0.671 0.029 523.286 0.000 1.957(1.848~2.073)
    苯系物 0.241 0.276 0.761 0.383 1.273(0.740~2.188)
    电磁辐射 0.085 0.345 0.061 0.804 1.089(0.554~2.140)
    工龄 -0.012 0.044 0.079 0.779 0.988(0.907~1.076)
    :因变量赋值:脂肪肝= 1,非脂肪肝= 0;自变量赋值:(1)婚姻状况:未婚= 0,已婚= 1;(2)电磁辐射:接触= 1,不接触= 0;苯系物:接触= 1,不接触= 0;工龄(岁)、年龄(年)和BMI(kg/m2)为连续变量;分类变量以赋值为0的为对照。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脂肪肝是常见的慢性疾病,我国各地的脂肪肝发病率不尽相同。有报道称佛山某区体检人群的脂肪肝发病率为25.84%[6];上海市松江区某社区体检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为38.31%[7];乌鲁木齐市某区体检人群脂肪肝检出率为32.4%[8];某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为23%[9];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员工脂肪肝的患病率为30.5%[2]。本资料显示广州某汽车制造企业脂肪肝的检出率为14.17%,低于上述一般体检人群及汽车制造企业人群。本研究显示年龄、BMI是脂肪肝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一结论与以往的研究结论[8, 10-13]是一致的。本研究中纳入员工的年龄较为年轻,故提示不能忽视年轻人群的脂肪肝发病问题;而本次研究也再次证实BMI的增加在脂肪肝发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提示要加强对年轻人群的健康教育,建议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由于BMI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为避免重复,故本研究未对研究对象的饮食习惯进行调查。

    有研究显示,苯对脂肪肝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影响[14],噪声暴露可导致大鼠肝区结缔组织增生[15]。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普通一线工人,日常接触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苯系物、电磁辐射、噪声、粉尘、氮氧化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不是脂肪肝发生的影响因素。目前对于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脂肪肝相关性研究的报道较少。余霞玲等[16]研究显示在排除混杂因素影响后,职业病危害因素如苯系物、硫化氢、噪声、氨、混合烃类与脂肪肝的发生均无相关关系,与本研究的研究结果类似。而晏程等[17]研究显示单独接触噪声或混苯并不会增加脂肪肝的发病风险,但是混苯和噪声的联合暴露则可能使得工人脂肪肝患病率升高。本次调查未发现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脂肪肝检出率的影响,可能原因如下:(1)除噪声外,各职业病危害因素均未超过相应的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工人暴露水平较低。(2)本次调查中多数工人仅接触一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很少有联合暴露的情况,使得其可能的影响并不存在。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拟侧重于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联合暴露对脂肪肝发生的可能影响。

    此外,本次研究未发现吸烟、饮酒、锻炼情况及睡眠时间对工人发生脂肪肝有影响。余霞玲等[16]的报道中也未发现饮酒、锻炼情况与脂肪肝发生的相关性,与本研究结论类似;但是在王彦人等[18]研究中显示吸烟、饮酒和较少体育锻炼都是脂肪肝发生的危险因素,这可能与研究对象不同有关。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较为年轻,吸烟、饮酒等各类不良生活习惯尚未累加至影响发生脂肪肝的程度。

    综上,本研究显示该汽车制造企业男性工人脂肪肝检出率较低,BMI和年龄是该企业男性工人脂肪肝发生的影响因素。建议该企业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在日常的健康教育中应强调BMI对脂肪肝的影响,建议工人控制体重。

    作者声明  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 表  1   不同人口学特征员工脂肪肝检出率[人数(占比/%)]

    人数 脂肪肝 非脂肪肝 χ2 P
    年龄/岁 117.96 < 0.01
      < 20 1 095 103(9.41) 992(90.59)
     20~25 1 506 181(12.02) 1 325(87.98)
      > 25 639 175(27.39) 464(72.61)
    文化程度 1.14 0.29
     高中或中专及以下 2 333 321(13.76) 2 012(86.24)
     大专及以上 907 138(15.21) 769(84.79)
    婚姻状况 75.99 < 0.01
     未婚 2 877 353(12.27) 2 524(87.73)
     已婚 363 106(29.20) 257(70.80)
    BMI(kg/m2) 1 244.91 < 0.01
      < 18.5 602 1(0.17) 601(99.83)
     18.5 ~ 2 164 145(6.70) 2 019(93.30)
     25~ 474 313(66.03) 161(33.97)
    吸烟 0.30 0.58
     否 1 817 252(13.87) 1 565(86.13)
     是 1 423 207(14.55) 1 216(85.45)
    饮酒 0.16 0.69
     否 1 926 269(13.97) 1 657(86.03)
     是 1 314 190(14.46) 1 124(85.54)
    锻炼 1.95 0.38
     从不锻炼 581 88(15.15) 493(84.85)
     1~2次/周 2 337 333(14.25) 2 004(85.75)
     ≥3次/周 322 38(11.80) 284(88.20)
    睡眠时间/h 0.30 0.86
      < 6 551 79(14.34) 472(85.66)
     6~8 2 524 359(14.22) 2 165(85.78)
      > 8 165 21(12.73) 144(87.27)
    下载: 导出CSV

    表  2   研究对象的职业史与脂肪肝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人数(占比/%)]

    相关因素 人数 脂肪肝 非脂肪肝 χ2 P
    苯系物 2.47 0.12
     不接触 3 064 427(13.94) 2 637(86.06)
     接触 176 32(18.18) 144(81.82)
    噪声 0.03 0.85
     不接触 317 46(14.51) 271(85.49)
     接触 2 923 413(14.13) 2 510(85.87)
    粉尘 0.01 0.94
     不接触 1 014 143(14.10) 871(85.90)
     接触 2 226 316(14.20) 1 910(85.80)
    电磁辐射 6.57 < 0.05
     不接触 3 116 43(13.83) 2 685(86.17)
     接触 124 28(22.58) 96(77.42)
    氮氧化物 0.03 0.86
     不接触 3 127 449(14.36) 2 678(85.64)
     接触 66 10(15.15) 56(84.85)
    工作班制 0.39 0.82
     白班 204 26(12.75) 178(87.25)
     三班两倒 2 941 420(14.28) 2 521(85.72)
     四班三倒 95 13(13.68) 82(86.32)
    工龄/年 55.20 < 0.01
      < 2 941 88(9.35) 853(90.65)
     2~4 1 410 183(12.98) 1 227(87.02)
      > 4 889 188(21.15) 701(78.85)
    下载: 导出CSV

    表  3   脂肪肝发生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偏回归系数 标准误 Wald χ2 P OR及95%CI值
    年龄 0.088 0.033 7.260 0.007 1.092(1.024~1.165)
    婚姻状况 0.262 0.212 1.525 0.217 1.300(0.857~1.970)
    BMI 0.671 0.029 523.286 0.000 1.957(1.848~2.073)
    苯系物 0.241 0.276 0.761 0.383 1.273(0.740~2.188)
    电磁辐射 0.085 0.345 0.061 0.804 1.089(0.554~2.140)
    工龄 -0.012 0.044 0.079 0.779 0.988(0.907~1.076)
    :因变量赋值:脂肪肝= 1,非脂肪肝= 0;自变量赋值:(1)婚姻状况:未婚= 0,已婚= 1;(2)电磁辐射:接触= 1,不接触= 0;苯系物:接触= 1,不接触= 0;工龄(岁)、年龄(年)和BMI(kg/m2)为连续变量;分类变量以赋值为0的为对照。
    下载: 导出CSV
  • [1] 葛辉, 陈君, 孙毅明, 等.广州市健康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 2016, 96(46):3706-3709. doi: 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6.46.003
    [2] 马建红, 张瑞, 尤莉, 等.东风公司汽车制造员工脂肪肝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J].职业与健康, 2014, 30(15):2165-216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YJK201415043.htm
    [3] 张维奇, 李伟强. 2011年长春市某汽车企业员工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30):284-28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SSA201530216.htm
    [4] 刘强, 关澍.鞍钢汽车公司和鞍钢建设机电公司在岗男职工脂肪肝检出情况的对比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8, 35(1):59-6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YJ201801056.htm
    [5] 郭万学.超声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2.
    [6] 夏换兰, 陆标明, 何凤平, 等.佛山市三水区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20, 38(1):50-5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YYX202001018.htm
    [7] 李静, 张梅, 庄丽燕, 等.社区体检人群脂肪肝流行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9, 14(6):537-54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YCJ201906022.htm
    [8] 古丽斯亚·海力力, 姚华, 王淑霞, 等.乌鲁木齐市某区全民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组分聚集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关系[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9, 23(11):1358-136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BKZ201911012.htm
    [9] 王艳霞, 熊友珍, 刘丽.某高校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 2018, 44(6):575-57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DWF201806021.htm
    [10] 索明果, 亚冰玉, 常云丽.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危险因素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20, 31(4):288-29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NYF202004018.htm
    [11] 张彦敏, 高冕, 董俊婵, 等.铁路职工体检脂肪肝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0(7):859-862.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9.07.027
    [12] 李婷.体质量指数、肥胖类型与脂肪肝关系的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32):147-14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YXK201932120.htm
    [13] 赵辉, 强艳, 宋辉.银川某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8, 40(10):1144-114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NXY201810007.htm
    [14] 樊亚娇.苯及铅作业工人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 天津医科大学, 2016.
    [15]

    OLIVEIRA M J, FREITASD, CARVALHOETA P, et al. Exposure to industrial wideband noise increases connective tissue in theratl iver[J]. Noise Health, 2012, 14(60):227-229.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3117537

    [16] 余霞玲, 傅迎春, 文育锋.北京某化工企业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5, 19(8):803-80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BKZ201508012.htm
    [17] 晏程, 袁惟芯, 谢春姣, 等.混苯及噪声暴露对工人脂肪肝患病率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 2015, 31(4):484-48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GW201504032.htm
    [18] 王彦人, 罗毅, 张玫媚, 等.杭州市某体检中心脂肪肝现状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8, 38(12):1222-1227. doi: 10.3969/j.issn.1001-5779.2018.12.013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91
  • HTML全文浏览量:  55
  • PDF下载量:  2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5-26
  •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1-24
  • 刊出日期:  2020-12-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