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ects of occupational stress on sleep quality and glucocorticoid concentration of petroleum workers in Xinjiang
-
摘要:目的 调查新疆某地石油工人职业紧张、睡眠质量现状,检测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浓度,初步探讨职业紧张对睡眠质量、GC浓度的影响。方法 使用付出-回报失衡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新疆某地1 620名石油工人进行问卷调查,随机选取172人进行GC浓度测定,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石油工人工作环境中存在较多的噪声、粉尘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男性、井下作业、吸烟、饮酒的石油工人职业紧张发生率较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工种、倒班作业、职业紧张、饮酒是睡眠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其中工种为井下作业、输油、采油发生睡眠障碍的风险分别是钻井的1.73、2.49、2.41倍,倒班工人睡眠障碍发生率是不倒班的1.80倍,职业紧张程度高的工人睡眠障碍发生率是职业紧张程度低的工人的1.92倍,饮酒者发生睡眠障碍是不饮酒者的1.29倍。睡眠障碍情况不同人员的G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紧张程度越高,GC浓度也越高(P<0.05)。结论 石油工人职业紧张程度较高,睡眠质量不佳,和其工作性质密切相关,需要制定有效措施改善上述问题。
-
石油工人具有体力劳动强度大、工作任务重、倒班作业等职业特征。地处新疆的石油工人在工作中存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干燥、远离城区等不良环境影响因素,在职业特征、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若存在长期职业能力和需求不匹配的情况,容易引起职业紧张等身心健康问题[1]。研究表明,职业紧张会引起抑郁、高血压等心理、生理疾病,且长期职业紧张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活动过度,导致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浓度上升,GC调控大量生理活动,进而对机体造成影响[2-7]。睡眠是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睡眠质量差是引起疾病产生的危险因素[8],而职业紧张是引起睡眠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9]。目前国内外关于石油工人职业紧张的研究较多使用职业紧张量表,较少使用付出-回报失衡量表,且将付出-回报失衡模式下的职业紧张以及睡眠、GC浓度相结合的研究较少。本次研究通过了解石油工人职业紧张、睡眠质量现况,检测GC浓度,初步探讨职业紧张对睡眠质量、GC浓度的影响,为制定石油工人职业健康保护措施,改善睡眠质量和身心健康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将每年定期于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开展职业健康体检的在岗石油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在经过培训的课题组成员现场指导下进行问卷调查,于2017年11月—2018年7月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1 620份。对有效问卷所对应的样本随机抽取172份进行GC浓度测定。纳入标准:年龄18 ~ 60岁,工龄≥ 1年,在岗且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病史者;有认知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1.2.1 一般情况调查
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包含性别、年龄、工龄、职称、工种、婚姻、吸烟、饮酒情况等基本资料。
1.2.2 职业紧张调查
使用付出-回报失衡量表(effort-reward imbalance,ERI),ERI共23个条目,分为3个部分,即:(1)外在付出(E)测量在工作中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得分越高说明工作付出越多(条目1 ~ 6);(2)工作回报(R)表示工作中得到的尊重、公平以及前景,得分越高表示工作回报越多(条目7 ~ 17);(3)内在投入主要测量内部情感投入,得分越高表示内在投入越多(条目18 ~ 23)。所有条目采用Likert 5级赋分法(1 ~ 5分),ERI = E/(R × C),C为调整系数(6/11),ERI ≥ 1判定为ERI型职业紧张。本次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98。
1.2.3 睡眠质量调查
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PSQI用于评价受试人员近一个月的睡眠质量,包含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分为7个部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每部分评为0 ~ 3分,7个部分相加为PSQI总分,PSQI得分≥ 7分定义为有睡眠障碍。该量表在前期课题组对该人群的调查中有较好的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36 [10]。
1.2.4 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采用职业紧张量表-职业任务问卷中的工作环境部分,石油工人对工作环境中的噪声、湿度、粉尘、气温、照度、气味以及是否对身体有损害、存在有毒物质进行评价,前期课题组研究中职业紧张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71 [11]。
1.2.5 糖皮质激素测定
参加职业健康体检和问卷调查的研究对象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于抗凝管中,离心后提取上清液,于-80 ℃保存。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GC浓度,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试剂盒由上海将来公司提供,使用美国BIO-RAD(Model 680)酶标仪测定。
1.2.6 质量控制
实施前与调查对象单位、职业健康体检医院取得联系,对参与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明确调查内容与目的,问卷现场填写、收回,统一编号,要求填写不全者进行完善。问卷双人录入,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1.2.7 统计学分析
使用EpiData 3.0软件构建数据库,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 ± s)做统计描述,两组均数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均数的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 = 0.05(双侧)。
2. 结果
2.1 石油工人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况
1 620名石油工人中,认为工作环境中噪声“非常多”的占30.1%,认为工作环境中粉尘、存在难闻气味、对身体有损害、存在有毒物质“较多”和“非常多”累积占比分别为31.6%、49.1%、24.8%、46.2%。见表 1。
表 1 石油工人认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人数(占比/%)] 项目 无 较少 中等多 较多 非常多 噪声 115(7.1) 171(10.6) 370(22.8) 476(29.4) 488(30.1) 湿度 468(28.9) 528(32.6) 302(18.6) 203(12.5) 119(7.3) 粉尘 248(15.3) 348(21.5) 513(31.7) 307(19.0) 204(12.6) 气温 456(28.1) 475(29.3) 365(22.5) 201(12.4) 123(7.6) 照度 458(28.3) 485(29.9) 376(23.2) 194(12.0) 107(6.6) 存在难闻气味 116(7.2) 211(13.0) 498(30.7) 388(24.0) 407(25.1) 工作环境对身体有损害 159(9.8) 325(20.1) 735(45.4) 259(16.0) 142(8.8) 工作环境存在有毒物质 122(7.5) 229(14.1) 520(32.1) 376(23.2) 373(23.0) 2.2 石油工人职业紧张情况
1 620名石油工人ERI均值为(0.98 ± 0.25)分,职业紧张741人(占45.7%),职业紧张发生率在性别、工种、婚姻、吸烟、饮酒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井下作业、已婚、吸烟者、饮酒者石油工人职业紧张发生率较高。见表 2。
表 2 石油工人职业紧张发生情况项目 人数
(占比/%)ERI值 ERI ≥ 1分的人数(占比/%) χ2值 P值 性别 26.679 <0.001 男 960(59.3) 1.01 ± 0.24 490(51.0) 女 660(40.7) 0.93 ± 0.24 251(38.0) 工龄/年 2.838 0.092 ≤ 15 710(43.8) 0.96 ± 0.24 308(43.4) > 15 910(56.2) 0.99 ± 0.25 433(47.6) 工种 32.530 <0.001 钻井 154(9.5) 0.98 ± 0.22 73(47.4) 井下作业 153(9.4) 1.05 ± 0.24 96(62.7) 输油 578(35.7) 0.96 ± 0.25 246(42.6) 采油 177(10.9) 0.92 ± 0.23 62(35.0) 司机 54(3.3) 1.08 ± 0.26 32(59.3) 其他 504(31.1) 0.98 ± 0.25 232(46.0) 倒班情况 0.014 0.915 固定白班 514(31.7) 0.97 ± 0.24 234(45.5) 倒班 1 106(68.3) 0.98 ± 0.25 507(45.8) 职称 3.479 0.062 中级及以下 865(53.4) 0.97 ± 0.25 377(43.6) 副高及以上 755(46.6) 0.99 ± 0.24 364(48.2) 年龄/岁 5.137 0.077 ≤ 30 271(16.7) 0.93 ± 0.22 107(39.5) 31~45 884(54.6) 0.99 ± 0.25 415(46.9) > 45 465(28.7) 0.99 ± 0.25 219(47.1) 学历 5.209 0.074 中专及以下 583(36.0) 0.99 ± 0.24 283(48.5) 大专 641(39.6) 0.98 ± 0.25 295(46.0) 本科及以上 396(24.4) 0.97 ± 0.25 163(41.2) 婚姻 7.257 0.007 已婚 1302(80.4) 0.99 ± 0.25 617(47.4) 未婚及其他 318(19.6) 0.94 ± 0.24 124(39.0) 吸烟 23.570 <0.001 是 667(41.2) 1.01 ± 0.24 353(52.9) 否 953(58.8) 0.96 ± 0.25 388(40.7) 饮酒 5.848 0.016 是 969(59.8) 1.00 ± 0.25 467(48.2) 否 651(40.2) 0.95 ± 0.24 274(42.1) 2.3 石油工人睡眠质量情况
PSQI总体得分均值为(5.53 ± 3.44)分,有睡眠障碍521人(占32.2%)。睡眠障碍发生率在工种、倒班、学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输油、井下作业、倒班作业、学历为大专的人员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见表 3。
表 3 石油工人睡眠障碍发生情况项目 人数
(占比/%)PSQI得分 PSQI ≥ 7分的人数(占比/%) χ2值 P值 性别 1.615 0.204 男 960(59.3) 5.31 ± 3.39 297(30.9) 女 660(40.7) 5.84 ± 3.49 224(33.9) 工龄/年 2.363 0.124 ≤ 15 710(43.8) 5.42 ± 3.29 214(30.1) > 15 910(56.2) 5.61 ± 3.56 307(33.7) 工种 17.723 0.003 钻井 154(9.5) 4.39 ± 2.70 31(20.1) 井下作业 153(9.4) 5.29 ± 3.61 49(32.0) 输油 578(35.7) 5.83 ± 3.55 199(34.4) 采油 177(10.9) 5.52 ± 3.09 53(29.9) 司机 54(3.3) 4.33 ± 3.79 11(20.4) 其他 504(31.1) 5.73 ± 3.45 178(35.3) 倒班情况 18.177 <0.001 固定白班 514(31.7) 5.05 ± 3.03 128(24.9) 倒班 1 106(68.3) 5.75 ± 3.59 393(35.5) 职称 0.762 0.383 中级及以下 865(53.4) 5.53 ± 3.46 270(31.2) 副高及以上 755(46.6) 5.52 ± 3.43 251(33.2) 年龄/岁 5.694 0.058 ≤ 30 271(16.7) 5.13 ± 3.29 71(26.2) 31 ~ 45 884(54.6) 5.75 ± 3.41 300(33.9) > 45 465(28.7) 5.33 ± 3.55 150(32.3) 学历 6.738 0.034 中专及以下 583(36.0) 5.18 ± 3.54 167(28.6) 大专 641(39.6) 5.75 ± 3.44 228(35.6) 本科及以上 396(24.4) 5.68 ± 3.25 126(31.8) 婚姻 0.249 0.617 已婚 1 302(80.4) 5.50 ± 3.40 415(31.9) 未婚及其他 318(19.6) 5.64 ± 3.62 106(33.3) 吸烟 1.285 0.257 是 667(41.2) 5.54 ± 3.44 225(33.7) 否 953(58.8) 5.52 ± 3.44 296(31.1) 饮酒 2.779 0.096 是 969(59.8) 5.60 ± 3.42 327(33.7) 否 651(40.2) 5.42 ± 3.47 194(29.8) 2.4 石油工人职业紧张状况和睡眠障碍发生率比较
将外在付出、工作回报、内在投入3个维度得分按照是否超过均值分为高、低两组。分析发现,高职业紧张、高付出、高投入的石油工人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P<0.05)。见表 4。
表 4 石油工人职业紧张状况和睡眠障碍发生率比较[人数(占比/%)] 项目 分组 总计 无睡眠障碍 有睡眠障碍 χ2值 P值 职业紧张 高 741(45.7) 449(60.6) 292(39.4) 32.863 < 0.001 低 879(54.3) 650(73.9) 229(26.1) 外在付出得分 高 814(50.2) 500(61.4) 314(38.6) 30.854 < 0.001 低 806(49.8) 599(74.3) 207(25.7) 工作回报得分 高 764(47.2) 529(69.2) 235(30.8) 1.301 0.263 低 856(52.8) 570(66.6) 286(33.4) 内在投入得分 高 918(56.7) 555(60.5) 363(39.5) 52.913 < 0.001 低 702(43.3) 544(77.5) 158(22.5) 2.5 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是否发生睡眠障碍为响应变量(是= 1,否= 0),将表 3、4中导致P值< 0.1的变量(工种、倒班情况、年龄、学历、饮酒、职业紧张程度)为预测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工种、倒班情况、职业紧张程度、饮酒是睡眠障碍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工种为井下作业、输油、采油发生睡眠障碍的风险分别是钻井的1.727、2.489、2.413倍(P<0.05);倒班作业睡眠障碍发生的风险是固定白班的1.798倍(P<0.001);职业紧张程度高的人员发生睡眠障碍的风险是职业紧张程度低的人员的1.923倍(P<0.001);饮酒者发生睡眠障碍的风险是不饮酒者的1.287倍(P<0.05)。见表 5。
表 5 石油工人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项目 β值 SE值 Wald χ2值 P值 OR(95%CI)值 工种 井下作业 0.546 0.269 4.107 0.043 1.727(1.018 ~ 2.928) 输油 0.912 0.225 16.493 < 0.001 2.489(1.603 ~ 3.864) 采油 0.881 0.269 10.698 0.001 2.413(1.423 ~ 4.089) 司机 0.212 0.403 0.277 0.599 1.236(0.561 ~ 2.722) 其他 0.988 0.228 18.739 < 0.001 2.686(1.717 ~ 4.201) 倒班 0.587 0.125 21.929 < 0.001 1.798(1.407 ~ 2.298) 职业紧张程度高 0.654 0.111 35.008 < 0.001 1.923(1.549 ~ 2.389) 饮酒 0.252 0.114 4.884 0.027 1.287(1.029 ~ 1.610) 注:工种:钻井=0,井下作业=1,输油=2,采油=3,司机=4,其他=5;倒班情况:固定白班=0,倒班=1;年龄:≤30岁=0,31 ~ 45岁=1, > 45岁=2;学历:中专及以下=0,大专=1,本科及以上=2;饮酒:否=0,是=1;职业紧张程度:职业紧张程度低=0,职业紧张程度高=1。以赋值为0者为对照。 2.6 不同分类石油工人GC浓度比较
通过测定GC质量浓度发现,高职业紧张、高付出、高投入的石油工人GC质量浓度较高(P<0.05)。睡眠障碍情况不同人员的G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6。
表 6 GC质量浓度在职业紧张、ERI各维度、睡眠质量组内的比较(ng/mL) 项目 分组 检测人数 GC质量浓度 t值 P值 职业紧张 高 85 7.40 ± 1.96 - 2.039 0.043 低 87 6.84 ± 1.60 外在付出得分 高 93 7.51 ± 1.94 - 3.197 0.002 低 79 6.65 ± 1.52 工作回报得分 高 88 7.28 ± 1.79 - 1.241 0.216 低 84 6.94 ± 1.81 内在投入得分 高 95 7.42 ± 1.89 - 2.488 0.014 低 77 6.74 ± 1.62 睡眠障碍 有 49 7.16 ± 1.56 - 0.220 0.826 无 123 7.10 ± 1.90 3. 讨论
克拉玛依市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是国家重要的石油基地。冬夏两季漫长,具有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干燥、大风日多等气候特征。本次调查的石油工人认为在工作中,除受气候因素影响外,工作环境中存在较多的噪声、粉尘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石油工人职业紧张、睡眠障碍、心血管疾病、骨骼肌肉疾患发生率较高,可能都与之有关[5, 11-12]。
职业紧张指个体所在工作岗位要求与个人能力、资源、需求不能合理匹配时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若其持续存在,可导致身心健康的损害。本次研究中,石油工人职业紧张发生率45.7%,高于国内对其他体力劳动人群的研究[9, 13]。井下作业工人职业紧张发生率相对较高,这与井下工作环境复杂,内容单调,需要运用多种技术和设备有关;男性职业紧张发生率较高,这与男性在工作中通常承担更多的工作与责任,以及从事更多的体力劳动有关;已婚石油工人职业紧张发生率较高,与其婚后要兼顾工作与家庭,承担更多的责任,增加了紧张情绪的积累有关;吸烟、饮酒者职业紧张发生率较高,可能原因是吸烟、饮酒等是职业紧张人群释放压力的方式。以上与国内研究结果[11, 14-15]相同。
睡眠是人体各项生理活动的基础,具有维持精力,保持和增进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睡眠障碍是引起心血管疾病、心理疾病等的危险因素[8]。因面对工作量大、任务重、肩负责任多、工作环境不佳等诸多因素,睡眠问题逐渐成为影响石油工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16]。对多个国家≥18岁人群的研究发现,睡眠障碍发生率在1.6% ~ 56.0%之间,且呈逐渐上升趋势[17]。本次研究中,石油工人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2.2%,低于李雪等[5]的研究,可能原因和石油工人工种有关,但一致发现,工种为输油的工人其睡眠障碍发生率相对较高。造成石油工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可能与外部环境、工作强度、作息时间有关。石油工人工作地点远离城市,容易产生孤独情绪,影响睡眠质量;石油工人工作任务重、体力劳动强度大,工作量超出个体能力会导致睡眠问题[18]。此外,经常倒班作业,也容易导致睡眠不规律,引起睡眠障碍。
本次单因素研究发现,外在付出多、内在投入多,更容易发生睡眠障碍,国外有相似研究结果[19]。石油工人工作中要承担较大责任,肩负工作任务多,下班后还会想到工作上的事,这些工作上过多的投入和付出,都会产生压力,影响睡眠质量。
本次研究发现,付出-回报失衡是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王超等[20]有同样的研究结果。相比于其他职业人群,石油工人在工作中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但收到的心理上的回报如领导、同事的表扬,以及物质上的回报如劳动报酬等与付出不成正比。研究发现,外在付出越多,石油工人工作满意度越低[21],从而对睡眠质量造成影响。除职业紧张外,工种、倒班、饮酒同样是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其中,工种为输油的石油工人睡眠障碍发生率相对较高,与国内研究结果[5, 11]一致。输油工主要负责保证输油工作正常进行及输油设备运转、检修,其工作内容枯燥,工作环境较差,存在倒班作业等因素,可能会引起饮食、作息不规律,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以及紧张程度上升等问题,这些都会对睡眠造成影响。倒班的石油工人睡眠障碍发生率是正常白班的1.80倍,国外多项研究同样表明,倒班是引起睡眠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22-23],本次研究中有68.3%的石油工人是倒班作业。石油工人往往需要倒班作业,长期不间断作业易引起昼夜节律紊乱,导致睡眠问题,且睡眠问题又将影响工人的注意力、沟通能力、决策能力、灵活思维能力,甚至引起工作安全问题[19, 24]。饮酒者睡眠障碍发生率是不饮酒者的1.29倍,国内也有研究发现,饮酒是引起睡眠问题的因素之一[9]。
本次研究发现,职业紧张程度越高,GC浓度越高。长期紧张导致HPA轴活动过度,GC水平上升,对身心健康造成影响[25-26],且睡眠障碍发生的机制也与HPA轴异常有关[27]。本次研究中,石油工人外在付出、内在投入多,在长期的工作中不良环境、倒班以及工作量和个体能力不匹配等因素影响下均会导致紧张情绪的产生,造成GC浓度上升。本次研究发现睡眠障碍情况不同的人员的G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国内其他研究[5]不同,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深入调查。
对比本次研究和国内其他学者对石油工人研究发现,所得结果共同之处为职业紧张程度、倒班对睡眠质量有影响,不一致之处主要体现在工种。本次研究中工种组成较多,与国内有关研究工种分组不同,且本次研究中不同工种间睡眠障碍发生率差异较大,造成研究结果不一致,但都发现,工种为输油的工人的睡眠障碍发生率相对较高[5, 10-12]。
综上所述,新疆石油工人存在职业紧张程度高、睡眠质量差等问题,需要制定有效措施改善上述问题。有研究发现,通过职业健康教育,科学分配工作使工作量和个体能力匹配,提供缓解压力指导等措施,会有助于减少职业紧张和睡眠问题[19]。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仅从部分因素探讨睡眠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以及职业紧张对GC浓度的影响研究不深入,睡眠质量和GC浓度关系尚不明确,后续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声明 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
表 1 石油工人认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
[人数(占比/%)] 项目 无 较少 中等多 较多 非常多 噪声 115(7.1) 171(10.6) 370(22.8) 476(29.4) 488(30.1) 湿度 468(28.9) 528(32.6) 302(18.6) 203(12.5) 119(7.3) 粉尘 248(15.3) 348(21.5) 513(31.7) 307(19.0) 204(12.6) 气温 456(28.1) 475(29.3) 365(22.5) 201(12.4) 123(7.6) 照度 458(28.3) 485(29.9) 376(23.2) 194(12.0) 107(6.6) 存在难闻气味 116(7.2) 211(13.0) 498(30.7) 388(24.0) 407(25.1) 工作环境对身体有损害 159(9.8) 325(20.1) 735(45.4) 259(16.0) 142(8.8) 工作环境存在有毒物质 122(7.5) 229(14.1) 520(32.1) 376(23.2) 373(23.0) 表 2 石油工人职业紧张发生情况
项目 人数
(占比/%)ERI值 ERI ≥ 1分的人数(占比/%) χ2值 P值 性别 26.679 <0.001 男 960(59.3) 1.01 ± 0.24 490(51.0) 女 660(40.7) 0.93 ± 0.24 251(38.0) 工龄/年 2.838 0.092 ≤ 15 710(43.8) 0.96 ± 0.24 308(43.4) > 15 910(56.2) 0.99 ± 0.25 433(47.6) 工种 32.530 <0.001 钻井 154(9.5) 0.98 ± 0.22 73(47.4) 井下作业 153(9.4) 1.05 ± 0.24 96(62.7) 输油 578(35.7) 0.96 ± 0.25 246(42.6) 采油 177(10.9) 0.92 ± 0.23 62(35.0) 司机 54(3.3) 1.08 ± 0.26 32(59.3) 其他 504(31.1) 0.98 ± 0.25 232(46.0) 倒班情况 0.014 0.915 固定白班 514(31.7) 0.97 ± 0.24 234(45.5) 倒班 1 106(68.3) 0.98 ± 0.25 507(45.8) 职称 3.479 0.062 中级及以下 865(53.4) 0.97 ± 0.25 377(43.6) 副高及以上 755(46.6) 0.99 ± 0.24 364(48.2) 年龄/岁 5.137 0.077 ≤ 30 271(16.7) 0.93 ± 0.22 107(39.5) 31~45 884(54.6) 0.99 ± 0.25 415(46.9) > 45 465(28.7) 0.99 ± 0.25 219(47.1) 学历 5.209 0.074 中专及以下 583(36.0) 0.99 ± 0.24 283(48.5) 大专 641(39.6) 0.98 ± 0.25 295(46.0) 本科及以上 396(24.4) 0.97 ± 0.25 163(41.2) 婚姻 7.257 0.007 已婚 1302(80.4) 0.99 ± 0.25 617(47.4) 未婚及其他 318(19.6) 0.94 ± 0.24 124(39.0) 吸烟 23.570 <0.001 是 667(41.2) 1.01 ± 0.24 353(52.9) 否 953(58.8) 0.96 ± 0.25 388(40.7) 饮酒 5.848 0.016 是 969(59.8) 1.00 ± 0.25 467(48.2) 否 651(40.2) 0.95 ± 0.24 274(42.1) 表 3 石油工人睡眠障碍发生情况
项目 人数
(占比/%)PSQI得分 PSQI ≥ 7分的人数(占比/%) χ2值 P值 性别 1.615 0.204 男 960(59.3) 5.31 ± 3.39 297(30.9) 女 660(40.7) 5.84 ± 3.49 224(33.9) 工龄/年 2.363 0.124 ≤ 15 710(43.8) 5.42 ± 3.29 214(30.1) > 15 910(56.2) 5.61 ± 3.56 307(33.7) 工种 17.723 0.003 钻井 154(9.5) 4.39 ± 2.70 31(20.1) 井下作业 153(9.4) 5.29 ± 3.61 49(32.0) 输油 578(35.7) 5.83 ± 3.55 199(34.4) 采油 177(10.9) 5.52 ± 3.09 53(29.9) 司机 54(3.3) 4.33 ± 3.79 11(20.4) 其他 504(31.1) 5.73 ± 3.45 178(35.3) 倒班情况 18.177 <0.001 固定白班 514(31.7) 5.05 ± 3.03 128(24.9) 倒班 1 106(68.3) 5.75 ± 3.59 393(35.5) 职称 0.762 0.383 中级及以下 865(53.4) 5.53 ± 3.46 270(31.2) 副高及以上 755(46.6) 5.52 ± 3.43 251(33.2) 年龄/岁 5.694 0.058 ≤ 30 271(16.7) 5.13 ± 3.29 71(26.2) 31 ~ 45 884(54.6) 5.75 ± 3.41 300(33.9) > 45 465(28.7) 5.33 ± 3.55 150(32.3) 学历 6.738 0.034 中专及以下 583(36.0) 5.18 ± 3.54 167(28.6) 大专 641(39.6) 5.75 ± 3.44 228(35.6) 本科及以上 396(24.4) 5.68 ± 3.25 126(31.8) 婚姻 0.249 0.617 已婚 1 302(80.4) 5.50 ± 3.40 415(31.9) 未婚及其他 318(19.6) 5.64 ± 3.62 106(33.3) 吸烟 1.285 0.257 是 667(41.2) 5.54 ± 3.44 225(33.7) 否 953(58.8) 5.52 ± 3.44 296(31.1) 饮酒 2.779 0.096 是 969(59.8) 5.60 ± 3.42 327(33.7) 否 651(40.2) 5.42 ± 3.47 194(29.8) 表 4 石油工人职业紧张状况和睡眠障碍发生率比较
[人数(占比/%)] 项目 分组 总计 无睡眠障碍 有睡眠障碍 χ2值 P值 职业紧张 高 741(45.7) 449(60.6) 292(39.4) 32.863 < 0.001 低 879(54.3) 650(73.9) 229(26.1) 外在付出得分 高 814(50.2) 500(61.4) 314(38.6) 30.854 < 0.001 低 806(49.8) 599(74.3) 207(25.7) 工作回报得分 高 764(47.2) 529(69.2) 235(30.8) 1.301 0.263 低 856(52.8) 570(66.6) 286(33.4) 内在投入得分 高 918(56.7) 555(60.5) 363(39.5) 52.913 < 0.001 低 702(43.3) 544(77.5) 158(22.5) 表 5 石油工人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项目 β值 SE值 Wald χ2值 P值 OR(95%CI)值 工种 井下作业 0.546 0.269 4.107 0.043 1.727(1.018 ~ 2.928) 输油 0.912 0.225 16.493 < 0.001 2.489(1.603 ~ 3.864) 采油 0.881 0.269 10.698 0.001 2.413(1.423 ~ 4.089) 司机 0.212 0.403 0.277 0.599 1.236(0.561 ~ 2.722) 其他 0.988 0.228 18.739 < 0.001 2.686(1.717 ~ 4.201) 倒班 0.587 0.125 21.929 < 0.001 1.798(1.407 ~ 2.298) 职业紧张程度高 0.654 0.111 35.008 < 0.001 1.923(1.549 ~ 2.389) 饮酒 0.252 0.114 4.884 0.027 1.287(1.029 ~ 1.610) 注:工种:钻井=0,井下作业=1,输油=2,采油=3,司机=4,其他=5;倒班情况:固定白班=0,倒班=1;年龄:≤30岁=0,31 ~ 45岁=1, > 45岁=2;学历:中专及以下=0,大专=1,本科及以上=2;饮酒:否=0,是=1;职业紧张程度:职业紧张程度低=0,职业紧张程度高=1。以赋值为0者为对照。 表 6 GC质量浓度在职业紧张、ERI各维度、睡眠质量组内的比较
(ng/mL) 项目 分组 检测人数 GC质量浓度 t值 P值 职业紧张 高 85 7.40 ± 1.96 - 2.039 0.043 低 87 6.84 ± 1.60 外在付出得分 高 93 7.51 ± 1.94 - 3.197 0.002 低 79 6.65 ± 1.52 工作回报得分 高 88 7.28 ± 1.79 - 1.241 0.216 低 84 6.94 ± 1.81 内在投入得分 高 95 7.42 ± 1.89 - 2.488 0.014 低 77 6.74 ± 1.62 睡眠障碍 有 49 7.16 ± 1.56 - 0.220 0.826 无 123 7.10 ± 1.90 -
[1] 王晓凯, 王朝阳, 范红敏, 等. 倒班对高温作业工人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14, 40(6): 417-422. doi: 10.13692/j.cnki.gywsyzyb.2014.06.004 [2] JOHANNES S, LI J. Work stress and altered biomarkers: a synthesis of findings based on the effort-reward imbalance model[J].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7, 14(11): 1373. doi: 10.3390/ijerph14111373
[3] YOUNG E S, DOOM J R, FARRELL A K, et al. Life stress and cortisol reactivity: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stress exposure across life on HPA-axis functioning[J]. Dev Psychopathol, 2021, 33(1): 301-312. doi: 10.1017/S0954579419001779
[4] KARIN O, RAZ M, TENDLER A, et al. A new model for the HPA axis explains dysregulation of stress hormones on the timescale of weeks[J]. Mol Syst Biol, 2020, 16(7): e9510.
[5] 李雪, 薛巧云, 姜婷, 等. 新疆石油工人职业紧张、激素水平与睡眠关系的研究[J]. 职业与健康, 2020, 36(5): 585-588; 592. doi: 10.13329/j.cnki.zyyjk.2020.0154 [6] 杨芬, 张园月, 邱瑞莹, 等. 睡眠状况与职业紧张交互作用对石油工人高血压患病影响[J]. 中国职业医学, 2021, 48(4): 386-39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YYX202104005.htm [7] CATTANEO A, RIVA M A. Stress-induced mechanisms in mental illness: a role for glucocorticoid signalling[J]. J Steroid Biochem Mol Biol, 2015, 160: 169-174.
[8] MCALPINE C S, KISS M G, RATTIK S, et al. Sleep modulates haematopoiesis and protects against atherosclerosis[J]. Nature, 2019, 566(7744): 383-387. doi: 10.1038/s41586-019-0948-2
[9] 李小明, 崔诗悦, 宋杨, 等. 钢铁工人职业紧张与失眠的关系研究[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9, 36(8): 710-71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DYX201908003.htm [10] 陶宁, 安恒庆, 张建江, 等. 职业紧张对新疆石油作业人员睡眠质量的影响[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6, 33(12): 1143-114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DYX201612008.htm [11] 宁丽, 关素珍, 徐欢, 等. 新疆油田野外作业工人职业紧张与睡眠障碍调查[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7, 34(11): 978-98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DYX201711007.htm [12] 张艳霞, 连玉龙, 赵云娟, 等. 野外油田作业工人职业紧张对睡眠质量和生理健康状况影响[J]. 现代预防医学, 2016, 43(1): 28-3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DYF201601009.htm [13] 邵建中, 周玉双, 张文勇. 高含硫天然气从业人员职业紧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21, 36(4): 204-207;21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YWB202104003.htm [14] 曹雪峰. 浅谈井下作业危害因素及安全措施[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2): 25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PJX201202243.htm [15] 吴辉, 谷桂珍, 李富冉, 等. 心理资本在职业紧张与睡眠障碍关联中的作用: 基于天然气田采气工[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20, 37(3): 237-24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DYX202003008.htm [16] NING L, SHI L, TAO N, et al. Effects of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circadian clock gene polymorphism on sleep quality of oil workers in Xinjiang, China[J]. Med Sci Monit, 2020, 26: e924202.
[17] STICKLEY A, LEINSALU M, DEVYLDER J E, et al. Sleep problems and depression among 237023 community-dwelling adults in 46 low-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J]. Sci Rep, 2019, 9(1): 12011.
[18] GYÖRFFY Z, DWEIK D, GIRASEK E. Workload, mental health and burnout indicators among female physicians[J]. Hum Resour Health, 2016, 14(1): 1-10.
[19] YASUHIKO D, SHINICHI I, HIDEYUKI I, 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mperaments,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insomnia among Japanese workers[J]. PLoS One, 2017, 12(4): e0175346.
[20] 王超, 徐晓虹, 崔西勇, 等. 工作付出回报失衡对广州市地铁员工睡眠状况的影响[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20, 38(1): 24-28. [21] 王璐, 廖思奇, 马洪林. 心理资本对石油工人职业紧张和工作满意度中介作用分析[J]. 中国职业医学, 2016, 43(5): 559-56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YYX201605014.htm [22] SHEHATA RSA, NOUR ZAM, BADR AMA, et al. Serotonin variations and sleep disorders among shift workers. A cross-sectional study[J]. Toxicol Ind Health, 2021, 37(10): 603-609.
[23] ÇALTEKIN I, HAMAMCL M. Is working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 risk factor for sleep disorders for healthcare workers?[J]. Sleep Sci, 2021, 14(2): 129-135.
[24] WEAVER M D, VETTER C, RAJARATNAM S M W, et al. Sleep disorder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re associated with adverse safety outcomes in healthcare worker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J Sleep Res, 2018, 27(6): e12722.
[25] GJERSTAD J K, LIGHTMAN S L, SPIGA F. Role of glucocorticoid negative feedback in the regulation of HPA axis pulsatility[J]. Stress, 2018, 21(5): 403-416.
[26] KINO T. Stress, glucocorticoid hormones, and hippocampal neural progenitor cells: implications to mood disorders[J]. Front Physiol, 2015, 6: 230.
[27] VGONTZAS A N, BIXLER E O, HUNG-MO L, et al. Chronic insomnia is associated with nyctohemeralactivation of the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clinical implications[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1, 86(8): 3787-3794.
-
期刊类型引用(7)
1. 邓开怡,董永昭,张祎莹,张显燕,孙敏,刘丹萍. 社会支持、付出回报失衡与睡眠质量对西南地区男性石油钻井队工人自评健康的影响研究. 现代预防医学. 2024(05): 817-821+882 . 百度学术
2. 张文丽,张丽,胡在方,周国伟,胡洁. 北京市某区重点行业职业紧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首都公共卫生. 2024(03): 177-181 . 百度学术
3. 王锋,罗莹,江腰香. 倒班对电子行业工人睡眠与血压的影响. 中国职业医学. 2024(03): 331-335+340 . 百度学术
4. 李雪,夏钰. 西北某铁路局机车乘务员职业紧张与睡眠情况调查.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24(06): 501-506 . 百度学术
5. 李嘉慧,陈健,杨慧颖,杨思佳. 心理资本在医务人员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23(06): 483-488+497 . 百度学术
6. 江靖雯,丁明峰,张嘉文,罗晓蕾,李改云,梁天虎,李懿伦,马子媛,李婧宜,马亦晨,韩雪梅.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甘肃省油田企业职工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分析. 现代预防医学. 2023(23): 4266-4272 . 百度学术
7. 李黎,陈颖君,蒋柳权,李律蓉,郑晓兰,杨智仲,郭好好,刘改生. 山西省某企业煤矿工人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职业医学. 2023(06): 651-656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0
- HTML全文浏览量: 38
- PDF下载量: 43
- 被引次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