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on future health emergency management pathways in communities based on digital governance in Zhejiang Province
-
摘要:目的 分析浙江省未来社区卫生应急管理的影响因素并归纳总结卫生应急管理路径。方法 基于浙江省未来社区卫生应急管理的政策发布及官方报道文本,将浙江省第一批24个“未来社区”创建名单作为研究对象,检索2019—2022年浙江省政府网站和当地市(区)县有关未来社区的相关内容,使用fs/QCA 3.0软件,对影响未来社区卫生应急管理的因素进行赋值,以及一致性评分和组合覆盖率评分。结果 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数字化建设程度、卫生应急预案、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卫生应急场所和是未来社区应急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致性评分依次为0.93、0.78、0.69、0.65、0.34。组合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 数字化建设程度*~卫生应急场所的原覆盖率为0.54,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 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 卫生应急预案*~卫生应急场所的原覆盖率为0.32。结论 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是评价未来社区卫生应急管理的必要条件。基层社区卫生应急管理路径设计需要进一步关注,并规划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卫生应急预案,同时结合数字化建设对社区卫生应急管理的各主体进行数字化赋能,以提升社区卫生应急管理能力与效能。
-
新冠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0年1月,浙江省率先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基于大数据的系统分析,首创并推动区域疫情风险“五色图”与“个人健康码”,通过科学防治与精准防控,以社区为单位开展网格化管理,控制并切断传染路径,有效保障了居民健康。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至2023年疫情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对以社区为基本网格开展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浙江省于2019年开展“未来社区建设”并打造社区卫生健康服务的新场景,提出使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治理效能并加强卫生应急管理,强调将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医防融合供给服务”作为突破的重点[1]。“后疫情时代”社区卫生应急模式通过关口前移将社区作为首道防线[2]、借助数字化手段建立数字集成社区智治平台形成应急管理流程再造[3]、将社区由应急管理的“行政末梢”转变为“治理枢纽”[4]等方式,推动了卫生应急管理模式创新与措施优化。浙江省依托数字技术赋能的优势从体系建设、技术研发、设施保障、区域协同四方面入手,打造公共卫生数字治理新标杆,实现未来社区卫生应急管理的数字化[5]。
传统的卫生应急管理模式是借助政府行政命令主导并协调基层社区各组织开展规范化的措施干预,在面对疫情社区多点散发等情况时容易造成实施时效的滞后,从而影响该区域的防疫效果。基于数字治理的未来社区卫生应急供给模式,可以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现的第一时间通过优化配置区域卫生资源,实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防控。本研究以浙江省未来社区卫生应急管理实证案例为资料,使用定性比较方法(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QCA)分析未来社区的卫生应急管理路径,以期为我国社区卫生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要求案例选择具备总体充分同质性(即案例间必须拥有相同的背景或特征)和总体最大异质性(即案例多样化)。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是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的基层重要单元,案例具有代表性,符合充分同质性的要求。研究对象的区域、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要素各异,符合研究对象最大异质性的要求。2019年浙江省第一批未来社区创建名单包括杭州、宁波、温州等11个地市的24个基层社区。建设类别方面,6个社区属于规划新建类,5个社区属于整合提升类,13个社区属于拆改结合类,已经在2023年完成创建并被要求作为样本实现浙江省全域推广。本研究将浙江省第一批24个未来社区创建名单作为研究对象,以各社区名称为关键字,检索2019—2022年浙江省政府网站、当地市(区)县对未来社区的政策发布及官方报道文本,合计抽取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高质量加快推进未来社区试点建设工作的意见》等36个政策文件及112项新闻报道,归纳汇总未来社区的卫生应急预案、卫生人员情况、卫生应急场所情况、数字化建设情况等相关指标。
1.2 方法
1.2.1 定性比较分析
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可更为深入地解释各种影响因素组合作用带来的结果选择问题[6]。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基于“案例导向”思路并采用整体分析视角,将案例视为由各种条件所组成的复杂组合,通过与实证资料和理论博弈,从小样本数据中探求研究问题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7]。本研究使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法(crisp-sets QCA,csQCA),基于布尔代数的运算原理,对条件变量与结果变量进行1/0的二分赋值,“1”代表“是、存在、出现”的正向判断,“0”代表“否、不存在、不出现”的负向判断。主要运算符是“*”“+”“~”“→”,“*”表示“和”,“+”表示“或”,“~”表示条件变量为负向判断,“→”表示“导致,指向因果连接”。使用以上运算符号可以列出条件变量与结果变量的因果关系表达式。本研究存在5个条件变量(a、b、c,d,e)和1个结果变量(Y),假设卫生应急预案(a)、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b)、卫生应急场所(d)作为影响因素同时存在,或者卫生应急预案(a)、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b)作为影响因素存在,而卫生应急场所(d)不作为影响因素都可以导致结果(Y)的发生,表达式可以体现为Y = a * b * d + a * b ~ d。本研究所涉及的条件变量与结果变量均可以直接进行二分类变量处理,故本研究采用csQCA探索分析未来社区卫生应急管理路径。
1.2.2 变量赋值
卫生应急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政策因素、条件因素、技术因素、队伍因素和环境因素[8]。新一轮医改后,基础应急能力、预警响应机制和防控战略措施成为卫生应急管理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9]。数字化在卫生应急管理领域的广泛推进,使数字化建设成为卫生应急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10]。本研究参考文献综述和案例文本资料[11-14],将是否通过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并符合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要求验收的社区(24个社区中有17个通过验收,于2022年入选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的未来社区)作为结果变量(Y = 0为未入选,Y = 1为入选),将卫生应急预案、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卫生应急场所和数字化建设程度等5项影响因素作为条件变量;根据研究内容所要求的影响因素和政策文本匹配的实质一致性,本研究将临界值设置为1,用于筛选出子集关系更强的组态,并精简组态数量[15]。根据对24个社区新闻报道及资料文本分析,在2019—2022年浙江省新冠疫情发生期间,认为是属于“卫生应急管理”的指标被确定为“影响因素(赋值1)”,未提及的确定为“非影响因素(赋值0)”,构建QCA真值表,各变量设置及赋值解释见表 1。
表 1 影响因素变量赋值及解释变量类型 指标 涉及数社量区 赋值 结果变量 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并符合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要求(Y) 17 1 7 0 条件变量 卫生应急预案(a) 17 1 7 0 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b) 23 1 1 0 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c) 16 1 8 0 卫生应急场所(d) 11 1 13 0 数字化建设(e) 20 1 4 0 1.2.3 一致性和覆盖度计算
通过一致性和覆盖度计算可以确定条件变量与结果变量的关系[16]。一致性是指条件变量与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即被纳入分析的案例在多大程度上共同分享导致结果出现的某个条件。当计算结果的一致性达0.9以上,认为此条件变量是结果的必要条件;当一致性结果到达0.8时,认为此条件变量为形成结果的充分条件,即该条件能解释结果变量的子集。覆盖度是指条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解释结果[17],覆盖度的取值范围为[0, 1]。本研究使用fs/QCA 3.0软件以便于使用一致性算法衡量条件变量的充分性和必要性。
2. 结果
2.1 赋值结果
对24个未来社区案例进行编码赋值,得到结果变量与条件变量的真值表见表 2。设置临界值为1,24个社区案例均符合要求,经检查未出现有悖常理的组态。社区案例4显示具备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和数字化建设,但未入选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社区案例23显示具备卫生应急预案、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和数字化建设,但未入选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以上2个案例为规划新建类未来社区,虽然符合条件变量要求,但居民尚未整体入住,未能开展独立的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所以删去案例4与案例23。
表 2 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赋值结果社区案例编号 卫生应急预案 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 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 卫生应急场所 数字化建设程度 Y 1 1 1 1 1 1 1 2 1 1 0 1 1 1 3 0 1 0 0 0 0 4 0 1 1 0 1 0 5 1 1 1 1 1 1 6 1 1 1 1 1 1 7 0 1 0 0 0 0 8 1 1 1 0 1 1 9 1 1 1 0 1 1 10 1 0 0 0 1 0 11 0 1 1 1 1 1 12 1 1 1 1 1 1 13 1 1 1 0 1 1 14 1 1 1 1 1 1 15 0 1 0 0 0 0 16 1 1 1 0 1 1 17 1 1 1 1 1 1 18 0 1 0 0 1 0 19 1 1 1 1 1 1 20 0 1 0 0 0 0 21 1 1 1 1 1 1 22 1 1 1 1 1 1 23 1 1 0 0 1 1 24 1 1 1 0 1 1 2.2 未来社区卫生应急管理的影响因素
对案例赋值后使用fs/QCA 3.0软件分析得到各指标的条件测试结果,根据一致性的得分排序依次如下: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一致性为0.93,覆盖度为1;数字化建设程度,一致性为0.78,覆盖度为1;卫生应急预案,一致性为0.69,覆盖度为1;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一致性为0.65,覆盖度为1;卫生应急场所,一致性为0.34,覆盖度为1。可知一致性达到0.9以上的因素是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可以认为,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是体现未来社区卫生应急管理的必要条件,而其余因素为非必要条件。
2.3 未来社区卫生应急管理影响因素组合路径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组合路径对社区卫生应急管理的影响,对除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的其他因素进行组合条件分析,结果见表 3。表 3显示剩余4个条件变量所构成的组合路径的总体覆盖率为1,说明该组合路径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表达式为:Y =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数字化建设程度*~卫生应急场所+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卫生应急场所+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卫生应急预案*~卫生应急场所+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数字化建设程度*~卫生应急预案+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数字化建设程度*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卫生应急场所。
表 3 影响因素组合路径分析结果组合 组合路径 原覆盖率 净覆盖率 一致性 1 数字化建设程度*~卫生应急场所 0.54 0.32 1 2 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卫生应急预案*~卫生应急场所 0.32 0.18 1 3 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卫生应急场所 0.16 0.08 1 4 数字化建设程度*~卫生应急预案 0.12 0.12 1 5 数字化建设程度*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卫生应急场所 0.08 0.08 1 一致性 1 注:原覆盖率为该组合能够解释的案例占总案例的比重,净覆盖率表示仅能被该组合所揭示的案例占总案例的比重。 组合1: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数字化建设程度*~卫生应急场所。该组合表明在具有固定卫生应急场所的情况下,充足的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和较好的数字化建设有助于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组合2: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卫生应急预案*~卫生应急场所。该组合表示具有固定卫生应急场所的情况下,充足的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和物资储备,配合卫生应急预案,有助于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组合3: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卫生应急场所。该组合表示具有固定卫生应急场所的情况下,充足的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和物资储备有助于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组合4: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数字化建设程度*~卫生应急预案。该组合表示在具备卫生应急预案的情况下,充足的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和较好的数字化建设有助于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组合5: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数字化建设程度*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卫生应急场所。该组合表示具有固定卫生应急场所的情况下,充足的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和物资储备,配合以较好的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3. 讨论
3.1 未来社区卫生应急管理的影响因素
定性比较方法在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运用最初集中在药品价格领域[18],目前已经在卫生政策评价、公共卫生治理和公立医院改革等方面得到较多应用,多用于分析医疗卫生要素指标对政策效果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本研究确定了未来社区卫生应急管理的影响因素并使用定性比较方法对其进行计算与排序。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是入选共同富裕名单并通过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验收的首要影响因素和必要条件(一致性= 0.93)。充足的基层卫生人员数量及较好的能力有助于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快速响应并为所在区域的居民提供及时的卫生应急服务[19]。卫生人员数量及能力的缺失是导致公共卫生事件快速扩散的重要原因。因此基于现有区域的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的完善与扩充是基层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必要措施。数字化建设程度(一致性= 0.78)与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一致性= 0.65)分列影响因素的二、三位。数字化是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过程中快速响应机制、多部门统一协调协作、信息交互流程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应急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的重要工具[20]。未来社区的基础数字化架构有助于为社区卫生应急管理提供充足的大数据和即时分析结论,以助推应急决策。现有未来社区的数字化不仅体现在数字化工具的使用与推广,其数字化转型的思维体现在对系统的整体架构重构以及对社区内各主体多元协同形成的叠加效应。通过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自组织以及区域内企业等单位进行串联及数字化赋能,可以打破数据壁垒,进而提升卫生服务应急管理效率[21]。未来社区的健康场景与未来商业场景共用数字仓储空间,数字仓库空间在保持应急物资的基本储备基础上增加了空间的流动性,智能应急物流系统将从区域整体角度出发,对重点区域的应急物资进行补充,从而保障应急物资的供给与流通。
3.2 未来社区卫生应急管理的组合路径分析
使用QCA分析确定5种组合可以对入选共同富裕名单并符合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要求(Y)进行解释。本部分对覆盖率较高的组合1和组合2开展讨论。
组合1: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数字化建设程度*~卫生应急场所。该组合强调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及数字化建设具备的融合效应以符合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要求。数字化工具具有提升卫生人员服务能力及效率的作用[22]。未来社区健康场景设计的15 min步行圈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作为评价指标,该指标要求卫生人员具备快速响应的能力及使用数字化工具的能力。在目前各基层社区卫生应急场所相对固化的情况下,数字化建设有助于实现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配置。这也符合最新研究[23]指出的在风险社会与数字时代的双重背景下,必须应用数字技术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推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观点。
组合2: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卫生应急预案*~卫生应急场所。该组合显示了非数字化建设情况下的影响要素组合。传统卫生应急模式所包含的卫生人员、应急物资和应急预案为社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基础[24]。有研究[25]指出社区专业公共卫生人才缺乏、应急预案不完善、应急响应能力有限仍是制约基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要求社区切实使用好卫生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做好全周期卫生应急预案,形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长效机制。组合2所内涵的影响要素组合路径也符合目前我国卫生应急管理的未来发展路径。
传统社区卫生应急管理强调以人和组织为要素的快速响应机制,数字化嵌入仅作为辅助管理手段[26]。不同于同类研究的关注要素,浙江省未来社区卫生应急管理路径是在原有卫生应急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纳入数字化融合从而创设的新型公共卫生服务。基于本次研究结果,建议在基层社区卫生应急管理路径中进一步巩固与完善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卫生应急预案,同时结合数字化建设为社区卫生应急管理的各主体赋能,提升社区卫生应急管理能力与效能。
作者声明 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
表 1 影响因素变量赋值及解释
变量类型 指标 涉及数社量区 赋值 结果变量 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并符合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要求(Y) 17 1 7 0 条件变量 卫生应急预案(a) 17 1 7 0 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b) 23 1 1 0 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c) 16 1 8 0 卫生应急场所(d) 11 1 13 0 数字化建设(e) 20 1 4 0 表 2 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赋值结果
社区案例编号 卫生应急预案 卫生人员数量与能力 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 卫生应急场所 数字化建设程度 Y 1 1 1 1 1 1 1 2 1 1 0 1 1 1 3 0 1 0 0 0 0 4 0 1 1 0 1 0 5 1 1 1 1 1 1 6 1 1 1 1 1 1 7 0 1 0 0 0 0 8 1 1 1 0 1 1 9 1 1 1 0 1 1 10 1 0 0 0 1 0 11 0 1 1 1 1 1 12 1 1 1 1 1 1 13 1 1 1 0 1 1 14 1 1 1 1 1 1 15 0 1 0 0 0 0 16 1 1 1 0 1 1 17 1 1 1 1 1 1 18 0 1 0 0 1 0 19 1 1 1 1 1 1 20 0 1 0 0 0 0 21 1 1 1 1 1 1 22 1 1 1 1 1 1 23 1 1 0 0 1 1 24 1 1 1 0 1 1 表 3 影响因素组合路径分析结果
组合 组合路径 原覆盖率 净覆盖率 一致性 1 数字化建设程度*~卫生应急场所 0.54 0.32 1 2 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卫生应急预案*~卫生应急场所 0.32 0.18 1 3 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卫生应急场所 0.16 0.08 1 4 数字化建设程度*~卫生应急预案 0.12 0.12 1 5 数字化建设程度*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卫生应急场所 0.08 0.08 1 一致性 1 注:原覆盖率为该组合能够解释的案例占总案例的比重,净覆盖率表示仅能被该组合所揭示的案例占总案例的比重。 -
[1] 柴贤龙, 徐呈程, 靳丽芳, 等. 关于浙江未来社区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对策建议[J]. 决策咨询, 2019(3): 65-6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CZT201903020.htm [2] 张录法. 后疫情时代城市分级诊疗体系: 改革方向与治理策略[J]. 南京社会科学, 2020(4): 7-1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NJSH202004003.htm [3] 郁建兴, 吴结兵. 走向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未来社区治理体系[J]. 浙江经济, 2019(7): 21-2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HEJ201907014.htm [4] 曹海军, 梁赛. 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精控"之道——现实困境、逻辑理路和治理策略[J]. 理论探讨, 2020(3): 149-15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LTT202003023.htm [5] 陈知然. 数字技术赋能浙江省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创新的实践探索[J]. 中国工程咨询, 2022(2): 60-6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CZX202202014.htm [6] 杨肖光, 马晓静, 代涛. 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3, 6(8): 14-1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WZ201308004.htm [7] ROIG-TIERNO N, HUARNG K H, RIBEIRO-SORIANO D.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crisp and fuzzy sets in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J]. J Bus Res, 2016, 69(4): 1261-1264.
[8] 李锋, 张辉, 程苏琴, 等. 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07, 23(10): 1235-123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GW200710043.htm [9] 宿杨. 新一轮公共卫生体系改革与应急能力建设[J]. 甘肃社会科学, 2020(6): 229-23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SSH202006032.htm [10] 郑万波, 袁湘涛, 吴燕清, 等. 省级区域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多层次多方位数字预案体系构建与评估[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8, 36(2): 155-160.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18.02.020 [11] 邹永华, 陈紫微. 未来社区建设的理论探索[J]. 治理研究, 2021, 37(3): 95-10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SWD202103009.htm [12] 田毅鹏. "未来社区"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J]. 社会科学研究, 2020(2): 8-1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HYJ202002002.htm [13] 曾智洪, 陈煜超, 朱铭洁. 城市未来社区智慧治理面临的五大挑战及其超越[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42(4): 130-13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SXX202004017.htm [14] 沈费伟. 未来社区的空间实践与调适治理——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研究[J]. 河南社会科学, 2022, 30(7): 88-9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NSH202207010.htm [15] MCKNIGHT B, ZIETSMA C. Finding the threshold: a configurational approach to optimal distinctiveness[J]. J Bus Ventur, 2018, 33(4): 493-512.
[16] RAGIN C C. Set relations in social research: evaluating their consistency and coverage[J]. Polit Anal, 2006, 14(3): 291-310.
[17] 何俊志. 比较政治分析中的模糊集方法[J]. 社会科学, 2013(5): 30-3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HKX201305006.htm [18] 沈洪涛. 中国药品价格管制问题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19] 罗奕, 王聪, 童心卢, 等. 杭州市基层医务人员卫生应急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1, 39(3): 251-256;281.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1.03.002 [20] 姚建义, 金雅玲, 汤晓勇, 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智慧应急发展探讨[J].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5): 34-4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CKX202105006.htm [21] 张婉昱, 吕翼.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框架的医院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研究-——以武汉协和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J]. 医学与社会, 2020, 33(11): 90-9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XSH202011018.htm [22] 张乐乐, 徐兆涵, 王知. 新加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体系及其评价[J]. 医学与法学, 2022, 14(2): 1-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XFX202202001.htm [23] 郁建兴, 陈韶晖. 从技术赋能到系统重塑: 数字时代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J]. 浙江社会科学, 2022(5): 66-75;15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JSH202205007.htm [24] 李阳, 刘敏, 徐玉梅. 韧性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问题与策略研究[J]. 卫生经济研究, 2022, 39(6): 86-8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SJJ202206022.htm [25] 龚艳, 尹伊湄. 社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完善[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41(12): 91-9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NZX202112012.htm [26] 郭壹凡, 朱先, 曾志嵘.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家庭医生团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中的现实困境及其破解路径[J].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25): 3190-319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KYX202125009.htm -
期刊类型引用(1)
1. 胥志豪. 智慧城市下社区应急管理路径研究. 住宅与房地产. 2025(01): 78-80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8
- HTML全文浏览量: 31
- PDF下载量: 17
- 被引次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