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创刊 双月刊

新疆地区女性教师乳腺癌患者术后重返工作适应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谢雅, 马晓琴, 高晓莹, 佟宛芸

谢雅, 马晓琴, 高晓莹, 佟宛芸. 新疆地区女性教师乳腺癌患者术后重返工作适应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3, 41(3): 271-276.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3.03.003
引用本文: 谢雅, 马晓琴, 高晓莹, 佟宛芸. 新疆地区女性教师乳腺癌患者术后重返工作适应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3, 41(3): 271-276.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3.03.003

新疆地区女性教师乳腺癌患者术后重返工作适应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谢雅(1986-), 女, 大学本科, 主管护师

  • 中图分类号: R135; R737.9

Status quo of adaptability to return-to-work among female teachers with post-operative breast cancer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 摘要:
      目的  评价新疆地区女性教师乳腺癌患者术后重返工作适应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女性教师癌症患者更好地重返工作岗位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19—2021年乳腺癌术后复诊且已重返工作岗位的女性教师群体进行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量表、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探讨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调查200例女性教师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为(60.19 ±10.98)分,恐惧疾病进展得分为(32.18 ±6.19)分,社会支持得分为(37.08 ±8.1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专科及以下学历,大学本科、硕士学历患者的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分别增加1.063、1.156分;相比乳房切除的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方式患者的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增加2.136分;相比行政管理患者,一线教师患者的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减少2.001分;相比公立教育机构的患者,私立教育机构患者的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减少2.249分;患者FoP-Q-SF、SSRS两个量表的得分每增加1分,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分别增加-1.241、1.456分;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新疆地区女性教师乳腺癌患者术后重返工作适应性水平有待提升,相关部门应重视对文化程度较低、乳腺切除、一线教学岗位、私立教育机构等教师群体的关爱和社会支持,提高女性教师癌症患者重返工作的适应性水平。
    + English
  •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生命健康的严重威胁[1-3]。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首次超过了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4-5]。目前我国乳腺癌患者约250万人[2],随着疾病筛查、临床管理和治疗方案的进步,Ⅰ期、Ⅱ期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是仅有20% ~ 40%的患者能够重返工作岗位[6-7]。重返工作岗位是癌症患者疾病转归、重新融入社会的重要标志[8-9]。教师群体是乳腺癌和乳腺相关疾病的高发人群[10],同时该群体与家庭、社会的联系较为紧密,在乳腺癌患者中具有较好的职业代表性[11]。经中英文数据库检索,目前关于乳腺癌术后女性教师群体特征、重返工作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报道较少。目前重返工作适应性与恐惧疾病进展[12]和社会支持[13]的关联性已经得到了揭示,但仍缺乏对乳腺癌术后女性教师重返工作适应性的报道。本研究就新疆地区女性教师乳腺癌术后重返工作的适应性状况进行调查,并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恐惧疾病进展和社会支持状况进行统计,分析重返工作适应性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加强对乳腺癌患者重返工作状况的认识、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以2019—2021年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乳腺癌术后复诊且已重返工作岗位的女性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采用对总体均数进行估计的样本量计算公式n = μα/22 × σ2/δ2。正式调查前选取20名患者进行预调查,重返工作适应性量表总分σ = 12.06;本研究取显著水平α = 0.05则μ2α/2 = 1.96,容许误差δ2 = 2,得到理论样本量约为140例;计入20%的不合格率,所需样本至少为175例,最终纳入样本200例。

    纳入标准:(1)年龄>20岁、退休前的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2)肿瘤、淋巴结及转移(tumor-node-metastasis,TNM)分期Ⅰ ~ Ⅲ期的患者;(3)患者职业为教师,复诊时已重返原教师岗位或找到新的教职工作,且工作时长超过3个月。排除标准:(1)乳腺癌复发患者或伴有其他严重的乳腺疾病;(2)伴有严重的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3)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调查问卷由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婚姻状态等)、疾病相关资料(重返工作时长、是否合并慢性病、乳腺癌TNM分期、手术方式、乳腺癌家族史、合并上肢水肿、腋窝淋巴结等)和职业相关资料(收入水平、工作年限、工作单位性质、工作性质等)。

    重返工作岗位是指患者因伤病离开后,重回工作岗位并继续承担相应工作的行为[8]。本研究采用李佳镁等[14]编制的《重返工作适应性量表》对女性乳腺癌患者的重返工作适应性水平进行评价,量表针对癌症患者的工作特点编制,是国内首个针对癌症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的测评工具。该量表共涉及调整规划、重建效能、专注康复等3个维度,共24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正向评分法(1 ~ 5分),满分为120分,总分越高代表工作适应性越好。总量表Cronbach’s α = 0.937,折半信度为0.831,重测信度为0.814,具有良好的信度。

    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ear of progress questionnaire-short form,FoP-Q-SF)由Mehnert等[15]编制,本研究选择由吴奇云等[16]编译的中文版本,FoP-Q-SF量表共包括生理健康和社会家庭功能2个维度的12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正向评分(1 ~ 5分),满分为60分,总分越高代表恐惧疾病进展程度越高。总量表和两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56、0.838和0.842,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7]

    采用肖水源[18]设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SSRS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等3个维度,共10个条目,其中第5条分4项计分,每项从“无”到“全力支持”分别计1 ~ 4分;第6、7条中每项社会支持来源计1分;其余条目根据社会支持程度计1 ~ 4分。SSRS总分66分,得分越高代表社会支持程度越高。SSRS总量表及各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96、0.849、0.825、0.833,具有良好的效度[19]

    调查前由研究人员向患者介绍研究目的并交代问卷填写的注意事项,资料收集在患者来医院复查时完成。采用面对面询问、当面填写的形式,填写后当场收回问卷。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07份,回收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为96.62%。所有问卷的数据由两名研究人员分别独立输入数据库,并进行交叉核对。

    采用IBM 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计数资料采用频数(n)和百分比(%)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 ± s)表示,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三组及以上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重返工作适应性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 = 0.05。

    200名女性教师乳腺癌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为(60.19 ± 10.98)分,在调整规划、重建效能、专注康复各维度得分为(21.75 ± 5.02)、(23.34 ± 4.87)、(15.10 ± 3.10)分,患者在重建效能维度的条目均分最高。见表 1

    表  1  200名女性教师乳腺癌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x ± s
    维度 条目数 得分范围 均分 条目均分
    调整规划 9 9 ~ 45 21.75 ± 5.02 2.42 ± 0.56
    重建效能 9 9 ~ 45 23.34 ± 4.87 2.59 ± 0.54
    专注康复 6 6 ~ 30 15.10 ± 3.10 2.52 ± 0.52
    合计 24 24 ~ 120 60.19 ± 10.98 2.51 ± 0.46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患者人口学、疾病和职业相关资料见表 2。具有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较本科学历患者高,专科及以下学历的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较本科学历患者低,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采用保乳治疗的患者术后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高于乳房切除的患者(P = 0.031);从事行政管理的患者术后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高于一线教师(P < 0.001);在公立单位工作的患者术后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高于在私立单位工作的患者(P < 0.001)。

    表  2  不同特征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特征 例数
    (占比/%)
    得分 tF P
    年龄/岁 0.065 0.937
       ≤ 40 57(28.5) 60.11 ± 8.10
       41 ~ 50 102(51.0) 60.38 ± 8.87
       ≥ 51 41(20.5) 59.83 ± 7.91
    居住地 1.142 0.255
       城镇 81(40.5) 59.36 ± 9.26
       乡村 119(59.5) 60.76 ± 7.91
    文化程度 11.750 < 0.001
       硕士及以上 39(19.5) 64.51 ± 8.19
       本科 117(58.5) 60.51 ± 8.63
       专科及以下 44(22.0) 55.50 ± 8.52
    婚姻状态 1.124 0.262
       已婚/同居 189(94.5) 59.98 ± 9.05
       离异/丧偶 11(5.5) 62.64 ± 7.54
    乳腺癌家族史 1.449 0.149
       有 30(15.0) 61.22 ± 9.75
       无 170(85.0) 58.72 ± 8.52
    返回岗位时间/月 1.249 0.213
       < 6 77(38.5) 59.34 ± 8.22
       ≥ 6 123(61.5) 60.72 ± 7.19
    合并慢性病 1.727 0.086
       是 60(30.0) 61.92 ± 9.46
       否 140(70.0) 59.45 ± 9.19
    合并上肢水肿 0.208 0.835
       是 167(83.5) 60.25 ± 9.32
       否 33(16.5) 59.89 ± 7.69
    腋窝淋巴结 1.011 0.313
       是 151(75.5) 59.83 ± 8.86
       否 49(24.5) 61.31 ± 9.04
    TNM分期 0.761 0.469
       Ⅰ期 78(39.0) 61.09 ± 8.84
       Ⅱ期 99(49.5) 59.49 ± 8.12
       Ⅲ期 23(11.5) 60.13 ± 9.52
    手术方式 2.170 0.031
       乳房切除 53(26.5) 57.81 ± 8.61
       保乳治疗 147(73.5) 61.05 ± 9.56
    月收入/元 0.214 0.808
       < 6 000 55(27.5) 59.93 ± 9.26
       6 000 ~ 10 000 122(61.0) 60.11 ± 8.01
       > 10 000 23(11.5) 61.26 ± 9.10
    工作年限/年 2.583 0.078
       < 10 12(6.0) 65.00 ± 9.35
       10 ~ 20 90(45.0) 59.10 ± 8.47
       > 20 98(49.0) 60.60 ± 9.05
    工作性质 5.844 < 0.001
       行政管理 41(40.5) 63.24 ± 9.58
       一线教师 159(59.5) 53.27 ± 9.78
    工作单位性质 8.079 < 0.001
       公立 124(62.0) 64.72 ± 10.67
       私立 76(38.0) 52.80 ± 9.17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00名调查对象的FoP-Q-SF得分为(32.18 ± 6.19)分,SSRS得分为(37.08 ± 8.14)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与FoP-Q-SF总分为负相关(r = - 0.24,P = 0.015),与SSRS总分为正相关(r = 0.25,P = 0.024)。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与FoP-Q-SF下的生理健康恐惧、社会家庭功能恐惧维度均为负相关(r = - 0.36、- 0.49,P < 0.05),与SSRS下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维度均为正相关(r = 0.54、0.39、0.44,P < 0.05)。

    以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总得分为响应变量,以表 2单因素分析中导致P < 0.1的变量(文化程度、手术方式、工作单位性质、合并慢性病、工作年限)以及FoP-Q-SF、SSRS得分(连续变量)作为预测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分析模型的调整R2 = 0.137,F = 15.032(P < 0.001),所得模型有统计学意义;(2)相比专科及以下学历,大学本科、硕士学历患者的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分别增加1.063、1.156分;相比乳房切除的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方式患者的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增加2.136分;相比行政管理患者,一线教师患者的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减少2.001分;相比公立教育机构的患者,私立教育机构患者的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减少2.249分;相比乳房切除的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方式患者的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增加2.136分;患者FoP-Q-SF、SSRS两个量表的得分每增加1分,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分别增加-1.241、1.456分,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 3

    表  3  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变量 参照组 β SE值 标化系数 t P 95% CI值
    文化程度
       大学本科 专科及以下 1.063 0.257 0.076 4.136 < 0.001 0.559 ~ 1.567
       硕士及以上 1.156 0.387 0.098 2.987 0.003 0.397 ~ 1.915
    手术方式 乳房切除
       保乳治疗 2.136 0.469 0.123 4.554 < 0.001 1.217 ~ 3.055
    工作性质 行政管理
       一线教师 - 2.001 0.338 - 0.267 - 5.920 < 0.001 - 2.663 ~ - 1.339
    工作单位性质 公立
       私立 - 2.249 0.510 - 0.171 - 4.410 < 0.001 - 3.249 ~ - 1.249
    合并慢性病
       是 - 0.637 0.468 -0.079 - 1.361 0.175 - 1.554 ~ 0.280
    工作年限/年
       10 ~ 20 < 10 0.689 0.540 0.095 1.276 0.204 - 0.369 ~ 1.747
       > 20 0.599 0.485 0.063 1.552 0.122 - 0.158 ~ 1.356
    FoP-Q-SF得分 - 1.241 0.136 - 0.102 - 9.125 < 0.001 - 1.508 ~ - 0.974
    SSRS得分 1.456 0.209 0.097 6.967 < 0.001 1.046 ~ 1.866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新疆地区女性教师乳腺癌患者术后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为(60.19 ± 10.98)分,根据李佳镁等[14]制定的重返工作适应性标准,新疆地区女性教师群体乳腺癌患者术后重返工作适应性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与崔天娇等[20]对肠癌患者群体的调查结果处于同一水平,但是低于肺癌生存者的重返工作适应性水平[21]。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1)乳腺癌患者术后常需继续接受药物治疗和定期的复诊复查,体力活动受限,工作效率降低,难以重新适应工作环境[22];(2)女性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重返工作的难度较大;(3)女性教师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后需面对面开展工作,容易出现自卑情绪和病耻感,在较大的心理负担下难以维持较高的工作适应性[23]。本研究中发现术后患者调整规划和专注康复等维度的评分较低,提示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较低与患者术后调整规划能力下降、健康管理水平降低、创伤后康复压力较大、康复依从性缺乏等因素有关[24-2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文化程度较高的乳腺癌患者术后重返工作适应性较高,这一结果与直肠癌[26]、淋巴瘤[27]患者群体的调查结果一致。受教育程度更高的患者术后在工作中更加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更容易获得较高的职业认同[28];同时较高的文化程度有利于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实现术后的自我管理,在重返工作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角色。上述结果提示在乳腺癌患者的术后管理中应重视对文化程度较低患者的科普与宣教,引导患者提高社会活动的参与度,改善患者重返工作的适应程度。(2)采用保乳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更高。这可能与保乳治疗患者病耻感较低,且治疗方案对术后的生活质量影响也较小有关,同余攀州等[29]和郑春娆等[30]的研究结果类似。提示医护人员在术前应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决策信息,尽可能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3)在公立单位工作的女性教师的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高于私立学校教师,这可能同公立单位的女性教师工作环境和待遇相对稳定,且单位能够提供定期的体检和较好的医疗保障有关,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后能够较快地适应工作压力。(4)相对行政管理岗位,一线教师重返工作适应性水平较低。这可能和一线教师往往承担更重的教学任务和更高的工作压力有关。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完善私立教育机构及一线教师重返工作岗位后的法律、制度、政策保障,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术后的难关。(5)FoP-Q-SF得分与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为负相关关系,即患者对疾病进展的恐惧会阻碍患者重返工作岗位,与王钰洁等[12]的报道一致。研究[31-32]表明,FoP-Q-SF得分较高的患者面对疾病时更容易抗拒治疗,也更容易产生负性情绪;部分恐惧疾病进展较严重的患者甚至会放弃本应承担的社会角色和功能,对生活和工作丧失希望和热情,失去重返工作岗位的信心。因此,在乳腺癌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做好健康知识的普及,减轻患者对疾病的恐慌。(6)SSRS得分与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为正相关关系,表明社会支持感较高的患者重返工作的适应性较高。Fuochi等[33]发现社会支持能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继续完成工作的热情,重新承担社会责任。在杜若飞等[34]的研究中,通过改善社会支持水平,患者能更好地协调工作和疾病的关系,提高工作积极性,因病提前退休和离职的可能性降低。在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应嘱咐家属与患者保持沟通与交流,陪伴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加强与乳腺癌病友的沟通;同时,相关部门应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为患者提供科学、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改善社会支持提升患者重返工作的适应性。

    综上所述,新疆地区女性教师乳腺癌患者术后重返工作适应性水平有提升空间。由于教师群体从事复杂的、长期性的塑造学生人格和品行的工作,不能像简单的工业生产一样,按照统一的操作流程快速生成产品,因此教师需要因材施教,创新设计教育方法,教学任务重。重返工作的教师群体因工作时间延长或教学任务加重等原因承担着更大的工作压力,乳腺癌术后重返工作的教师群体也不例外。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切实改善教师工作状况,为重返工作的乳腺癌术后教师建立弹性工作制,提供高质量发展平台和有效支持,保护她们的身心健康,促进育人效果。

    作者声明  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 表  1   200名女性教师乳腺癌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x ± s

    维度 条目数 得分范围 均分 条目均分
    调整规划 9 9 ~ 45 21.75 ± 5.02 2.42 ± 0.56
    重建效能 9 9 ~ 45 23.34 ± 4.87 2.59 ± 0.54
    专注康复 6 6 ~ 30 15.10 ± 3.10 2.52 ± 0.52
    合计 24 24 ~ 120 60.19 ± 10.98 2.51 ± 0.46
    下载: 导出CSV

    表  2   不同特征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特征 例数
    (占比/%)
    得分 tF P
    年龄/岁 0.065 0.937
       ≤ 40 57(28.5) 60.11 ± 8.10
       41 ~ 50 102(51.0) 60.38 ± 8.87
       ≥ 51 41(20.5) 59.83 ± 7.91
    居住地 1.142 0.255
       城镇 81(40.5) 59.36 ± 9.26
       乡村 119(59.5) 60.76 ± 7.91
    文化程度 11.750 < 0.001
       硕士及以上 39(19.5) 64.51 ± 8.19
       本科 117(58.5) 60.51 ± 8.63
       专科及以下 44(22.0) 55.50 ± 8.52
    婚姻状态 1.124 0.262
       已婚/同居 189(94.5) 59.98 ± 9.05
       离异/丧偶 11(5.5) 62.64 ± 7.54
    乳腺癌家族史 1.449 0.149
       有 30(15.0) 61.22 ± 9.75
       无 170(85.0) 58.72 ± 8.52
    返回岗位时间/月 1.249 0.213
       < 6 77(38.5) 59.34 ± 8.22
       ≥ 6 123(61.5) 60.72 ± 7.19
    合并慢性病 1.727 0.086
       是 60(30.0) 61.92 ± 9.46
       否 140(70.0) 59.45 ± 9.19
    合并上肢水肿 0.208 0.835
       是 167(83.5) 60.25 ± 9.32
       否 33(16.5) 59.89 ± 7.69
    腋窝淋巴结 1.011 0.313
       是 151(75.5) 59.83 ± 8.86
       否 49(24.5) 61.31 ± 9.04
    TNM分期 0.761 0.469
       Ⅰ期 78(39.0) 61.09 ± 8.84
       Ⅱ期 99(49.5) 59.49 ± 8.12
       Ⅲ期 23(11.5) 60.13 ± 9.52
    手术方式 2.170 0.031
       乳房切除 53(26.5) 57.81 ± 8.61
       保乳治疗 147(73.5) 61.05 ± 9.56
    月收入/元 0.214 0.808
       < 6 000 55(27.5) 59.93 ± 9.26
       6 000 ~ 10 000 122(61.0) 60.11 ± 8.01
       > 10 000 23(11.5) 61.26 ± 9.10
    工作年限/年 2.583 0.078
       < 10 12(6.0) 65.00 ± 9.35
       10 ~ 20 90(45.0) 59.10 ± 8.47
       > 20 98(49.0) 60.60 ± 9.05
    工作性质 5.844 < 0.001
       行政管理 41(40.5) 63.24 ± 9.58
       一线教师 159(59.5) 53.27 ± 9.78
    工作单位性质 8.079 < 0.001
       公立 124(62.0) 64.72 ± 10.67
       私立 76(38.0) 52.80 ± 9.17
    下载: 导出CSV

    表  3   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变量 参照组 β SE值 标化系数 t P 95% CI值
    文化程度
       大学本科 专科及以下 1.063 0.257 0.076 4.136 < 0.001 0.559 ~ 1.567
       硕士及以上 1.156 0.387 0.098 2.987 0.003 0.397 ~ 1.915
    手术方式 乳房切除
       保乳治疗 2.136 0.469 0.123 4.554 < 0.001 1.217 ~ 3.055
    工作性质 行政管理
       一线教师 - 2.001 0.338 - 0.267 - 5.920 < 0.001 - 2.663 ~ - 1.339
    工作单位性质 公立
       私立 - 2.249 0.510 - 0.171 - 4.410 < 0.001 - 3.249 ~ - 1.249
    合并慢性病
       是 - 0.637 0.468 -0.079 - 1.361 0.175 - 1.554 ~ 0.280
    工作年限/年
       10 ~ 20 < 10 0.689 0.540 0.095 1.276 0.204 - 0.369 ~ 1.747
       > 20 0.599 0.485 0.063 1.552 0.122 - 0.158 ~ 1.356
    FoP-Q-SF得分 - 1.241 0.136 - 0.102 - 9.125 < 0.001 - 1.508 ~ - 0.974
    SSRS得分 1.456 0.209 0.097 6.967 < 0.001 1.046 ~ 1.866
    下载: 导出CSV
  • [1] 刘军兰. 乳腺癌首次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J]. 中华乳腺病杂志, 2020, 14(6): 38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HRD202006015.htm
    [2] 沈松杰, 孙强, 黄欣, 等. 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2022年版)[J].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2, 9(2): 6-1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JXU202202003.htm
    [3] 史丽群, 李照喜, 师明莉, 等. 上海市退休女干部乳腺微小癌影响因素的泊松回归分析及对应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分析[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1, 39(6): 631-636.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1.06.005
    [4] 曹毛毛, 陈万青. GLOBOCAN 2020全球癌症统计数据解读[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2021, 13(3): 63-6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XQY202103010.htm
    [5]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 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J]. 中华肿瘤杂志, 2020, 42(10): 781-797. https://xuewen.cnki.net/CCND-JIKA202301110070.html
    [6] 朱晓丽, 张惠婷, 张丽娟, 等. 乳腺癌幸存者重返工作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 26(20): 2702-2710.
    [7] 杨申申, 刘均娥, 苏娅丽, 等. 乳腺癌患者重返工作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0(6): 821-82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6.005
    [8]

    DREYER R P, DICKSON V V. Return to work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importance of patients' preferences[J]. Circ Cardiovasc Qual Outcomes, 2018, 11(6): e4806.

    [9]

    RUILE S, MEISINGER C, BURKHARDT K, et al. Effort-reward imbalance at work and overcommitmen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associations with return to work 6 months after AMI[J]. J Occup Rehabil, 2021, 31(3): 532-542. doi: 10.1007/s10926-020-09942-7

    [10] 罗珠女, 温浩茂. 不同年龄层次教师职业群乳腺疾病发病情况及彩超筛查价值分析[J].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20, 18(6): 537-53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QEN202006009.htm
    [11] 赵明智, 曾福强, 纪宗萍. 某市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及甲状腺异常情况调查[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1, 39(5): 549-553.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1.05.014
    [12] 王钰洁, 吴张萍. 疾病进展恐惧对青中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准备度的影响[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2, 22(3): 80-8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XFZ202203021.htm
    [13] 王玲, 许峰, 李林, 等. 乳腺癌术后患者的重返工作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2, 42(11): 2792-279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YSB202211030.htm
    [14] 李佳镁, 郭瑜洁, 顾丽培, 等. 癌症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21, 38(8): 1-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FHL202108002.htm
    [15]

    MEHNERT A, HERSCHBACH P, BERG P, et al. Fear of progression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validation of the short form of the Fear of Progression Questionnaire(FoP-Q-SF)[J]. Z Psychosom Med Psychother, 2006, 52(3): 274-288.

    [16] 吴奇云, 叶志霞, 李丽, 等. 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 2015, 50(12): 1515-151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HHL201512028.htm
    [17] 蔡建平, 江子芳. 中文版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应用于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信度效度检验[J]. 护理学报, 2018, 25(7): 5-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NFHL201807003.htm
    [18] 肖水源.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4, 4(2): 98-10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CJS402.019.htm
    [19] 刘继文, 李富业, 连玉龙.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信度效度研究[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8, 31(1): 1-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JYY200801000.htm
    [20] 崔天娇, 屈清荣, 高娅鑫, 等. 肠造口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22, 39(3): 5-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FHL202203002.htm
    [21] 肖婵娟, 张昌盛. 肺癌生存者重返工作适应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全科护理, 2022, 20(15): 2116-211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THS202215029.htm
    [22]

    STENDARDO M, BONCI M, CASILLO V, et al. Predicting return to work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Socio-occupational factors overcome clinical conditions[J]. PLoS One, 2018, 13(12): e208842.

    [23] 胡琳琳, 周晓凤, 王叶贝, 等.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J]. 中国医药导报, 2022, 19(2): 100-10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YCY202202022.htm
    [24] 李燕, 张曦, 王红丽, 等.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自我管理的现状调查[J]. 天津护理, 2021, 29(6): 636-64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TJFN202106002.htm
    [25] 彭艳婷, 宋晓梅, 朱亚飞, 等. 乳腺癌患者情绪抑制危险因素分析[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 2022, 24(3): 226-23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MTYX202203011.htm
    [26] 石伟玲, 屈清荣, 高娅鑫. 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病人重返工作自我效能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 全科护理, 2022, 20(15): 2026-202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THS202215003.htm
    [27] 张梦瑶, 王娟, 唐涵, 等. 中青年淋巴瘤患者重返工作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护理学杂志, 2021, 36(21): 28-3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LXZ202121008.htm
    [28] 陈韶荣, 吴庆松. 心理资本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的关系研究——论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J]. 大学教育科学, 2018(1): 59-6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XGJ201801011.htm
    [29] 余攀州, 李俊, 李倩. 乳腺癌手术后乳房再造方法应用进展[J]. 山东医药, 2021, 61(36): 87-9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DYY202136024.htm
    [30] 郑春娆, 王惠珍. 乳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18, 25(2): 7-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NFHL201802003.htm
    [31] 熊娟娟, 秦静雯, 龚开政. 心脏病患者疾病进展恐惧的研究进展[J].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22(1): 147-15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LHL202201030.htm
    [32]

    ROSA F, BAGNASCO A, GHIROTTTO L, et al. Experiences of older people following an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 phenomenological study[J]. J Clin Nurs, 2018, 27(5-6): 1110-1119. doi: 10.1111/jocn.14189

    [33]

    FUOCHI G, FOÀ C. Quality of life, coping strategies, social support and self-efficacy in women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mixed methods approach[J]. Scand J Caring Sci, 2018, 32(1): 98-107.

    [34] 杜若飞, 陈长英. 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后心理体验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 2018, 53(8): 920-92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HHL201808006.htm
  • 期刊类型引用(1)

    1. 刘金龙,张永和. 中药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探究.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3): 589-592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2)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3
  • HTML全文浏览量:  29
  • PDF下载量:  25
  • 被引次数: 3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8-25
  • 刊出日期:  2023-06-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