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创刊 双月刊

德阳市社区居民急救知识水平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林志, 刘小琴, 江畅, 王佳, 罗琳, 张诗豪

林志, 刘小琴, 江畅, 王佳, 罗琳, 张诗豪. 德阳市社区居民急救知识水平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1, 39(5): 500-503, 528.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1.05.004
引用本文: 林志, 刘小琴, 江畅, 王佳, 罗琳, 张诗豪. 德阳市社区居民急救知识水平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1, 39(5): 500-503, 528.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1.05.004

德阳市社区居民急救知识水平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四川青年志愿服务研究课题 TSW201901005

四川省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研究中心科研项目 SWFZ19-Q-1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林志(1994-), 男, 大学本科, 护师

  • 中图分类号: R459.7

Investigation on first-aid knowledge condi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community residents in Deyang City

  • 摘要:
      目的  调查德阳市社区居民急救知识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培训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抽取德阳市823名社区居民,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院前急救知识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811份。社区居民的急救知识得分为(9.75 ±2.83)分。社区居民急救知识5个维度的回答正确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急救电话维度正确率为98.8%,意外伤害急救维度正确率为62.8%,气道异物急救维度正确率为47.1%,创伤急救维度正确率为20.3%,心搏骤停急救维度正确率为11.6%。15个条目中急救电话正确率最高为98.8%,心肺复苏术正确率最低为27.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学生、医务人员、警务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和参加过急救培训是德阳市社区居民急救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调整后模型R2=0.481,F=142.176,P < 0.01),以上人群急救知识得分都相对较高。
      结论  社区居民的急救知识掌握情况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政府与有关机构应探索并建立社区居民急救培训模式,加大对现场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扩大培训覆盖面,根据不同职业和学历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提升公众急救知识水平,建立居民自救互救体系。
    + English
  • 近年来各种意外事故发生率不断攀升,各类意外伤害及突发疾病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据统计,全球每年因各类意外伤害及突发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550万,致残人数高达4 500万[1]。我国《2016—2020年“十三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发挥医院对周边环境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非医务人员现场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建立“公众自救互救”体系[2]。随着公众急救观念不断更新,救助者从医护人员扩展到受过急救培训的公众。作为现场“第一目击者”的普通公众,急救知识水平直接影响现场救助的有效性[3]。因此,为了调查德阳市社区居民急救知识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于2020年5月4日—5月24日对德阳市城区的部分社区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为急救知识的培训部署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依据。

    采用抽签法从德阳市城区6个街道中抽取12个社区,每个街道包括1 ~ 3个社区,再从每个社区抽取1个小区,采用等距抽样法按门牌号随机抽取1位居民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1)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2)神志清楚,自愿参加本研究;(3)社区居住时间≥ 0.5年。排除标准:(1)因身体状况无法配合完成问卷;(2)具有认知能力障碍、精神或智力障碍者;(3)其他原因不能完成本次调查者。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23份,回收有效问卷811份,有效回收率98.54%。

    在文献回顾与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对象、方法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所在社区与小区、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中是否有心脑血管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是否参加过急救培训共7个条目。

    采用胡苏珍[4]编制的《院前急救知识问卷》,包括急救电话(知晓急救电话)、心搏骤停急救(意识判断、心跳判定、呼吸判断、胸外按压部位、心肺复苏深度和频率)、创伤急救(异物刺入体内急救、脚扭伤处理、四肢止血方法、骨折搬运方法)、意外伤害急救(触电紧急做法、火灾逃生方法、烫伤自救、煤气中毒处理)、气道异物急救(气道梗阻急救)共5个维度,共包含15道单项选择题,每个题目回答正确记为1分,错误记为0分。分值越高,表明院前急救知识正确率越高。该问卷设计严谨合理,内容效度为0.852,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754,重测信度为0.907。

    问卷调查员为通过美国心脏协会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认证的10名急诊科医护人员,均接受课题主持人的统一培训,保证调查方法和答疑的一致性。本次调查获得了各社区负责人的许可和支持,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进行上门调查,采用匿名形式进行填写,问卷当场发放和收回,并当场核对有无缺项、漏项,确保问卷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所得调查资料采用双人核对录入电脑,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x ± s)、频数、率等进行描述性统计,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3组及以上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社区居民急救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将社区居民急救知识各维度的回答正确率由高到低排列,结果依次为:急救电话维度正确率为98.8%(801/811),意外伤害急救维度正确率为62.8%(509/811),气道异物急救维度正确率为47.1%(382/811),创伤急救维度正确率为20.3%(165/811),心搏骤停急救维度正确率为11.6%(94/811)。具体条目按照完全回答正确的人数和所占比例由高到低排列,其中知晓急救电话正确率最高,为98.8%;心肺复苏深度和频率正确率最低,为27.9%。见表 1

    表  1  急救知识具体条目得分情况(n = 811)
    条目 正确答案 回答正确人数 正确率/%
    1.知晓急救电话 “120” 801 98.8
    2.触电紧急做法 切断电源 774 95.4
    3.火灾逃生方法 披上浸湿的外套弯腰冲下楼梯 725 89.4
    4.煤气中毒处理 转移病人到空气流通处 711 87.7
    5.心跳判定 检查颈动脉搏动 685 84.5
    6.烫伤自救 用流动的冷水冲洗 637 78.5
    7.脚扭伤处理 马上冷敷 631 77.8
    8.胸外按压部位 胸骨中下段 457 56.4
    9.异物刺入体内急救 不拔出,包扎固定匕首 451 55.6
    10.四肢止血方法 手指根部两侧 411 50.7
    11.骨折搬运方法 3 ~ 4个人平抬 391 48.2
    12.气道梗阻急救 双手冲击腹部 382 47.1
    13.意识判断 拍打肩部,并大声呼唤 363 44.8
    14.呼吸判断 看胸部有无起伏 266 32.8
    15.心肺复苏深度和频率 胸外按压的深度为5 ~ 6 cm 226 27.9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811名社区居民的急救知识得分最低分3分,最高分15分,平均得分(9.75 ± 2.83)分。有6.3%(5名)的居民获得满分,51.4%(417名)的居民急救知识得分为9分及以下(正确率≤ 60%)。对社区居民急救知识得分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成员心血管、呼吸系统患病情况、是否参加急救培训情况的居民急救知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2

    表  2  社区居民一般资料及急救知识得分情况(n = 811)
      条目 人数 知识得分/分 Ft P
    性别 1.657 0.098
      男 314 9.55 ± 2.70
      女 497 9.89 ± 2.90
    年龄/岁 10.290 < 0.001
       < 18 15 8.93 ± 2.94
      18 ~ 30 313 10.47 ± 2.88
      31 ~ 40 189 9.85 ± 2.57
      41 ~ 50 113 9.55 ± 2.96
      51 ~ 60 103 9.01 ± 2.55
      61 ~ 70 58 7.97 ± 2.32
      > 70 20 8.18 ± 2.40
    职业 20.068 < 0.001
      农民 39 8.00 ± 3.00
      企业员工 151 9.58 ± 2.77
      教师 46 10.13 ± 2.23
      退休人员 103 8.66 ± 2.55
      学生 80 9.66 ± 2.77
      医务工作者 107 12.77 ± 1.68
      个体从业人员 53 9.21 ± 2.61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82 9.46 ± 2.40
      服务行业人员 60 8.90 ± 2.67
      警务人员 61 9.64 ± 2.66
      其他 29 9.31 ± 2.90
    文化程度 29.16 < 0.001
      小学及以下 20 7.85 ± 2.35
      初中 89 8.45 ± 2.40
      高中(含职高、中专) 125 9.07 ± 3.02
      大专 201 9.79 ± 2.96
      本科 327 11.37 ± 2.66
      研究生及以上 49 11.39 ± 2.29
    家族心血管、呼吸系病史 2.287 0.022
      有 182 10.18 ± 3.12
      无 629 9.63 ± 2.73
    参加急救培训情况 10.152 < 0.001
      有 247 11.19 ± 2.80
      无 564 9.13 ± 2.61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以居民急救知识得分作为响应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族心脑血管、呼吸系病史,有无参加过急救培训作为预测变量,按照α = 0.05,α = 0.10,引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调整后模型R2 = 0.481,F = 142.176(P < 0.01);教师、学生、医务人员、警务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和参加过急救培训是德阳市社区居民急救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P < 0.05),以上人群急救知识得分都相对较高。见表 3

    表  3  影响居民院前急救知识得分的多因素分析
    自变量 偏回归系数 标准误 标准回归系数 t P
    年龄/岁
      18 ~ 30 0.809 0.735 0.139 1.100 0.272
      31 ~ 40 0.468 0.779 0.070 0.601 0.548
      41 ~ 50 0.404 0.787 0.049 0.513 0.608
      51 ~ 60 0.242 0.815 0.028 0.297 0.767
      61 ~ 70 - 0.902 0.892 - 0.082 - 1.011 0.312
      > 70 - 0.701 1.016 - 0.036 - 0.690 0.491
    职业
      企业员工 1.005 0.536 0.138 1.877 0.061
      教师 1.554 0.618 0.127 2.513 0.012
      退休人员 1.119 0.622 0.118 1.797 0.073
      学生 1.284 0.557 0.151 2.306 0.021
      医务人员 3.442 0.585 0.412 5.882 0.000
      个体从业人员 1.057 0.582 0.092 1.815 0.070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1.005 0.576 0.107 1.745 0.081
      服务行业人员 0.404 0.574 0.037 0.704 0.482
      警务人员 1.264 0.599 0.118 2.110 0.035
      其他 0.855 0.672 0.056 1.272 0.204
    文化程度
      初中 0.119 0.692 0.013 0.172 0.864
      高中(含职高、中专) 0.442 0.702 0.056 0.630 0.529
      大专 1.196 0.715 0.130 2.275 0.037
      本科 2.406 0.714 0.320 3.569 0.004
    研究生及以上 2.633 0.796 0.353 3.795 0.003
    有家族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病史 0.312 0.221 0.046 1.410 0.159
    参加过急救培训 0.826 0.248 0.135 3.336 0.001
    注: 年龄: 设置哑变量,< 18岁= 1(对照组)、18 ~ 30岁= 2、31 ~ 40岁= 3、41 ~ 50岁= 4、51 ~ 60岁= 5、61 ~ 70岁= 6、> 70岁= 7;职业:设置哑变量,农民 = 1(对照组)、企业员工 = 2、教师 = 3、退休人员 = 4、学生 = 5、医务人员 = 6、个体从业人员 = 7、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 8、服务行业人员 = 9、警务人员 = 10、其他 = 11;文化程度:设置哑变量,小学及以下 = 1(对照组)、初中 = 2、高中 = 3、大专 = 4、本科 = 5、研究生及以上 = 6;家族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病史:无 = 1(对照组)、有 = 2;有无参加过急救培训:无 = 1(对照组)、有 = 2。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发达国家对居民的急救知识普及和培训格外重视,美国已在全国45个州340个社区实施了“社区应急反应小组”(community emergency response team,CERT)项目,培养了约7 000万的“第一目击者”,平均每4人中就有1人具备急救知识和技能[5]。美国通过立法倡导公众普及急救知识技能,对参与施救人员提供法律保障,将急救知识纳入中小学教育。我国对公众急救普及的研究起步较晚,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率较低,李学惠等[6]调查报道,社区人群遇到有人发生呼吸心搏骤停仅15.0%选择现场急救。有居民认为救护伤员是医护人员的职责,与自身无关;部分居民认为一些急救技术难度大,即使掌握了也不能保证救活患者,而且还有可能要承担实施急救的法律后果,因而认为没必要学习急救知识与技能[7]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仅有6.3%的居民急救知识获得满分,51.4%的居民急救知识得分为9分以下,略高于杨嘉昕等[8]的研究结果。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近年来公共卫生灾害频发,社会大众对于意外伤害的发生更加关注,相关机构和组织会在特殊时间点进行急救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有关[9]。从各维度的正确率来看,本次研究中社区居民在气道异物急救、创伤急救和心搏骤停急救知识方面正确率较低,这与付忻等[10]的研究中我国公众现场急救知识水平低,创伤及猝死成为群众伤亡的主要原因这一结果基本保持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这3项急救知识在平时生活中接触较少,而且需要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培训才能掌握。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职业是教师、学生、医务人员、警务人员,学历在大专及以上,参加过急救培训是社区居民急救知识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其原因:(1)医务人员在急救知识方面受过专业学习和培训,并且在工作中常有接触及实施,因此在急救知识方面显著高于其他职业。(2)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和学生家长愈加关注学生安全,重视学校的安全教育[11],学校已将少量急救知识纳入学生安全教育中,并且超过98%的学生愿意参加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12],也让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的急救知识。(3)警务人员和教师因为职业需求,如为了提高出警救援的效率和质量,警务人员是我国院前急救的重点培训对象[13];由于校园各类突发性事件和意外伤害事故频发,故校园教职工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率更高[14],这两类职业人群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会较好。(4)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的人群愿意主动寻求和获取相关的急救知识,具备较强的理解与接受能力,对急救知识的信息筛选、分析与掌握程度也较好[15]。(5)参加急救培训能够掌握更加系统、全面、准确的急救知识,提升整体的急救知识水平[16],且开展急救知识培训在国际上已被确认为是保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基本形式,众多研究[17-19]表明,急救知识培训可以提高居民的急救质量。

    本次研究中社区居民对现场急救知识的掌握水平不容乐观,根据以上调查情况,对今后的急救培训提出以下建议:(1)社区服务中心、基层医院和各层级红十字单位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急救知识宣教,采取不同形式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来提升社区居民的急救素养。(2)急救培训应从学校教育开始。前期研究结果[20]显示,12岁以上即可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能做到有效掌握,因此应在中学阶段,通过必修或选修的课程形式,开始增加对学生急救知识的普及,做到急救教育的有效性。(3)开展急救知识培训时还应关注不同文化程度居民的知识差异,分层次宣教,加强对高中以下学历人群的普及,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或者情景模拟的形式,更能提升培训效果[21]。(4)国家应建立健全社区居民急救培训体系,联合各层级医院急诊科,将急救知识培训下沉,并且普及“好人法”,宣传和健全公众进行院前急救的法律法规,让更多居民更乐意参加急救知识的培训,实现“健康中国”的伟大愿景。

  • 表  1   急救知识具体条目得分情况(n = 811)

    条目 正确答案 回答正确人数 正确率/%
    1.知晓急救电话 “120” 801 98.8
    2.触电紧急做法 切断电源 774 95.4
    3.火灾逃生方法 披上浸湿的外套弯腰冲下楼梯 725 89.4
    4.煤气中毒处理 转移病人到空气流通处 711 87.7
    5.心跳判定 检查颈动脉搏动 685 84.5
    6.烫伤自救 用流动的冷水冲洗 637 78.5
    7.脚扭伤处理 马上冷敷 631 77.8
    8.胸外按压部位 胸骨中下段 457 56.4
    9.异物刺入体内急救 不拔出,包扎固定匕首 451 55.6
    10.四肢止血方法 手指根部两侧 411 50.7
    11.骨折搬运方法 3 ~ 4个人平抬 391 48.2
    12.气道梗阻急救 双手冲击腹部 382 47.1
    13.意识判断 拍打肩部,并大声呼唤 363 44.8
    14.呼吸判断 看胸部有无起伏 266 32.8
    15.心肺复苏深度和频率 胸外按压的深度为5 ~ 6 cm 226 27.9
    下载: 导出CSV

    表  2   社区居民一般资料及急救知识得分情况(n = 811)

      条目 人数 知识得分/分 Ft P
    性别 1.657 0.098
      男 314 9.55 ± 2.70
      女 497 9.89 ± 2.90
    年龄/岁 10.290 < 0.001
       < 18 15 8.93 ± 2.94
      18 ~ 30 313 10.47 ± 2.88
      31 ~ 40 189 9.85 ± 2.57
      41 ~ 50 113 9.55 ± 2.96
      51 ~ 60 103 9.01 ± 2.55
      61 ~ 70 58 7.97 ± 2.32
      > 70 20 8.18 ± 2.40
    职业 20.068 < 0.001
      农民 39 8.00 ± 3.00
      企业员工 151 9.58 ± 2.77
      教师 46 10.13 ± 2.23
      退休人员 103 8.66 ± 2.55
      学生 80 9.66 ± 2.77
      医务工作者 107 12.77 ± 1.68
      个体从业人员 53 9.21 ± 2.61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82 9.46 ± 2.40
      服务行业人员 60 8.90 ± 2.67
      警务人员 61 9.64 ± 2.66
      其他 29 9.31 ± 2.90
    文化程度 29.16 < 0.001
      小学及以下 20 7.85 ± 2.35
      初中 89 8.45 ± 2.40
      高中(含职高、中专) 125 9.07 ± 3.02
      大专 201 9.79 ± 2.96
      本科 327 11.37 ± 2.66
      研究生及以上 49 11.39 ± 2.29
    家族心血管、呼吸系病史 2.287 0.022
      有 182 10.18 ± 3.12
      无 629 9.63 ± 2.73
    参加急救培训情况 10.152 < 0.001
      有 247 11.19 ± 2.80
      无 564 9.13 ± 2.61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影响居民院前急救知识得分的多因素分析

    自变量 偏回归系数 标准误 标准回归系数 t P
    年龄/岁
      18 ~ 30 0.809 0.735 0.139 1.100 0.272
      31 ~ 40 0.468 0.779 0.070 0.601 0.548
      41 ~ 50 0.404 0.787 0.049 0.513 0.608
      51 ~ 60 0.242 0.815 0.028 0.297 0.767
      61 ~ 70 - 0.902 0.892 - 0.082 - 1.011 0.312
      > 70 - 0.701 1.016 - 0.036 - 0.690 0.491
    职业
      企业员工 1.005 0.536 0.138 1.877 0.061
      教师 1.554 0.618 0.127 2.513 0.012
      退休人员 1.119 0.622 0.118 1.797 0.073
      学生 1.284 0.557 0.151 2.306 0.021
      医务人员 3.442 0.585 0.412 5.882 0.000
      个体从业人员 1.057 0.582 0.092 1.815 0.070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1.005 0.576 0.107 1.745 0.081
      服务行业人员 0.404 0.574 0.037 0.704 0.482
      警务人员 1.264 0.599 0.118 2.110 0.035
      其他 0.855 0.672 0.056 1.272 0.204
    文化程度
      初中 0.119 0.692 0.013 0.172 0.864
      高中(含职高、中专) 0.442 0.702 0.056 0.630 0.529
      大专 1.196 0.715 0.130 2.275 0.037
      本科 2.406 0.714 0.320 3.569 0.004
    研究生及以上 2.633 0.796 0.353 3.795 0.003
    有家族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病史 0.312 0.221 0.046 1.410 0.159
    参加过急救培训 0.826 0.248 0.135 3.336 0.001
    注: 年龄: 设置哑变量,< 18岁= 1(对照组)、18 ~ 30岁= 2、31 ~ 40岁= 3、41 ~ 50岁= 4、51 ~ 60岁= 5、61 ~ 70岁= 6、> 70岁= 7;职业:设置哑变量,农民 = 1(对照组)、企业员工 = 2、教师 = 3、退休人员 = 4、学生 = 5、医务人员 = 6、个体从业人员 = 7、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 8、服务行业人员 = 9、警务人员 = 10、其他 = 11;文化程度:设置哑变量,小学及以下 = 1(对照组)、初中 = 2、高中 = 3、大专 = 4、本科 = 5、研究生及以上 = 6;家族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病史:无 = 1(对照组)、有 = 2;有无参加过急救培训:无 = 1(对照组)、有 = 2。
    下载: 导出CSV
  • [1]

    ANDERSON P D, SUTER R E, MULLIGAN T, et al. World Health Assembly Resolution 60.22 and its importance as a health care policy tool for improving emergency care access and availability globally[J]. Ann Emerg Med, 2012, 60(1): 35-44. doi: 10.1016/j.annemergmed.2011.10.018

    [2] 黎丽. 长春市社区非医务人员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调查研究[D]. 长春: 吉林大学, 2018.
    [3] 向英, 陆洲, 鲍向红, 等. 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现况调查[J]. 医学与社会, 2014, 27(6): 94-9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XSH201406030.htm
    [4] 胡苏珍. 社区居民自救互救体系的建立与实施[D]. 上海: 复旦大学, 2012.
    [5] 王声湧, 董晓梅. 中国紧急医学救援的进展[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1, 45(9): 842-844. doi: 10.3760/cma.j.issn.0253-9624.2011.09.018
    [6] 李学惠, 魏捷, 何小俊, 等. 社区人群心肺复苏认知情况调查[J]. 护理研究, 2011, 25(2): 303-30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XHZ201104013.htm
    [7] 杨应成, 谭晓东, 张顺泉, 等. 湖北地区不同人群急救知识现状调查[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9, 26(6): 420-421. doi: 10.3969/j.issn.1004-4663.2009.06.025
    [8] 杨嘉昕, 李梦洁, 周凤, 等. 十堰市某街道社区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掌握状况调查[J]. 医学与社会, 2018, 31(7): 68-7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XSH201807023.htm
    [9] 郭娟娟, 邓秋迎, 丁邦晗, 等. "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居民院前急救培训现状调查[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6, 21(4): 315-317. doi: 10.3969/j.issn.1671-301X.2016.04.001
    [10] 付忻, 冯铁男, 王朝昕, 等. 国内外公众现场急救知识普及和培训现状[J].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5, 1(3): 231-23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JWS201503018.htm
    [11] 楼婷, 柏晓玲, 江智霞, 等. 我国中、小学生救护知识普及与培训现状的文献分析及对策研究[J]. 重庆医学, 2013, 42(6): 671-673.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13.06.026
    [12] 房磊鑫, 陈晓楠, 尹双, 等. 我国部分省市中小学生急救知识与需求现状调查[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18): 2131-2133. doi: 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3.18.006
    [13] 肖刚, 王育寰, 王艳荣. 银川市警务人员急救知识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18, 16(7): 1197-120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YQY201807045.htm
    [14] 李艳红, 张振香, 杨亚平, 等. 高校教职工急救知识与急救经历相关性分析[J]. 护理研究: 中旬版, 2014(35): 4381-438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XHZ201435013.htm
    [15] 李丽廉, 黄慧萍, 王雪梅, 等. 深圳市社区居民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5, 32(3): 216-218. doi: 10.3969/j.issn.1673-5625.2015.03.018
    [16] 吴芳芳, 刘巧, 许铭雅, 等. 居民急救知识普及程度及培训需求的调查报告[J]. 中国卫生产业, 2017, 14(29): 165-16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SCY201729076.htm
    [17] 程瑞年, 杜海松, 陈建华, 等. 小城市公众急救培训[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5, 14(7): 552-554. doi: 10.3760/j.issn:1671-0282.2005.07.007
    [18] 蒲晓煜, 席淑华. 不同院前急救培训方案对社区服务人员的培训效果[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 28(15): 5-8. doi: 10.3969/j.issn.1008-9993.2011.15.002
    [19] 王声湧, 田军章, 董晓梅, 等. 紧急医学救援理论与紧急医学救援体系[J].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2, 1(4): 1-7. doi: 10.3868/j.issn.2095-1566.2012.04.001
    [20]

    HE D X, HUANG K S, YANG Y, et al. What is the Optimal age for students to receive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raining?[J]. Prehosp Disaster Med, 2018, 33(4): 394-398. doi: 10.1017/S1049023X1800047X

    [21] 裴瑛. 情景模拟急救培训模式的应用研究[D]. 太原: 山西医科大学, 2014.
  • 期刊类型引用(6)

    1. 庄镇鸿,蒋晓红,童英,陈婷. 社区居民灾难知识及培训模式的现状.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3(03): 265-267 . 百度学术
    2. 林彩霞,鲁玲玲,唐宇达. 多元化教学在社区居民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中应用效果的探讨.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3(04): 368-369 . 百度学术
    3. 罗雪,袁莉萍,张陆雨,金玲丽,张雅倩. 芜湖市某游乐场323名员工传染病及急救知识影响因素分析. 职业与健康. 2023(19): 2653-2656 . 百度学术
    4. 冯小玲,黄惠桥,黄冬妹,彭捷,曹晓莹,赖丽冲. 广西居民急救知识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3(06): 571-574 . 百度学术
    5. 卿婷玉,周波. 公众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普及现状及对策建议. 科技视界. 2022(07): 107-111 . 百度学术
    6. 马少寅,吴冬梅,李少骏,杨金震,姜一帆. 社区居民应急救护知识知晓情况及学习意愿调查研究.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2(04): 92-95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2)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66
  • HTML全文浏览量:  102
  • PDF下载量:  27
  • 被引次数: 8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02-08
  • 刊出日期:  2021-10-2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