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gation on disaster nursing competenc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linical nurses in Jinshan District of Shanghai
-
摘要:目的 调查上海市金山区临床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及灾害应急知识掌握现状,探讨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金山区5所二级及以上医院及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 270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评估工具及灾害应急知识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灾害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收到有效问卷1 263份,回收率为99.44%。1 263名临床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总分为(204.64±43.88)分,其中备灾能力均分最高,减灾/预防能力均分最低;临床护士灾害应急知识总分(134.97±30.60)分,其中事故指挥系统均分最高,特殊护理及隔离、去污均分最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相比三级医院,社区医院的护士灾害护理能力得分较低(β=-5.966,P=0.017);相比其他科室,急诊/ICU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得分较高(β=5.765,P=0.029);护士灾害应急知识总分越高者,其灾害护理能力得分越高(β=1.000,P < 0.001)。结论 上海市金山区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灾害应急知识储备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减灾/预防能力及恢复/重建能力上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提升护士灾害应急知识水平、加强对急诊和ICU以外科室的护士以及三级医院以下护士的培训,提升临床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
-
灾害作为全球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在灾害的医学救援过程中,护理人员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2],护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及相关知识、灾害护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救援的质量和效率[3]。灾害护理能力指护士在灾害发生各阶段自身应具备的能力,包括减灾和预防、备灾、应对及恢复和重建等多个方面[4-5]。由于我国的灾害护理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没有完善的灾害护理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大部分护士没有经过系统专业培训,缺乏救援经验,未对灾害护理做好完善的准备[6]。徐晓华等[7]对全国146所医院的调查显示,中国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且救灾技能缺乏。研究表明,灾前缺乏相关知识可阻碍护理人员灾时发挥救护作用[8-9]。上海市金山区域内有两个特大型化工企业和区域——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化学工业区,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对周边医疗机构的灾害救援能力便具有更高的要求,但是近年来,对金山区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现状鲜有研究,故本研究拟通过调查金山区临床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及灾害应急知识储备现况,寻求灾害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实施干预性研究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21年3—4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金山区5所二级乙等以上综合性医院及1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纳入标准:(1)医院注册护士且在本院工作年限≥ 1年;(2)自愿参与本研究。进修护士、实习护士及病产假护士不参与本次研究。根据样本量计算方法[10],应在观察指标5 ~ 10倍的基础上再增加20%的失访率。本研究中含一般资料11个条目、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评估55个条目及灾害应急知识40个条目,共计106个条目,样本量应为636 ~ 1 272例,为方便计算最终确定样本量为1 270例。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采用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共计11个条目。包括性别、年龄、最高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医院等级、所在科室、是否接受过急救专业培训、是否参加过灾害救援相关培训、有无灾害救援相关经历。
1.2.2 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评估工具
该量表由王恒等[11]于2016年编制,包含减灾/预防能力、备灾能力、应对能力、恢复/重建能力等4个能力,涉及风险控制、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政策执行和计划、责任/伦理和法律实践、信息沟通和分享、教育和备灾、个人和家庭护理、心理护理、脆弱人群护理、个人/家庭和社区的长期康复等维度,计55个条目。采用Linkert 5级评分法,由护士进行自我评价,从“做得很差”到“做得很好”依次计1 ~ 5分,计分范围为55 ~ 275分,分值越高代表灾害护理能力越强。得分指标以量表得分/量表总分×100%计算[12]。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74,内容效度为0.93,重测信度系数为0.999 [13]。
1.2.3 灾害应急知识量表
该量表由李书梅等[14]以美国威斯康星州护士协会与公共健康部门及护理联盟共同合作完成的应急准备信息问卷(emergency preparedness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EPIQ)为基础编制,包括6个维度,共40个条目。6个维度分别为:事故指挥系统职能,检伤分类,沟通与联络,特殊护理及隔离、去污,报告和获取重要资源,生物制剂。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计分,从“完全不知道”到“非常熟悉”依次计1 ~ 5分,共40 ~ 200分,分数越高表明护理人员对灾害应急知识越熟悉。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75,重测信度系数为0.916。
1.2.4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国内某问卷调查平台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问卷的链接发送给医疗机构护理部负责人,向其说明该问卷调查的目的、填写内容、方式及相关注意事项,由研究者与医疗机构护理管理者进行沟通,征得其同意后,由该院护理部通过微信平台转发给临床护士,要求被测者如实匿名填写并提交。所有研究对象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已通过医院的伦理审查。
1.2.5 统计学分析
从问卷调查平台导出原始数据,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 ± s)表示,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三组及以上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和灾害护理能力得分
共发放问卷1 270份,剔除内容填写不完整、误填问卷7份,收到有效问卷1 263份,回收率为99.44%。1 263名研究对象以女性、年龄 < 40岁、职称为初级和中级为主;经历过急救专业培训、有灾害救援经验的临床护士均不超过10%。本次调查的急救专业培训,指急诊或重症专业委员会开展的急救专业相关培训,一般仅为急诊或ICU护士参与相关培训,而非普通的心肺复苏术技能培训。
年龄、学历、工作年限、医院等级、所在科室、灾害救援培训经验和灾害救援经验不同的护士其灾害护理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26 ~ 30岁年龄段、本科及以上学历、工龄4 ~ 10年、三级医院、急诊或ICU科室、有灾害救援培训或救援经验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得分更高。见表 1。
表 1 1 263名不同特征调查对象灾害护理能力得分比较项目 例数(占比/%) 得分 t或F值 P值 性别 0.495 0.621 男 22(1.74) 209.23 ± 39.78 女 1 241(98.26) 204.56 ± 43.96 年龄/岁 8.021 < 0.001 ≤ 25 241(19.08) 201.99 ± 44.21 26 ~ 30 333(26.36) 213.38 ± 45.15 31 ~ 40 443(35.08) 204.34 ± 43.15 ≥ 40 246(19.48) 196.02 ± 41.17 学历 - 3.040 0.002 中专或大专 568(44.97) 200.50 ± 43.82 本科及以上 695(55.03) 208.02 ± 43.66 职称 1.408 0.245 初级 975(77.20) 205.67 ± 44.33 中级 280(22.17) 200.85 ± 42.17 高级 8(0.63) 211.25 ± 45.03 工作年限/年 5.824 0.001 1 ~ 3 250(19.79) 202.86 ± 44.38 4 ~ 10 398(31.51) 211.20 ± 45.66 11 ~ 20 382(30.25) 203.87 ± 42.57 > 20 233(18.45) 196.59 ± 40.87 医院等级 34.277 < 0.001 三级医院 518(41.01) 217.24 ± 44.67 二级医院 429(33.97) 204.77 ± 43.06 社区医院 316(25.02) 194.13 ± 40.92 所在科室 3.523 0.007 内科 299(23.67) 202.84 ± 40.68 外科 243(19.24) 204.61 ± 45.16 急诊或ICU 154(12.19) 211.07 ± 46.08 护理管理岗 66(5.23) 203.22 ± 42.74 其他① 501(39.67) 190.58 ± 41.09 急救专业培训 - 0.275 0.783 是 116(9.18) 205.71 ± 42.14 否 1 147(90.82) 204.53 ± 44.06 灾害救援培训经验 - 6.630 < 0.001 是 754(59.70) 211.25 ± 43.72 否 509(40.30) 194.84 ± 42.28 灾害救援经验 - 3.508 < 0.001 有 103(8.16) 219.11 ± 42.23 无 1 160(91.84) 203.35 ± 43.81 注:①主要为门诊及社区护士。 2.2 护士灾害护理能力各维度得分情况
1 263名临床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总分为(204.64 ± 43.88)分,条目均分为(3.72 ± 0.90)分,其中备灾能力均分最高,减灾/预防能力均分最低。见表 2。
表 2 1 263名调查对象灾害护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项目 条目数 维度得分范围/分 维度总分 条目均分 得分指标/% 备灾能力 20 20 ~ 100 75.65 ± 15.81 3.78 ± 0.90 75.65 应对能力 22 22 ~ 110 81.53 ± 18.07 3.71 ± 0.94 74.12 恢复/重建能力 5 5 ~ 25 18.37 ± 4.30 3.67 ± 0.89 73.47 减灾/预防能力 8 8 ~ 40 29.09 ± 0.74 3.61 ± 0.92 72.72 总分 55 55 ~ 275 204.64 ± 43.88 3.72 ± 0.90 74.41 2.3 护士灾害应急知识得分情况
1 263名临床护士灾害应急知识总分为(134.97 ± 30.60)分,条目均分为(3.37 ± 0.92)分,其中事故指挥系统均分最高,特殊护理及隔离、去污均分最低。见表 3。
表 3 1 263名调查对象灾害应急知识量表各维度得分维度 条目数 维度得分范围 总分 条目均分 事故指挥系统 7 7 ~ 35 25.44 ± 5.25 3.63 ± 0.86 检伤分类 5 5 ~ 256 18.01 ± 3.86 3.60 ± 0.83 沟通联络 7 7 ~ 35 23.66 ± 5.88 3.38 ± 0.91 报告和获取重要资源 3 3 ~ 15 10.10 ± 2.50 3.37 ± 0.90 生物制剂 3 3 ~ 15 9.78 ± 2.60 3.26 ± 0.91 特殊护理及隔离、去污 15 15 ~ 75 47.98 ± 12.83 3.20 ± 0.94 总分 40 40 ~ 200 134.97 ± 30.60 3.37 ± 0.92 2.4 灾害护理能力与灾害应急知识的相关性
将灾害护理能力各维度及总分与灾害应急知识各维度及总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灾害应急知识与灾害护理能力各维度及总分均为正相关关系(r = 0.572 ~ 0.712,P < 0.01)。见表 4。
表 4 调查对象灾害护理能力与灾害应急知识的相关性项目 减灾/预防能力 备灾能力 应对能力 恢复/重建能力 灾害护理能力总分 事故指挥系统 0.597 0.608 0.598 0.572 0.613 检伤分类 0.636 0.646 0.650 0.627 0.660 沟通联络 0.665 0.647 0.665 0.650 0.673 特殊护理及隔离、去污 0.679 0.642 0.669 0.663 0.676 报告和获取重要资源 0.660 0.647 0.670 0.655 0.675 生物制剂 0.663 0.627 0.651 0.637 0.659 灾害应急知识总分 0.705 0.685 0.703 0.688 0.712 注:表中数据为r值(P < 0.01)。 2.5 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
以灾害护理能力总分为响应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导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7个因素和灾害应急知识总分作为预测变量,进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引入水平为0.05,剔除水平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灾害应急知识总分、医院等级、工作科室进入回归方程,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F = 84.753,R2 = 0.515,P < 0.001);(2)相比三级医院,社区医院的护士灾害护理能力得分较低(β = -5.966,P = 0.017),(3)相比其他科室,急诊或ICU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得分较高(β = 5.765,P = 0.029);(4)护士灾害应急知识总分越高者,其灾害护理能力得分越高(β = 1.000,P < 0.001)。见表 5。
表 5 灾害护理能力得分之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项目 β值 标准误 标准化回归系数 t值 P值 常数项 64.745 5.402 11.984 < 0.001 医院等级 社区医院 - 5.966 2.492 - 0.067 - 2.394 0.017 二级医院 2.516 2.409 0.027 1.044 0.297 年龄/岁 26 ~ 30 7.238 3.942 0.073 1.836 0.067 31 ~ 40 8.901 5.032 0.097 1.769 0.077 > 40 11.227 7.811 0.101 1.437 0.151 学历 本科及以上 0.258 2.121 0.003 0.122 0.903 工作年限/年 4 ~ 10 0.269 3.980 0.003 0.068 0.946 11 ~ 20 - 3.411 5.244 - 0.036 - 0.650 0.516 > 20 - 4.062 7.908 - 0.036 - 0.514 0.608 灾害培训经验 有 0.287 1.904 0.003 0.151 0.880 灾害救援经验 有 1.141 3.284 0.007 0.348 0.728 科室 急诊或ICU 5.765 2.642 0.052 2.182 0.029 内科 0.876 2.313 0.008 0.379 0.705 外科 0.841 3.049 0.006 0.276 0.783 护理管理岗位 3.124 4.071 0.016 0.767 0.443 灾害应急知识总分 1.000 0.031 0.698 32.261 < 0.001 3. 讨论
3.1 金山区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水平处于中高等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金山区临床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条目均分为(3.72 ± 0.90)分,得分指标为74.41%,说明该区临床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略低于税宇萍等[12]调查的新冠疫情下急诊科护士的(3.94 ± 0.57)分,但高于王恒等[15]调查的汶川地震灾区医院护理人员的(3.32 ± 0.82)分。分析原因如下:(1)金山区内化工企业众多,为上海市唯一一个被列为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重点区县,全区对各类灾害事件,尤其是群体伤/化学伤救治比较重视,虽然参加院外专业委员会提供的急救专业培训人数较少,但是各医院均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演练,同时不断积累各类灾害救护经验,促使护士灾害护理能力得以提升;(2)自汶川地震发生以来,我国对灾害护理教育逐步重视,医疗机构相继将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培养落实到院内培训计划,并通过研究构建院内救护方案[16]、灾害护理培训方案[17]、人力资源调配方案[18]来优化提升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有效提升了区域内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在护士各能力项目上,备灾能力得分最高,分析原因可能是:管理人员较为注重对临床护士备灾能力的培训,医疗机构有较为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和预案。得分最低的是减灾/预防能力,分析原因:一般医疗机构缺乏对护士灾害相关政策、疾病预防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关注;另一方面,我国灾害护理教育尚处于理论论证和实践摸索阶段,缺乏规范化的培养机制。提示今后在组织教育培训前应加强对减灾/预防能力的培养,并充分评估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规范化的培训方案。
3.2 金山区临床护士灾害应急知识处于中等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1 263名临床护士灾害应急知识条目均分为(3.37 ± 0.92)分,高于李书梅[19]、郭艳花等[9]的研究结果,依据文献[9]的评分标准,可以认为金山区临床护士的灾害应急知识处于中等水平。这可能是因为,虽然本次调查中纳入的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大部分没有灾害救援经验,但是由于金山区区域特点,相比其他医院,该区域二、三级医院护理管理者比较注重对灾害应急相关知识的院内培训;金山区各类灾害事件的救援工作主要由三级医院完成,其护士也有一定的机会参与灾害救援演练和实践。不过该结果也提示金山区临床护士(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灾害应急知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灾害应急知识的6个维度中,事故指挥系统得分最高,特殊护理及隔离、去污得分最低,其原因可能为:医疗机构重视对各类应急预案的培训并实施模拟演练,并在日常工作中予以学习巩固;而核化生的隔离、去污及脆弱人群的心理护理等知识,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较少接触,缺乏救援经验和相关培训。结合王乾贝等[20]基于灾害护理研究相关文献计量学分析,提示今后在灾害护理教育方面,需培养护理人员备灾意识,注重强化全方位的灾害知识和技能提升。
3.3 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灾害应急知识水平与灾害护理能力呈正相关(P < 0.01),灾害应急知识水平是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P < 0.01),与国内同类研究结果[21]一致。灾害知识储备丰富,能增强护士在灾害救援中的信心,有效提升救援质量。教育的发展是灾害护理的重中之重,灾害护理能力的提升与灾害护理教育培训及知识掌握密切相关[20]。今后应进一步优化灾害护理教育和培训方式,提升临床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
本次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三级医院临床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明显高于社区护士(P < 0.01),说明医院等级高低可能是灾害护理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灾害护理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三级医院的护士有较多的救灾实践,能够进一步强化其备灾、救灾和应对能力,提高其灾害护理的意识和技能水平[22]。提示社区护士需通过增加灾害模拟演练的频次以提高护士灾害知识及技能的储备。本研究还发现,急诊或ICU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水平较高(P < 0.01),这与以往文献[7, 21, 23]的研究结果一致。急诊科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所致成批伤员的重要科室,护士在整个事故救援过程中与患者直接接触,在院内分诊、急救抢救及患者后续转运过程中承担着重要作用[24],而ICU护士通常是承担此类事件后续救护的主力军,丰富的救援经验有效提升了这两个科室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建议医疗机构可吸纳临床护士加入应急梯队或院内紧急救援队伍,同时可进行急诊和ICU工作轮转,通过工作实践促进灾害应急知识的储备及救护经验的积累。
本研究还发现护士的工作年限、学历并非灾害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日常不涉及灾害应急救援的护理工作对护士应对灾害的能力提升影响有限,对于灾害应急知识的学习须与模拟培训演练与实践参与相结合。为了提升临床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日常加强灾害应急知识的培训,多参与各类灾害事件救援的演练。而救灾经验也非影响因素,可能与本研究中仅有8.16%的护士有灾害救援经验,样本量偏少,故而对结果产生偏倚有关。
综上所述,上海市金山区临床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在减灾/预防能力以及恢复/重建能力上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护理管理者应通过提升护士灾害应急知识水平、加强对急诊和ICU以外科室的护士以及三级医院以下护士的培训,通过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方案,多形式、多层次的灾害救援培训来提升临床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
作者声明 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
表 1 1 263名不同特征调查对象灾害护理能力得分比较
项目 例数(占比/%) 得分 t或F值 P值 性别 0.495 0.621 男 22(1.74) 209.23 ± 39.78 女 1 241(98.26) 204.56 ± 43.96 年龄/岁 8.021 < 0.001 ≤ 25 241(19.08) 201.99 ± 44.21 26 ~ 30 333(26.36) 213.38 ± 45.15 31 ~ 40 443(35.08) 204.34 ± 43.15 ≥ 40 246(19.48) 196.02 ± 41.17 学历 - 3.040 0.002 中专或大专 568(44.97) 200.50 ± 43.82 本科及以上 695(55.03) 208.02 ± 43.66 职称 1.408 0.245 初级 975(77.20) 205.67 ± 44.33 中级 280(22.17) 200.85 ± 42.17 高级 8(0.63) 211.25 ± 45.03 工作年限/年 5.824 0.001 1 ~ 3 250(19.79) 202.86 ± 44.38 4 ~ 10 398(31.51) 211.20 ± 45.66 11 ~ 20 382(30.25) 203.87 ± 42.57 > 20 233(18.45) 196.59 ± 40.87 医院等级 34.277 < 0.001 三级医院 518(41.01) 217.24 ± 44.67 二级医院 429(33.97) 204.77 ± 43.06 社区医院 316(25.02) 194.13 ± 40.92 所在科室 3.523 0.007 内科 299(23.67) 202.84 ± 40.68 外科 243(19.24) 204.61 ± 45.16 急诊或ICU 154(12.19) 211.07 ± 46.08 护理管理岗 66(5.23) 203.22 ± 42.74 其他① 501(39.67) 190.58 ± 41.09 急救专业培训 - 0.275 0.783 是 116(9.18) 205.71 ± 42.14 否 1 147(90.82) 204.53 ± 44.06 灾害救援培训经验 - 6.630 < 0.001 是 754(59.70) 211.25 ± 43.72 否 509(40.30) 194.84 ± 42.28 灾害救援经验 - 3.508 < 0.001 有 103(8.16) 219.11 ± 42.23 无 1 160(91.84) 203.35 ± 43.81 注:①主要为门诊及社区护士。 表 2 1 263名调查对象灾害护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
项目 条目数 维度得分范围/分 维度总分 条目均分 得分指标/% 备灾能力 20 20 ~ 100 75.65 ± 15.81 3.78 ± 0.90 75.65 应对能力 22 22 ~ 110 81.53 ± 18.07 3.71 ± 0.94 74.12 恢复/重建能力 5 5 ~ 25 18.37 ± 4.30 3.67 ± 0.89 73.47 减灾/预防能力 8 8 ~ 40 29.09 ± 0.74 3.61 ± 0.92 72.72 总分 55 55 ~ 275 204.64 ± 43.88 3.72 ± 0.90 74.41 表 3 1 263名调查对象灾害应急知识量表各维度得分
维度 条目数 维度得分范围 总分 条目均分 事故指挥系统 7 7 ~ 35 25.44 ± 5.25 3.63 ± 0.86 检伤分类 5 5 ~ 256 18.01 ± 3.86 3.60 ± 0.83 沟通联络 7 7 ~ 35 23.66 ± 5.88 3.38 ± 0.91 报告和获取重要资源 3 3 ~ 15 10.10 ± 2.50 3.37 ± 0.90 生物制剂 3 3 ~ 15 9.78 ± 2.60 3.26 ± 0.91 特殊护理及隔离、去污 15 15 ~ 75 47.98 ± 12.83 3.20 ± 0.94 总分 40 40 ~ 200 134.97 ± 30.60 3.37 ± 0.92 表 4 调查对象灾害护理能力与灾害应急知识的相关性
项目 减灾/预防能力 备灾能力 应对能力 恢复/重建能力 灾害护理能力总分 事故指挥系统 0.597 0.608 0.598 0.572 0.613 检伤分类 0.636 0.646 0.650 0.627 0.660 沟通联络 0.665 0.647 0.665 0.650 0.673 特殊护理及隔离、去污 0.679 0.642 0.669 0.663 0.676 报告和获取重要资源 0.660 0.647 0.670 0.655 0.675 生物制剂 0.663 0.627 0.651 0.637 0.659 灾害应急知识总分 0.705 0.685 0.703 0.688 0.712 注:表中数据为r值(P < 0.01)。 表 5 灾害护理能力得分之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项目 β值 标准误 标准化回归系数 t值 P值 常数项 64.745 5.402 11.984 < 0.001 医院等级 社区医院 - 5.966 2.492 - 0.067 - 2.394 0.017 二级医院 2.516 2.409 0.027 1.044 0.297 年龄/岁 26 ~ 30 7.238 3.942 0.073 1.836 0.067 31 ~ 40 8.901 5.032 0.097 1.769 0.077 > 40 11.227 7.811 0.101 1.437 0.151 学历 本科及以上 0.258 2.121 0.003 0.122 0.903 工作年限/年 4 ~ 10 0.269 3.980 0.003 0.068 0.946 11 ~ 20 - 3.411 5.244 - 0.036 - 0.650 0.516 > 20 - 4.062 7.908 - 0.036 - 0.514 0.608 灾害培训经验 有 0.287 1.904 0.003 0.151 0.880 灾害救援经验 有 1.141 3.284 0.007 0.348 0.728 科室 急诊或ICU 5.765 2.642 0.052 2.182 0.029 内科 0.876 2.313 0.008 0.379 0.705 外科 0.841 3.049 0.006 0.276 0.783 护理管理岗位 3.124 4.071 0.016 0.767 0.443 灾害应急知识总分 1.000 0.031 0.698 32.261 < 0.001 -
[1] 李真, 绳宇. 急诊护士灾害准备度现况调查[J]. 中华护理杂志, 2014, 49(6): 699-703.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14.06.015 [2] VEENEMA T G, GRIFFIN A, GABLE A R, et al. Nurses as leaders in disaster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a call to action[J]. J Nurs Scholarsh, 2016, 48(2): 187-200. doi: 10.1111/jnu.12198
[3] 文进, 李幼平, 石应康, 等. 医院灾害应急准备的国内外文献分析[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8, 8(7): 483-488. doi: 10.3969/j.issn.1672-2531.2008.07.003 [4] 王丽芹, 李思慕, 徐乃伟, 等. 我国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架构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16, 30(8): 901-904. doi: 10.3969/j.issn.1009-6493.2016.08.002 [5] BROWEN L M, HICKLING E J, FRAHM K. Emergencies, disasters, and catastrophic events: the role of rehabilitation nurses in preparedness, response, and recovery[J]. Rehabil Nurs, 2010, 35(6): 236-241. doi: 10.1002/j.2048-7940.2010.tb00053.x
[6] 田媛. 护理人员灾害护理能力培养的探讨[J]. 全科护理, 2017, 15(3): 347-348. doi: 10.3969/j.issn.1674-4748.2017.03.040 [7] 徐晓华, 绳宇, 李真, 等. 中国护士灾害准备度的横断面调查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 2016, 51(8): 903-908.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16.08.002 [8] SLEPSKI L A. Emergency preparedness and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among health care providers during hurricanes Katrina and Rita: pilot study results[J]. Disaster Manag Response, 2007, 5(4): 99-110. doi: 10.1016/j.dmr.2007.08.001
[9] 郭艳花, 金瑞华. 急诊护士灾害应急知识现状及培训需求[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7, 5(6): 314-31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YZH201706007.htm [10] 倪平, 陈京立, 刘娜. 护理研究中量性研究的样本量估计[J]. 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4): 378-38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HHL201004044.htm [11] 王恒, 成翼娟, 胡秀英. 护士灾害护理能力评估工具的研制[J]. 中华护理杂志, 2016, 51(12): 1428-1433.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16.12.004 [12] 税宇萍, 冯先琼, 张建娜, 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急诊科护士灾害护理能力与压力负荷的相关性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 2021, 21(12): 877-881. doi: 10.3969/j.issn.1671-315x.2021.12.009 [13] 王恒, 成翼娟, 胡秀英. 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评估工具的信度效度检验[J].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0(3): 388-392.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3.015 [14] 李书梅, 韩秋凤, 韩金凤, 等. 护理人员灾害应急知识量表的初步筛选及信效度评价[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7): 745-749. doi: 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3.07.001 [15] 王恒, 胡秀英. 汶川地震灾区医院护理人员灾害护理能力现状调查[J]. 护理学杂志, 2014, 29(23): 48-52. doi: 10.3870/hlxzz.2014.23.048 [16] 唐红玉, 王吉平, 吴玲玲, 等. 成批化学伤伤员院内急救护理方案的构建[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20, 37(12): 58-6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FHL202012016.htm [17] 吴玲玲, 沈英, 顾晔, 等. 基于德尔菲法的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培训方案构建[J]. 上海护理, 2021, 21(8): 6-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HHL202108005.htm [18] 唐红玉, 吴玲玲, 王吉平. 成批化学伤医院内急救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流程的构建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 2022, 22(1): 72-7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LGL202201015.htm [19] 李书梅. 护理人员灾害应急知识量表的建立及其应用[D].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 2013. [20] 王乾贝, 绳宇.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灾害护理研究现状及热点[J]. 护理学杂志, 2016, 31(19): 103-10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LXZ201619035.htm [21] 陶贵彦, 董晓燕, 张莉, 等. 兰州市三甲医院临床护士灾害认知及灾害护理能力调查[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1, 39(1): 27-33.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1.01.007 [22] 常萱, 董丽. 灾害护理能力及其评价工具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15, 29(29): 3592-359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XHZ201529004.htm [23] 邓先锋, 熊莉娟, 刘义兰, 等. 男护士灾害准备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 2019, 54(7): 1065-106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HHL201907023.htm [24] 张宝胜, 席淑华, 卢根娣. 上海市9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成批伤事件特点及救护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 2015, 50(2): 201-20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HHL201502024.htm -
期刊类型引用(4)
1. 孙婧,吕妃,尚彬,罗彩凤,唐为定. 手术室护士灾难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混合研究. 护士进修杂志. 2024(12): 1301-1308 . 百度学术
2. 王花芹,余强,范小玉,李亚敏. 灾害救援储备护士社会责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4(05): 395-400 . 百度学术
3. 马萍,韦娟,高翠蓉,陈霞,唐娟,盛建荣. 新疆公共卫生应急联盟护理人员灾害护理应急能力现状与影响因素调查. 职业与健康. 2024(20): 2790-2794 . 百度学术
4. 熊艳芬,宋娉. 急诊科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调查及规范化培训需求分析. 中国标准化. 2023(22): 253-256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3
- HTML全文浏览量: 43
- PDF下载量: 26
- 被引次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