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创刊 双月刊

急救医疗服务心理弹性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刘嘉珍, 童宇平

刘嘉珍, 童宇平. 急救医疗服务心理弹性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1, 39(2): 141-147.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1.02.004
引用本文: 刘嘉珍, 童宇平. 急救医疗服务心理弹性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1, 39(2): 141-147.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1.02.004

急救医疗服务心理弹性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刘嘉珍(1996—),女,硕士研究生在读,护士

  • 中图分类号: R395.6

Chinesization of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Resilience Scale Questionnaire and tests of it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 摘要:
      目的  对急救医疗服务心理弹性量表(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resilience scale,EMSRS)进行汉化并检验中文版量表的适用性。
      方法  获得原作者授权同意后,对EMSRS量表进行翻译修订、跨文化调试,形成中文版EMSRS。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太原市某急救中心252名急救人员进行量表调查并进行条目分析和信度、效度检验。条目区分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信度采用Cronbach’s α系数、折半信度、重测信度来评价;采用专家咨询法测量其内容效度,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来验证其结构效度。
      结果  预测试结果显示仅有6.6%的人认为量表的长度和内容不合适或者不清晰,表明原量表接受度较好。项目分析显示31个条目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故均予以保留。经专家咨询对量表两个条目内容做了调整。最终得到的中文版急救医疗服务心理弹性量表有6个维度、31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6个公因子,根据条目内容将6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工作动机、工作积极性、压力的影响、自我管理、沟通挑战、社会支持,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5.717%。量表各条目的CVI(I-CVI)值为0.833~1.000,量表全部条目的平均CVI(S-CVI)值为0.965。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6,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01~0.940,总量表折半信度为0.848,各维度的折半信度为0.750~0.904,总量表重测信度为0.872,各维度重测信度为0.742~0.879。
      结论  汉化后的EMSRS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可作为紧急医疗服务人员心理弹性的调查工具。
    + English
  • 近年来,全国各地频发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院前急救任务重大,医院急救质量也引起关注[1]。院前急救质量与急救人员素质、专业技能密切相关[2],院前急救医护人员经常需要在复杂的环境中处理极具挑战性的医疗事件[3],要长期面对急危重症患者,而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易增加医护人员的心理紧张感,长此以往,院前急救医护人员比一般人群更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障碍,例如工作倦怠和复原力下降等。心理弹性(resilience)亦称心理韧性、心理压弹、心理复原力[4],指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困难或其他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即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5]。当面对同样的困难、压力、挑战和复杂的情感需求时,心理弹性良好的护士更能积极地应对、良好地去适应,因而有助于自身能力的提高和职业的发展[6]。有研究[7]表明,与护理相关的压力、休息时间不足、缺乏设施、缺乏工作模式评估工具、人员短缺、接触污染物以及就业类型等因素,都可能是急救人员的压力来源。目前,国内自主研制的对心理健康预测因素进行评估的量表仍然不多,主要是应用、参照国外发展较为成熟的问卷或量表进行心理健康评估[8],比如李小妹等[9]参照国外最常用的护理工作压力量表[10]、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11],结合护理专家意见修订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美国心理学家于1986年制成的工作疲溃感量表[12],主要被参照用于评估工作压力所造成的工作疲溃程度;庞晓华等[13]则采用CD-RISC量表中文版[14]对煤矿工人的心理弹性水平进行了研究。而运用心理弹性来分析急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国内问卷或量表尚未见报道。2020年6月,本研究利用Mashhad医科大学护理和助产学院医学外科护理学系Malekzadeh等[15]编制的急救医疗服务心理弹性量表(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resilience scale,EMSRS),根据我国文化背景对其进行汉化,并检验其在中国急救医护人员中的适用性,以期为我国急救医护人员的心理评估提供一种有效的测量工具。

    用便利抽样法选取30名院前急救人员进行预测试,了解被调查者对量表条目的理解程度,对语句不明确,难以理解的条目进行改正。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时,选用被试的样本量以原量表条目数31的5 ~ 10倍为准,计算得到样本量应为155 ~ 310,本研究最终调查了252名急救医护人员。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山西省某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医生和护士。

    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根据从事急救医护人员年龄范围,确定年龄为18 ~ 56岁;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能自行完成量表内容的填写。排除标准:进修或实习的急救人员;调查期间不在岗的急救人员;不愿参与本次研究的急救人员。

    (1)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工作岗位、工作职称、工作年限等内容。

    (2)选择量表:所选量表为EMSRS量表,该量表包括31个条目、6个维度(工作动机、自我管理、保持冷静、沟通挑战、社会支持以及压力的影响)。按照Likert 5级评分法计分,1分代表完全不是这样,2分代表很少这样,3分代表有时这样,4分代表经常这样,5分代表几乎总是这样。原量表的条目1、2、3是反向计分,经专家组讨论后都改为正向计分。总分越高,表明应急医疗服务弹性量表质量越好。各维度及包含条目见表 1

    表  1  初始修订、尚未汉化的EMSRS量表
    条目名称 条目名称
    维度1:工作动机    维度3:保持冷静
      1. 我提供急救医疗服务时没有动力(拟改为我提供急救医疗服务时有动力)   19. 在事故现场,我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持冷静
      2. 我对自己的职业认识不足(拟改为我对自己的职业有充分的了解)   20. 我以对上帝的信仰进入事故现场
      3. 我留在单位中是因为我别无选择(拟改为我留在单位中是因为我喜欢这份职业)   21. 面对事故,我会祈祷
      4. 我设法将受伤的人迅速送往医疗中心   22. 在到达现场之前,我将对事故现场进行心理准备
      5. 我一直在尽我最大努力抢救伤员   23. 在进入现场之前,我将评估现场的安全性
      6. 在任何情况下,我都会自愿去拯救生命 维度4:沟通挑战
      7. 在离事故现场很近的情况下,我会立即通知部署单位   24. 在事故现场,我能理解救助者及其同伴的行为
      8. 在紧急情况下,我会主动提供医疗救助   25. 在事故现场,我将与我的同事、消防人员和警察进行专业合作
      9. 救死扶伤是我的动力   26. 运送伤员时,我尽量控制紧张和慌乱的情绪
      10. 救助者的认可激励着我 维度5:社会支持
      11. 参与决策能激发我的动力   27. 我的同事们支持我
      12. 我能用幽默的方式解决问题   28. 我在解决因任务而引发的问题时,同事们能积极地给予我建议
      13. 我跟我的同事有共鸣 维度6:压力的影响
    维度2:自我管理   29. 因为任务,我会做噩梦
      14. 我相信我对事故现场的判断和决定   30. 我很难入睡
      15. 我能应付伤者接下来发生的状况   31. 我使用药物控制压力
      16. 我能控制现场的情况   
      17. 我可以妥善完成分配给我的任务   
      18. 工作的经验使我能够应对事故现场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本研究通过E-mail征得原作者Malekzadeh翻译许可及授权,量表的跨文化调试均按照文献[16-17]的相关报道进行操作。本研究过程由2名具有急救经验且熟悉急救内容及流程的医务人员将EMSRS量表翻译为中文,形成初期版本。然后邀请2名无医学背景且有出国经历的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对初期翻译版本进行回译,形成回译版本。最后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邀请所有团队成员(包括双语专家和参与问卷翻译和回译的人员),找出翻译不准确与不足之处,进行讨论和修改,最终使回译版本与原量表的一致性达到90%以上,使中文翻译语意趋近于英文原量表[18]

    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太原市某急救中心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30名医务人员进行预测试。了解每位受试者对量表说明、条目和回答方式的理解程度,并用“清晰”和“不清晰”二分量表进行分级。若有20%以上的被试者认为某项不清晰时,必须对其进行再评估[19]

    采用极端组检验法,检验量表中31个条目(A1 ~ A31)是否能够鉴别出不同被调查者。按252名研究对象得分总分顺序排名,取排名前、后各27%的人员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各68名);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高分组与低分组在各条目上的均值差异[20]。若P > 0.05,则应考虑删除该条目。

    选取相关领域专家对量表内容进行评价。专家遴选标准:(1)熟悉紧急医疗服务的医护人员;(2)具有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3)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4)同意参加此次研究。共入选12人,其中:男性2人,女性10人;年龄38 ~ 59岁;大学本科6人,硕士4人,博士2人;主管护师4人,副主任护师3人,副教授2人,教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任医师1人;院前急救方向6人,急诊护理4人,急危重症方向2人。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第一轮咨询将条目重要性均数 < 3.5和变异系数(CV)> 0.25作为条目的剔除标准。

    同时计算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程度和专家协调程度。专家积极系数通常以咨询表的有效回收率计算[21],量表回收率> 70%说明本次研究专家的参与性较高。根据国内相关文献[22]对专家判断依据进行量化赋值,专家权威系数以权威系数(Cr)表示,即由判断依据(Ca)和熟悉程度(Cs)组成,Cr =(Ca + Cs)/2,Cr值越大,表明专家权威认可程度越高,Cr > 0.7为可接受程度[23]。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由变异系数(CV)和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s W)组成,一般情况下,CV值愈小,W值愈大,表明专家的意见愈趋向相同[24]

    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量表的意义、目的及保密原则等,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量表。首次测量间隔7 d后,选择仍在急救中心的与第一次量表调查者相同的急救医护人员再次进行量表调查,前后各收集30份完整问卷,计算重测信度。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进行描述;量表信度运用Cronbach’s α系数、折半信度、重测信度来评价;在第二轮专家咨询完成后采用专家法测量其内容效度:条目的内容效度(item content validity index,I-CVI)值为评分4或5分的专家人数除以总人数,量表内容效度指数(S-CVI)值为所有条目内容效度的均数。若S-CVI ≥ 0.80,I-CVI ≥ 0.78,表明量表内容效度较好[25]。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其结构效度。

    本研究发放量表252份,回收有效量表为25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252名急救医护人员中,男性71名(占28.2%),女性181名(占71.8%);18 ~ 34岁123名(占48.8%),35 ~ 44岁107(占42.5%),> 44岁22名(占8.7%);医生46名(占18.3%),护士206名(占81.7%);本职工龄1 ~ 5年52名(占20.6%),6 ~ 10年79名(占31.3%),10年以上121名(占48.0%);已婚210名(占83.3%),未婚42名(占16.7%);初级职称147名(占58.3%),中级87名(占34.5%),高级18名(占7.1%);大学本科以下73名(占30.0%),大学本科及以上179名(占71.0%)。

    有研究者提出在量表的接受性评价中,认为不清晰或不合适的人群要小于预实验样本的20%。本次预测试结果显示仅有6.6%的人认为量表的长度和内容不合适或者不清晰。表明原量表接受度较好。见表 2

    表  2  30名医护人员预测试时对EMSRS量表的接受性评价情况 [人数(占比/%)]
    评价项目 非常合适或非常清晰 合适或清晰 不合适或不清晰
    条目长度 5(16.7) 25(83.3) 0(0)
    量表长度 4(13.3) 25(83.3) 1(3.3)
    条目内容 10(33.3) 19(63.3) 1(3.3)
    量表内容 10(33.3) 20(66.7) 0(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本研究咨询12名专家,进行了两轮咨询,问卷回收率为100%(12/12)。第一轮提建议的专家比率为72.73%(8/11),第二轮提建议的比率为36.36%(4/11)。

    本研究第一轮专家权威系数值和第二轮专家权威系数值分别为0.84和0.85,说明具有较高的专家权威程度。

    两轮咨询中,第一轮CV值为0 ~ 43%,第二轮CV值为0 ~ 18.0%,CV值越来越小。在第二轮咨询中,每个条目的CV值均 < 0.25,说明专家意见较为一致;第一轮专家的Kendall’s W值为0.312,第二轮专家的Kendall’s W值为0.3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1),表明协调程度一致。

    依据252名研究对象得分取得各68名高低分组成员后,对其在每个条目上的得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31个条目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故均予以保留。见表 3

    表  3  量表的项目分析结果
    条目 高分组(n=68) 低分组(n=68) t P
    A1 4.49±0.64 3.97±0.73 4.38 <0.01
    A2 4.78±0.48 3.57±0.80 10.66 <0.01
    A3 4.50±0.61 4.13±0.73 3.18 <0.01
    A4 4.94±0.24 4.12±1.20 5.54 <0.01
    A5 5.00±0.00 4.21±0.97 6.75 <0.01
    A6 5.00±0.00 4.41±0.95 5.11 <0.01
    A7 4.99±0.12 3.90±0.90 9.88 <0.01
    A8 5.00±0.00 3.84±0.92 10.37 <0.01
    A9 4.99±0.12 3.66±1.07 10.10 <0.01
    A10 4.87±0.42 3.10±0.98 13.66 <0.01
    A11 4.99±0.12 3.10±1.10 14.09 <0.01
    A12 4.96±0.21 3.07±0.98 15.47 <0.01
    A13 4.96±0.12 3.34±1.00 13.46 <0.01
    A14 4.94±0.24 3.47±0.84 13.94 <0.01
    A15 4.82±0.38 3.35±0.71 15.07 <0.01
    A16 4.81±0.40 3.12±0.80 15.60 <0.01
    A17 5.00±0.00 3.82±0.79 12.27 <0.01
    A18 4.94±0.24 3.60±0.93 11.47 <0.01
    A19 5.00±0.00 3.75±0.98 10.49 <0.01
    A20 4.97±0.17 3.79±0.97 9.85 <0.01
    A21 4.97±0.17 3.68±0.97 11.39 <0.01
    A22 5.00±0.00 3.60±0.79 14.50 <0.01
    A23 4.99±0.12 3.74±0.99 10.37 <0.01
    A24 4.78±0.83 3.82±0.99 3.11 <0.01
    A25 4.96±0.21 3.51±0.87 13.26 <0.01
    A26 4.96±0.21 3.68±0.89 11.57 <0.01
    A27 4.76±0.55 3.37±1.04 9.83 <0.01
    A28 5.00±0.00 3.54±0.92 13.03 <0.01
    A29 2.93±1.46 2.47±0.99 2.14 <0.05
    A30 3.28±1.58 2.79±1.13 2.06 <0.05
    A31 2.35±1.66 1.79±0.94 2.41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根据第一轮专家咨询的建议,最终将条目4“我设法将受伤的人迅速送往医疗中心”修改为“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就近、就急、就能力送往医疗中心”、条目6“在任何情况下,我都会自愿去拯救生命”修改为“在环境安全的情况下,我会尽全力拯救伤员”。条目7“在离事故现场很近的情况下,我会立即通知部署单位”修改为“在事故现场,我们会立即通知调度中心统一安排”;将条目20(我以对上帝的信仰进入事件现场)和条目21(面对事故,我会祈祷)删除;条目27“我的同事们支持我”修改为“同事和家庭成员支持和理解我的工作”;添加条目25“与人发生矛盾时,我能尽快恢复平静并投入到工作中”和条目26“合理调度、有效的现场沟通及出诊经验会缓解出诊压力”。第二轮专家咨询对新增条目25做了文字性修改,将其调整为“我能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并尽快投入到工作中”。第一轮专家咨询重要性得分均数最低2.00分,最高为4.83分,变异系数最低为0.08,最高为0.43;第二轮专家咨询重要性得分均数最低为4.08分,最高为5.00分,变异系数最低0,最高0.18;第二轮每个条目的变异系数均 < 0.25,在标准范围内,说明专家意见较为一致。

    根据专家对各条目与研究主题的重要性评分,计算条目内容效度指数(I-CVI)。通过计算得出I-CVI值为0.833 ~ 1.000,其中条目6、8、9、10、11、17、31的I-CVI值为0.917,条目25、26、29为0.833,其余条目均为1。整个量表的S-CVI =(1 × 21 + 0.917 × 7 + 0.833 × 3)/31 = 0.965,表明修正后的量表内容效度较好。

    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量表的结构效度。Bartlett’s球形度检验χ2 = 8 337.028(P < 0.01),KMO值= 0.911 > 0.6,说明适合做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将特征根> 1的因子提取为公因子),结果显示:本研究共提取6个公因子,其特征值分别为10.571、4.113、2.763、2.654、2.025、1.345,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5.717%(见表 4),故均予以保留,且因子载荷均> 0.4,即公因子能解释40%以上的变异。碎石图也显示从第7个因子以后,坡度线甚为平坦,因而保留6个因子。对得到的6个公因子进行最大方差正交旋转,得到因子载荷矩阵。具体结果见表 5。根据条目内容,将6个因子进行命名:因子1为工作动机,因子2为工作积极性,因子3为压力的影响,因子4为自我管理,因子5为沟通挑战,因子6为社会支持。

    表  4  量表的各公因子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
    因子 特征值 方差贡献率/% 累计贡献率/%
    因子1 10.571 34.100 34.100
    因子2 4.113 13.269 47.370
    因子3 2.763 8.914 56.283
    因子4 2.654 8.562 64.845
    因子5 2.025 6.533 71.378
    因子6 1.345 4.338 75.717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图  1  碎石图
    表  5  量表各条目的因子载荷矩阵
    条目 因子1 因子2 因子3 因子4 因子5 因子6
    A17 0.828
    A22 0.816
    A26 0.816
    A18 0.815
    A14 0.770
    A16 0.770
    A21 0.765
    A23 0.755
    A15 0.752
    A19 0.747
    A25 0.745
    A20 0.731
    A27 0.720
    A28 0.704
    A10 0.607
    A24 0.528
    A4 0.943
    A6 0.933
    A8 0.862
    A9 0.742
    A2 0.723
    A29 0.962
    A30 0.959
    A31 0.908
    A11 0.781
    A12 0.777
    A13 0.701
    A5 0.830
    A7 0.711
    A3 0.774
    A1 0.679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6,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01 ~ 0.940。采用奇偶分半法计算量表的分半信度,结果显示:总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848,各维度的分半信度为0.750 ~ 0.904,说明量表内部一致性程度较高。总量表重测信度为0.872,各个维度重测信度为0.742 ~ 0.879,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时间稳定性。

    本次研究中,翻译后的原量表通过了预测试和项目分析,说明原量表设计较合理,各题目有较好的区分度。

    通过专家咨询,量表在汉化、修订过程中对不符合我国文化和表达习惯的条目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既实现了和原量表在概念、语义及内容上的对等性,又保证了量表与我国实际情况的适切性,专家委员会所有成员的权威系数均在0.7以上,量表的CVI结果良好,内容效度较高,说明中文版EMSRS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可以用于测量紧急医疗服务人员心理弹性的程度。

    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中文版EMSRS量表提取了6个因子,这些因子与原量表设定的6个维度大致相符,仅有原先量表的“保持冷静”替换为“工作积极性”,中文版EMSRS量表与原版量表在因子结构上存在差异,其原因可能是两者被调查的人群不同,以及样本基数有差异,并且中文版删除了原量表中的条目20和条目21,重新做了补充,这对因子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虽然中文版EMSRS量表的结构与原版略有差异,但本研究的因子分析显示其依旧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公因子累积贡献率在70%以上,并且每个条目在相应的公因子上,载荷值均在0.4以上,而且不存在双载荷现象。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和稳定性系数[26]是评价量表最常用的指标之一,量表的信度一般≥ 0.7为有好的信度[27],最后量表也通过了信度检验。以上结果表明该量表每个条目对急救人员心理测评的影响都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涉及的6个因子在一些文献中均有介绍和讨论。有文献[28-33]指出:员工正面的工作动机可以使他们执行任务的能力达到高水平;具有工作积极性的人员在工作环境中具有更积极的态度,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自我管理对提高个体在个人和组织层面管理自己的行为和执行任务的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压力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例如睡眠障碍、噩梦和失眠;沟通在医护人员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以获得精神和心理支持,改善身体、心理和行为的结果;社会支持可以增加自尊,减少孤立感,促进个人发展和自我反思。因此,急救医护人员不仅需要具备特定的临床和个人技能,而且还需要足够的动力、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的沟通和社会的支持来做好工作,避免在不可预测的危险紧急情况中导致错误增加和临床服务质量下降。从以上分析可知,本次量表设置的6个维度能够较合理地反映、精确地测评急救医护人员的心理弹性。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性质可能会使医护人员承受巨大的压力,导致工作倦怠和复原力下降。研究[34]指出长期的高压烦琐工作不仅会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出现身体的亚健康。根据现有文献的回顾,国内很少有用于调查急救人员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因此,EMSRS是第一个用于衡量急救医护人员的心理弹性的量表,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符合我国国情,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声明  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 图  1   碎石图

    表  1   初始修订、尚未汉化的EMSRS量表

    条目名称 条目名称
    维度1:工作动机    维度3:保持冷静
      1. 我提供急救医疗服务时没有动力(拟改为我提供急救医疗服务时有动力)   19. 在事故现场,我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持冷静
      2. 我对自己的职业认识不足(拟改为我对自己的职业有充分的了解)   20. 我以对上帝的信仰进入事故现场
      3. 我留在单位中是因为我别无选择(拟改为我留在单位中是因为我喜欢这份职业)   21. 面对事故,我会祈祷
      4. 我设法将受伤的人迅速送往医疗中心   22. 在到达现场之前,我将对事故现场进行心理准备
      5. 我一直在尽我最大努力抢救伤员   23. 在进入现场之前,我将评估现场的安全性
      6. 在任何情况下,我都会自愿去拯救生命 维度4:沟通挑战
      7. 在离事故现场很近的情况下,我会立即通知部署单位   24. 在事故现场,我能理解救助者及其同伴的行为
      8. 在紧急情况下,我会主动提供医疗救助   25. 在事故现场,我将与我的同事、消防人员和警察进行专业合作
      9. 救死扶伤是我的动力   26. 运送伤员时,我尽量控制紧张和慌乱的情绪
      10. 救助者的认可激励着我 维度5:社会支持
      11. 参与决策能激发我的动力   27. 我的同事们支持我
      12. 我能用幽默的方式解决问题   28. 我在解决因任务而引发的问题时,同事们能积极地给予我建议
      13. 我跟我的同事有共鸣 维度6:压力的影响
    维度2:自我管理   29. 因为任务,我会做噩梦
      14. 我相信我对事故现场的判断和决定   30. 我很难入睡
      15. 我能应付伤者接下来发生的状况   31. 我使用药物控制压力
      16. 我能控制现场的情况   
      17. 我可以妥善完成分配给我的任务   
      18. 工作的经验使我能够应对事故现场   
    下载: 导出CSV

    表  2   30名医护人员预测试时对EMSRS量表的接受性评价情况 [人数(占比/%)]

    评价项目 非常合适或非常清晰 合适或清晰 不合适或不清晰
    条目长度 5(16.7) 25(83.3) 0(0)
    量表长度 4(13.3) 25(83.3) 1(3.3)
    条目内容 10(33.3) 19(63.3) 1(3.3)
    量表内容 10(33.3) 20(66.7) 0(0)
    下载: 导出CSV

    表  3   量表的项目分析结果

    条目 高分组(n=68) 低分组(n=68) t P
    A1 4.49±0.64 3.97±0.73 4.38 <0.01
    A2 4.78±0.48 3.57±0.80 10.66 <0.01
    A3 4.50±0.61 4.13±0.73 3.18 <0.01
    A4 4.94±0.24 4.12±1.20 5.54 <0.01
    A5 5.00±0.00 4.21±0.97 6.75 <0.01
    A6 5.00±0.00 4.41±0.95 5.11 <0.01
    A7 4.99±0.12 3.90±0.90 9.88 <0.01
    A8 5.00±0.00 3.84±0.92 10.37 <0.01
    A9 4.99±0.12 3.66±1.07 10.10 <0.01
    A10 4.87±0.42 3.10±0.98 13.66 <0.01
    A11 4.99±0.12 3.10±1.10 14.09 <0.01
    A12 4.96±0.21 3.07±0.98 15.47 <0.01
    A13 4.96±0.12 3.34±1.00 13.46 <0.01
    A14 4.94±0.24 3.47±0.84 13.94 <0.01
    A15 4.82±0.38 3.35±0.71 15.07 <0.01
    A16 4.81±0.40 3.12±0.80 15.60 <0.01
    A17 5.00±0.00 3.82±0.79 12.27 <0.01
    A18 4.94±0.24 3.60±0.93 11.47 <0.01
    A19 5.00±0.00 3.75±0.98 10.49 <0.01
    A20 4.97±0.17 3.79±0.97 9.85 <0.01
    A21 4.97±0.17 3.68±0.97 11.39 <0.01
    A22 5.00±0.00 3.60±0.79 14.50 <0.01
    A23 4.99±0.12 3.74±0.99 10.37 <0.01
    A24 4.78±0.83 3.82±0.99 3.11 <0.01
    A25 4.96±0.21 3.51±0.87 13.26 <0.01
    A26 4.96±0.21 3.68±0.89 11.57 <0.01
    A27 4.76±0.55 3.37±1.04 9.83 <0.01
    A28 5.00±0.00 3.54±0.92 13.03 <0.01
    A29 2.93±1.46 2.47±0.99 2.14 <0.05
    A30 3.28±1.58 2.79±1.13 2.06 <0.05
    A31 2.35±1.66 1.79±0.94 2.41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4   量表的各公因子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

    因子 特征值 方差贡献率/% 累计贡献率/%
    因子1 10.571 34.100 34.100
    因子2 4.113 13.269 47.370
    因子3 2.763 8.914 56.283
    因子4 2.654 8.562 64.845
    因子5 2.025 6.533 71.378
    因子6 1.345 4.338 75.717
    下载: 导出CSV

    表  5   量表各条目的因子载荷矩阵

    条目 因子1 因子2 因子3 因子4 因子5 因子6
    A17 0.828
    A22 0.816
    A26 0.816
    A18 0.815
    A14 0.770
    A16 0.770
    A21 0.765
    A23 0.755
    A15 0.752
    A19 0.747
    A25 0.745
    A20 0.731
    A27 0.720
    A28 0.704
    A10 0.607
    A24 0.528
    A4 0.943
    A6 0.933
    A8 0.862
    A9 0.742
    A2 0.723
    A29 0.962
    A30 0.959
    A31 0.908
    A11 0.781
    A12 0.777
    A13 0.701
    A5 0.830
    A7 0.711
    A3 0.774
    A1 0.679
    下载: 导出CSV
  • [1] 王冬叶, 张万里, 项少梅, 等. 温州市社区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调查分析[J]. 护理学杂志, 2016, 31(4): 82-8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6.04.082
    [2] 袁颖, 耿力. 院前急救调度员培训现状及启示[J]. 护理学杂志, 2017, 32(10): 96-9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7.10.096
    [3]

    SHAKESPEARE-FINCH J, DALEY E. Workplace belongingness, distress, and resilience in emergency service workers[J]. Psychol Trauma, 2017, 9(1): 32-35. doi: 10.1037/tra0000108

    [4] 于肖楠, 张建新. 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3(5): 658-66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LXD200505015.htm
    [5]

    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The Road to Resilience: what is resilience?[EB/OL]. (2011-10-18)[2020-08-26]. http://www.apa.org/helpcenter/roadresilience.aspx.2011.

    [6]

    MCDONALD G, JACKSON D, VICKERS M H, et al. Surviving workplace adversity: a qualitative study of nurses and midwives and their strategies to increase personal resilience[J]. J Nurs Manag, 2016, 24(1): 123-131. doi: 10.1111/jonm.12293

    [7]

    MOTIE M R, KALANI M R, SAMADI A, et al. Prevalence of job stressors in male pre-hospital emergency technicians[J]. J Fundam Ment Health, 2010, 12(45): 420-429. http://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15445233_Prevalence_of_job_stressors_in_male_pre-hospital_emergency_technicians/download

    [8] 郭金玉, 李峥. 量表引进的过程及评价标准[J]. 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3): 283-285.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12.03.039
    [9] 李小妹, 刘彦君. 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11): 645-649. doi: 10.3321/j.issn:0254-1769.2000.11.001
    [10]

    DOLAN 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rnout and job satisfaction in nurses[J]. J Adv Nurs, 1987, 12(1): 3-12. doi: 10.1111/j.1365-2648.1987.tb01297.x

    [11]

    GRAY-TOFT P, ANDERSON J G. Stress among hospital nursing staff: its causes and effects[J]. Soc Sci Med A, 1981, 15(5): 639-647.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0271712381900870

    [12]

    WHEELER H, RIDING R. Occupational stress in general nurses and midwives[J]. Br J Nurs, 1994, 3(10): 527-534. doi: 10.12968/bjon.1994.3.10.527

    [13] 庞晓华, 张丽芳. 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在煤矿工人中应用的信效度分析[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9, 28(7): 655-659. doi: 10.3760/cma.j.issn.1674-6554.2019.07.016
    [14]

    YU X N, ZHANG J X. Factor analysis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Connor-Davi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 with Chinese people[J]. SBP J, 2007, 35(1): 19-30.

    [15]

    EBADI A, FROUTAN R, MALEKZADEH J. The design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resilience scale (EMSRS)[J]. Int Emerg Nurs, 2019, 42: 12-18. doi: 10.1016/j.ienj.2018.09.002

    [16]

    GUILLEMIN F, BOMBARDIER C, BEATON 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of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measures: literature review and proposed guidelines[J]. J Clin Epidemiol, 1993, 46(12): 1417-1432. doi: 10.1016/0895-4356(93)90142-N

    [17]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 Translation guidelines for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for nursing practice(ICNP)[M]. Geneva: Lmprimerie Fornara, 2008: 16.

    [18]

    PHILLIPS L R, LUNA DE HERNANDEZ I, TORRES DE ARDON E. Strategies for achieving cultural equivalence[J]. Res Nurs Health, 1994, 17(2): 149-154. doi: 10.1002/nur.4770170210

    [19]

    TOPF M. Three estimates of interrater reliability for nominal data[J]. Nurs Res, 1986, 35(4): 253-255. doi: 10.1097/00006199-198607000-00020

    [20] 段雪, 张静萍. ICU护士对常用监护仪报警应答疲劳知信行问卷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J]. 护理研究, 2019, 33(7): 1125-112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XHZ201907009.htm
    [21]

    HASSON F, KEENEY S, MCKENNA H. Research guidelines for the Delphi survey technique[J]. J Adv Nurs, 2000, 32(4): 1008-1015. http://europepmc.org/abstract/MED/11095242

    [22] 阚庭. 医护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培训项目的开发与评价[D]. 上海: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8.
    [23] 良平, 关雪. 护理科研设计与统计分析[M]. 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13: 142-145.
    [24]

    HABIBIPOUR B, VANAKI Z, HADJIZADEH E. The effect of implementing "Goal Setting Theory" by nurse managers on staff nurses' job motivation[J]. Iran J Nurs, 2009, 22(57): 67-76. http://www.sid.ir/en/viewpaper.asp?id=162531&varstr=1;habibipour%20b.%20,%20vanaki%20z.%20,%20hajizadeh%20ebrahim;iran%20journal%20of%20nursing%20(ijn);may%202009;22;57;67;76

    [25] 史静琤, 莫显昆, 孙振球. 量表编制中内容效度指数的应用[J]. 中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2, 37(2): 152-155. doi: 10.3969/j.issn.1672-7347.2012.02.007
    [26]

    LARIJANI T T, YEKTA Z P, KAZEMNEJAD A, et al. Outcomes of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its relation with nurses job motivation[J]. Hayat, 2007, 12(4): 39-45. http://www.oalib.com/paper/2213710

    [27]

    SOBHANI Z, AHADI H, KHOSRAVI S, et al. Psychometric indices of post bariatric surgery self-management behaviors questionnaire[J]. Arak Med Univ J, 2017, 20(1): 84-95.

    [28]

    DOSS S, DEPASCAL P, HADLEY K. Patient-nurse partnerships[J]. Nephrol Nurs J, 2011, 38(2): 115-124.

    [29]

    CASTELEIN S, BRUGGEMAN R, VAN BUSSCHBACH J T,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peer support groups in psychos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cta Psychiatr Scand, 2008, 118(1): 64-72. doi: 10.1111/j.1600-0447.2008.01216.x

    [30]

    NIR M S, EBADI A, KHOSHKNAB M F, TAVALLAIE A, et al. Consequences of living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 qualitative study[J]. J Qual Res Health Sci, 2012, 1(2): 92-101. http://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34833697_Consequences_of_living_with_Post_traumatic_Stress_DisorderA_Qualitative_Study

    [31] 孙振球, 徐勇勇. 医学统计学[M]. 4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32] 郑日昌, 孙大强. 心理测量与测验[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125-148.
    [33] 靳荣秀, 田俊, 何鹏飞, 等. 中文版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信效度检验[J]. 护理学杂志, 2017, 32(8): 22-2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7.08.022
    [34] 沈秋苹, 王娟, 张彩迪. 医护人员工作压力, 心理弹性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 26(11): 1706-171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KXL201811028.htm
  • 期刊类型引用(1)

    1. 林晴瑜,陈佳佳. 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信效度分析.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14): 114-11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图(1)  /  表(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00
  • HTML全文浏览量:  87
  • PDF下载量:  33
  • 被引次数: 2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9-16
  • 刊出日期:  2021-04-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