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创刊 双月刊

2008—2021年某金属表面处理企业职业病危害及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郑宇飞, 刘瑞祥, 赵慧, 云翔, 杨芙蓉, 潘斌

郑宇飞, 刘瑞祥, 赵慧, 云翔, 杨芙蓉, 潘斌. 2008—2021年某金属表面处理企业职业病危害及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3, 41(4): 431-435.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3.04.008
引用本文: 郑宇飞, 刘瑞祥, 赵慧, 云翔, 杨芙蓉, 潘斌. 2008—2021年某金属表面处理企业职业病危害及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3, 41(4): 431-435.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3.04.008

2008—2021年某金属表面处理企业职业病危害及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基金项目: 包头医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无编号)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郑宇飞(1981-), 女, 硕士, 副主任医师

  • 中图分类号: R135

Analysis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examination data in a metal surface treatment enterprise from 2008 to 2021

  • 摘要:
      目的  分析金属表面处理企业的职业病危害,为该类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某大型金属表面处理企业2008—2021年9 769个检测点位的化学毒物和3 080个噪声危害作业点位的噪声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对该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对该企业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08—2021年,该企业历年化学毒物总超标率为7.2%,化学毒物超标作业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三氧化铬、硫酸及盐酸;噪声危害历年总超标率为30.8%。各危害因素超标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14年间参加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的人员累计15 569人次。职业病禁忌证、疑似职业性牙酸蚀病、疑似职业性铬鼻病、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P<0.01)。磨工岗位噪声超标率、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均为最高(P<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噪声岗位超标率和疑似噪声聋检出率为正相关关系(rs=0.769,P<0.01);电镀岗位三氧化铬检测结果超标率与疑似职业性铬鼻病检出率,以及盐酸及硫酸检测结果超标率与疑似职业性牙酸蚀病检出率均为正相关关系(rs=0.859、0.915,P<0.01)。
      结论  该企业为职业病危害严重企业,2008—2021年职业卫生防护措施逐年完善基本能够满足要求,但应继续加强防护设施的维护保养及现场监管,确保相关措施持续有效。
  • 重庆市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 [1],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如今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并存。截至2019年底,全市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达到了9 294家,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30.9万余人 [2],接害人群数量庞大,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的需求及要求也更高。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入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加强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作用,2023年4月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举行了重庆市首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业技能竞赛。本研究通过对本次竞赛的成绩进行分析,了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业参赛者能力现状,以期对今后提高该行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提升重庆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提供可行的建议。

    以重庆市首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业技能竞赛参赛者为研究对象,共197人。参赛者来自重庆市各区县83家技术服务机构,采取自愿报名方式参赛,按参赛内容分为职业卫生评价与检测、放射卫生评价与检测以及职业健康检查3个竞赛组,分别为64人、40人和93人。

    问卷调查在考核结束后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参赛者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文化程度、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时间、单位所属行政区划以及是否参加过职业卫生技能培训。

    考核分为理论及技能两部分,理论考核由职业卫生领域专家组根据不同竞赛组分别设计3套试题,内容为各竞赛组专业方向涉及的基础理论及法律知识,采用计算机阅卷评分;技能操作由两名考官现场评分,职业卫生评价与检测考核内容为管道风速测定、全面通风量计算、粉尘采样、噪声检测以及高温检测;放射卫生评价与检测考核内容为DR性能指标及防护检测等;职业健康检查考核内容为阅读胸片和听力图谱,并出具检查结论。理论及技能考核满分均为100分,60分为及格。总成绩=理论考核成绩× 40% + 技能考核成绩× 60%,60分为及格。

    采用Excel 2016软件双人录入数据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数据分析使用SPSS 26.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 ± s)描述,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三组及以上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 = 0.05。

    197名参赛者中男性118人(占59.9%),女性79人(占40.1%);平均年龄(37.6 ± 8.5)岁,最小为22岁,最大为76岁;大学专科及以下有28人(占14.2%),大学本科144人(占73.1%),硕士及以上25人(占12.7%);无职称者18人(占9.1%),初级职称者41人(占20.8%),中级职称者97人(占49.2%),高级职称者41人(占20.8%);单位行政区划位于中心城区者82人(占41.6%),周边区县50人(占25.4%),主城新区65人(占33.0%);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时间 < 5年者87人(占44.2%),6 ~ 10年的有59人(占29.9%), > 10年的有51人(占25.9%);81.2%(160人)的参赛者参加过职业卫生技能培训。

    各竞赛组总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放射卫生评价与检测组最高。具体来看,各竞赛组理论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技能考核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放射卫生评价与检测组最高。各竞赛组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及总成绩的及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职业卫生评价与检测组理论知识及格率最高,放射卫生评价与检测组技能和总成绩及格率最高,职业健康检查组各项成绩及格率均为最低。见表 1

    表  1  各竞赛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及总成绩分析
    参赛类别 人数 理论考核 技能考核 总成绩
    得分 及格人数(及格率/%) 得分 及格人数(及格率/%) 得分 及格人数(及格率/%)
    职业卫生评价与检测 64 55.1 ± 10.69 26(40.6) 75.1 ± 18.69 52(81.3) 67.1 ± 13.39 51(79.7)
    放射卫生评价与检测 40 51.0 ± 10.42 9(22.5) 79.9 ± 12.75 36(90.0) 68.4 ± 9.69 33(82.5)
    职业健康检查 93 52.2 ± 7.88 18(19.4) 29.9 ± 18.10 5(5.4) 38.8 ± 12.76 5(5.4)
    Fχ2 2.773 9.217 181.938 112.754 131.972 124.449
    P 0.065 0.010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在理论考核成绩方面,年龄、职称、文化程度、单位所属行政区划以及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时间等不同的人员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技能成绩、总成绩以及总成绩及格率方面,除职称外,其他特征人员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总成绩中,男性、31 ~ 40岁、初级职称、所市级以上、中心城区、从事时间6 ~ 10年以及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的组别成绩高于其他组。见表 2

    表  2  不同人员理论及技能考核得分情况
    特征 人数 理论成绩/分 技能成绩/分 总成绩/分 及格人数(及格率/%)
    性别
      男 118 53.9 ± 10.2 61.7 ± 27.5 58.6 ± 18.1 65(55.1)
      女 79 51.3 ± 8.1 44.4 ± 28.9 47.1 ± 18.3 24(30.4)
      tχ2 1.903 4.244 4.328 11.661
      P 0.059 < 0.001 < 0.001 < 0.001
    年龄/岁
      20 ~ 30 34 50.6 ± 9.1 57.3 ± 27.6 54.7 ± 18.1 17(50.0)
      31 ~ 40 105 54.7 ± 9.6 64.4 ± 26.1 60.5 ± 17.2 62(59.0)
      41 ~ 50 46 51.9 ± 8.9 38.4 ± 27.1 43.8 ± 17.1 8(17.8)
      > 50 12 47.3 ± 8.8 25.4 ± 23.9 34.2 ± 13.7 2(20.0)
      Fχ2 2.888 11.133 11.291 24.147
      P 0.024 < 0.001 < 0.001 < 0.001
    职称
      无 18 44.5 ± 10.9 60.5 ± 29.3 54.1 ± 18.4 9(50.0)
      初级 41 52.5 ± 7.9 61.4 ± 28.0 57.9 ± 17.7 23(56.1)
      中级 97 54.6 ± 9.2 54.5 ± 29.4 54.5 ± 19.2 43(44.3)
      高级 41 53.1 ± 9.0 45.9 ± 28.9 48.8 ± 19.4 14(34.1)
      Fχ2 6.192 2.222 1.623 4.186
      P < 0.001 0.087 0.185 0.242
    文化程度
      大专及以下 28 47.6 ± 9.8 41.8 ± 31.5 44.16 ± 19.6 8(28.6)
      大学本科 144 53.0 ± 9.0 55.6 ± 28.4 54.6 ± 18.1 64(44.4)
      硕士及以上 25 58.2 ± 9.1 63.9 ± 28.2 61.6 ± 19.4 17(68.0)
      Fχ2 8.938 4.136 6.158 8.406
      P < 0.001 0.017 0.003 0.015
    单位所属行政区划
      中心城区 82 62.8 ± 9.0 62.8 ± 28.4 60.6 ± 18.4 49(59.8)
      主城新区 65 49.6 ± 9.3 45.8 ± 28.6 47.3 ± 17.9 20(31.3)
      周边区县 50 50.0 ± 7.8 52.9 ± 28.5 51.8 ± 18.1 20(39.2)
      Fχ2 16.599 6.589 10.064 12.781
      P < 0.001 0.002 < 0.001 0.002
    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时间/年
      0 ~ 5 87 49.5 ± 8.5 47.5 ± 29.7 48.3 ± 18.9 65(44.5)
      6 ~ 10 59 56.2 ± 10.3 64.3 ± 26.5 61.0 ± 17.5 22(56.4)
      > 10 51 54.9 ± 8.2 56.1 ± 28.8 55.6 ± 18.1 2(16.7)
      Fχ2 2.478 4.161 4.431 5.951
      P < 0.001 0.017 0.013 0.051
    参加过职业卫生技能培训
      是 160 53.4 ± 9.5 57.8 ± 29.1 56.0 ± 18.9 80(50.0)
      否 37 50.9 ± 9.4 41.6 ± 26.7 45.3 ± 17.2 9(24.3)
      tχ2 1.435 3.098 3.161 7.999
      P 0.153 0.002 0.002 0.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以总成绩及格分数(60分)作为标准将得分情况分为及格与不及格,并以此为响应变量(及格= 1,不及格= 0)。以性别、年龄、职称、文化程度、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时间、是否参加过职业卫生技能培训、单位所属行政区域为预测变量,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从事时间、是否参加过职业卫生技能培训均会对及格率产生影响,其中男性参赛者及格概率是女性的4.079倍(95%CI:1.756 ~ 9.476);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时间6 ~ 10年和超过10年参赛者的及格概率分别是0 ~ 5年的2.447倍(95%CI:0.972 ~ 6.160)和2.774倍(95%CI:1.009 ~ 7.626);参加过技能培训的选手及格概率是未参加过培训的3.090倍(95%CI:1.124 ~ 8.499)。相比年龄为20 ~ 30岁的参赛者,年龄 > 50岁的参赛者及格概率降低至0.053倍(95%CI:0.003 ~ 0.839)。见表 3

    表  3  总成绩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特征 β 标准误 Wald χ2 P OR值 95%CI值
    性别
      女 1.000
      男 1.406 0.430 10.688 0.001 4.079 1.756 ~ 9.476
    年龄/岁
      20 ~ 30 1.000
      31 ~ 40 0.243 0.603 0.162 0.687 1.275 0.391 ~ 4.153
      41 ~ 50 -1.302 0.793 2.695 0.101 0.272 0.057 ~ 1.287
      > 50 -2.944 1.412 4.344 0.037 0.053 0.003 ~ 0.839
    职称
      无 1.000
      初级 0.899 0.710 1.603 0.206 2.457 0.611 ~ 9.881
      中级 -0.037 0.741 0.003 0.960 0.963 0.226 ~ 4.114
      高级 -0.646 0.903 0.512 0.474 0.524 0.089 ~ 3.078
    文化程度
      大专及以下 1.000
      大学本科 -0.446 0.738 0.366 0.545 0.640 0.151 ~ 2.716
      硕士及以上 1.235 0.883 1.954 0.162 3.437 0.609 ~ 19.407
    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时间/年
      0 ~ 5 1.000
      6 ~ 10 0.895 0.471 3.611 0.057 2.447 0.972 ~ 6.160
      > 10 1.020 0.516 3.911 0.048 2.774 1.009 ~ 7.626
    参加过职业卫生技能培训
      否 1.000
      是 1.128 0.516 4.777 0.029 3.090 1.124 ~ 8.499
    单位行政区划
      周边区县 1.000
      主城新区 -0.529 0.487 1.183 0.277 0.589 0.227 ~ 1.529
      中心城区 0.603 0.546 1.223 0.269 1.828 0.627 ~ 5.327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目前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业技能竞赛的省市较少,重庆亦是首次举办该类竞赛,旨在了解重庆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业能力现状。从参赛人员基本情况来看,本次竞赛参赛人员中高层次人才比例较高,以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为主,参赛人员多为有一定工作经验、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中年人,且大多数参赛者曾参加技能培训,基本情况较好。从及格率分析,本次竞赛成绩不佳,3组的理论考核及格率均低于50%。虽然职业卫生评价与检测组与放射卫生评价与检测组技能考核及格率较高,均超过了80%,但职业健康检查组技能考核和总成绩的及格率均低至5.4%。本次竞赛中职业健康检查组整体成绩最差,可能是由于本次竞赛中3组的考核内容不同,题目难度未能完全一致,且职业健康检查考核内容更偏向临床,专业性与经验要求更高所致。

    总成绩及格率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不同性别参赛者间技能考核成绩差距明显,男性高于女性,可能是由于职业卫生评价工作较为辛苦,男性在该行业就业数量及竞争力更强,导致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及从业时间的增加,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呈上升趋势,但年龄 > 50岁参赛者的得分及及格率均出现了下降,可能是年长选手由于知识、技术等更新不及时以及身体素质原因而导致成绩不佳,也有可能与本次 > 50岁人员数量偏少导致结果出现偏差。曾经参加过职业卫生技能培训的人员及格率高于未培训人员,提示职业卫生技能培训在提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自建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可制度以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数量大大增加,市场竞争逐渐激烈,虽然推动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却仍有待提高。与江西、四川、上海以及贵州等省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现状调查结果 [3-6]相似,重庆市同样存在服务能力参差不齐、专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7]。究其原因,可能与政府有关部门对职业卫生工作重视程度不高,职业卫生监督管理不严以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责任意识不强等有一定关联。因此,为提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业服务质量,政府应当加大财政支持,重视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加强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提升基层职业卫生防控能力,促进各地区均衡、向上发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加强质量控制,对已获得检测资质的人员进行定期或随机考核,实行“优胜劣汰”制度,提升机构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就本次竞赛来看,参赛者的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水平均有待提升,可能与本次为首届比赛,组织经验不足,报名距考核时间较短,选手准备不充分以及各竞赛组考核内容不同,题目难度不一致有关。此次竞赛参赛者大都为技术骨干,平均学历水平较高,情况尚且如此,全市整体情况可能更加严峻。今后可以职业技能竞赛为载体,增强政府-监管机构-服务机构的三方协同,加强各地区的学习交流,实现以赛促学,以赛增技,推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业发展,全面提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和素养。

    作者声明  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 图  1   噪声检测结果超标率与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相关性

    图  2   三氧化铬检测结果超标率与疑似职业性铬鼻病检出率相关性

    图  3   盐酸及硫酸检测结果超标率与疑似职业性牙酸蚀病检出率相关性

    表  1   调查所涉及工种、职业病危害及目标疾病

    工种 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健康检查项目 涉及的职业病 职业禁忌证
    机加工 噪声 血常规、尿常规、血清ALT、心电图、纯音听阈测试、内科检查、耳科检查 疑似职业性噪声聋 1. 除噪声外各种原因引起的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2. 任一耳传导性耳聋
    3. 噪声敏感者
    电镀工 酸雾或酸酐 胸部X射线摄片、肺功能、内科检查、口腔检查 疑似职业性牙酸蚀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铬及其无机化合物 血常规、尿常规、胸部X射线摄片、内科检查、鼻及咽部常规检查、皮肤科常规检查 疑似职业性
    :本次职业健康体检呈现的不涉及一般的其他疾病。
    下载: 导出CSV

    表  2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工种 主要工作内容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主要设备或地点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镀铬工 部件表面镀铬处理 镀铬生产线 三氧化铬、盐酸、硫酸、氢氧化钠
    镀锌工 部件表面镀锌处理 镀锌生产线 氧化锌、盐酸、硫酸、氢氧化钠
    磷化工 镀件表面磷化处理 磷化生产线 磷酸、盐酸、氢氧化钠、亚硝酸钠
    废水处理工 生产用废水处理,进行加药等操作 废水处理间 盐酸、硫酸、氢氧化钠、铬盐、镉盐、锌盐、亚硝-酸盐、噪声等
    机修工 现场检查机械设备 检修设备 噪声
    电镀工(镀铬) 身管镀铬操作 镀铬生产线 三氧化铬、盐酸、硫酸、氢氧化钠
    电镀工(阳氧) 铝件阳极氧化作业 阳极氧化生产线 盐酸、硫酸、氢氧化钠
    机加工 各类部件铣、车、镗、磨 机加工设备 噪声
    维修钳工 现场电气设备等检查及维修 检修设备 噪声
    电机房巡检 电机房定期巡检 电机运行 噪声
    空压机巡检 空压机定期巡检 空压机运行 噪声
    水泵工 泵房巡检 水泵运行 噪声
    下载: 导出CSV

    表  3   2008—2021年化学毒物及噪声超标情况

    年份 毒物 噪声
    检测点数 超标点数(超标率/%) 检测点数 超标数(超标率/%)
    2008 676 56(8.3) 212 95(44.8)
    2009 676 57(8.4) 212 95(44.8)
    2010 676 56(8.3) 212 94(44.3)
    2011 688 58(8.6) 215 94(44.3)
    2012 688 56(8.1) 215 95(44.2)
    2013 688 55(8.0) 218 94(43.1)
    2014 702 53(7.6) 220 86(39.1)
    2015 701 54(7.7) 220 74(33.6)
    2016 702 52(7.4) 221 69(31.2)
    2017 710 53(7.5) 221 45(20.4)
    2018 710 45(6.3) 221 33(14.9)
    2019 720 52(7.2) 247 33(13.4)
    2020 716 34(7.5) 223 24(10.8)
    2021 716 26(3.6) 223 18(8.1)
    合计 9 769 707(7.2) 3 080 949(30.8)
    下载: 导出CSV

    表  4   2008—2021年化学毒物超标情况

    年份 铬酐(三氧化铬) 硫酸 盐酸
    检测 超标点数点数(超标率/%) 检测 超标点数点数(超标率/%) 检测 超标点数点数(超标率/%)
    2008 118 18(15.3) 97 15(15.5) 109 23(21.1)
    2009 118 18(15.3) 97 15(15.5) 109 24(22.0)
    2010 118 18(15.3) 97 15(15.5) 109 23(21.1)
    2011 120 19(15.0) 98 15(15.3) 112 24(21.4)
    2012 120 18(15.0) 98 14(14.3) 112 24(21.4)
    2013 120 18(15.0) 98 14(14.3) 112 23(20.5)
    2014 123 18(14.6) 98 13(13.3) 113 22(19.5)
    2015 123 18(14.6) 98 14(14.3) 112 22(19.6)
    2016 123 17(13.8) 98 13(13.3) 112 22(19.6)
    2017 124 18(14.5) 97 12(12.4) 114 23(20.2)
    2018 124 16(12.9) 97 10(10.3) 114 19(16.7)
    2019 126 18(14.3) 98 11(11.2) 116 23(19.8)
    2020 125 12(9.6) 97 8(8.2) 115 14(12.2)
    2021 125 10(8.0) 97 5(5.2) 115 11(9.6)
    合计 1 707 236(13.8) 1 365 174(12.7) 1 574 297(18.9)
    下载: 导出CSV

    表  5   2008—2019年在岗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检出人数(占比/%)]

    年份 检查人数 职业病危害因素 接触人次数 职业禁忌证 疑似职业性牙酸蚀病 疑似职业性铬鼻病 疑似职业性噪声聋
    2008 964 酸及酸酐 756 15(2.0) 38(5.0)
    三氧化铬 378 6(1.6)
    噪声 208 13(6.3) 17(8.2)
    2009 963 酸及酸酐 756 16(2.1) 32(4.2)
    三氧化铬 380 8(2.1)
    噪声 207 15(7.2) 20(9.7)
    2010 970 酸及酸酐 754 6(0.1) 29(3.8)
    三氧化铬 375 8(2.1)
    噪声 216 19(8.8) 15(6.9)
    2011 1 068 酸及酸酐 854 23(2.7) 48(5.6)
    三氧化铬 430 7(1.6)
    噪声 214 21(9.8) 16(7.5)
    2012 1 074 酸及酸酐 860 18(2.1) 35(4.1)
    三氧化铬 428 5(1.2)
    噪声 214 13(6.0) 17(7.9)
    2013 1 074 酸及酸酐 860 14(1.6) 30(3.5)
    三氧化铬 427 5(1.2)
    噪声 214 10(4.7) 18(8.4)
    2014 1 078 酸及酸酐 868 17(2.0) 33(3.8)
    三氧化铬 434 6(1.4)
    噪声 210 8(3.8) 8(3.8)
    2015 1 072 酸及酸酐 860 14(1.6) 27(3.1)
    三氧化铬 430 5(1.2)
    噪声 212 9(4.2) 7(3.3)
    2016 1 180 酸及酸酐 924 13(1.4) 28(3.0)
    三氧化铬 460 6(1.3)
    噪声 256 19(7.4) 7(2.7)
    2017 1 180 酸及酸酐 924 6(0.6) 23(2.5)
    三氧化铬 458 5(1.1)
    噪声 256 4(1.6) 6(2.3)
    2018 1 178 酸及酸酐 920 10(1.1) 26(2.8)
    三氧化铬 457 4(0.9)
    噪声 258 4(1.6) 1(0.4)
    2019 1 194 酸及酸酐 932 18(1.9) 20(2.1)
    三氧化铬 465 2(0.4)
    噪声 262 8(3.1) 2(0.8)
    2020 1 284 酸及酸酐 964 7(0.7) 13(1.3)
    三氧化铬 480 2(0.4)
    噪声 320 5(1.6) 1(0.3)
    2021 1 290 酸及酸酐 968 8(0.8) 6(0.6)
    三氧化铬 482 0(0)
    噪声 322 3(0.9) 0(0)
    合计 15 569 21 653 336(2.2) 391(3.2) 69(1.1) 135(4.0)
    下载: 导出CSV

    表  6   不同工种噪声检测超标率及听力异常情况

    工种 人数 检测点数 超标点数(超标率/%) 双耳高频平均听阈> 40 dB人数 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人数(检出率/%)
    铣工 557 448 94(21.0) 25 6(1.1)
    车工 1 010 1 043 213(20.4) 96 46(4.6)
    镗工 651 528 59(11.2) 11 4(0.6)
    磨工 978 997 493(49.4) 139 78(8.0)
    废水处理 173 64 18(28.1) 19 1(0.6)
    合计 3 369 3 080 952(30.9) 290 135(4.0)
    χ2 338.501 78.025
    P <0.001 <0.001
    :废水处理工种在2016年之后设置。
    下载: 导出CSV
  • [1] 王平, 魏晓伟, 杨军. 比表面处理技术在模具中的应用和发展[J]. 模具技术, 2007(5): 58-6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MJJS200705020.htm
    [2] 贡小兵. 电镀作业的职业危害[J]. 江苏安全生产, 2007(4): 4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 GBZ 2.1-2019[S].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 物理因素: GBZ 2.2-2007[S].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 159-2004[S].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GBZ/T 300-2017[S].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 188-2014[S].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8] 徐学昌. 平阳县电镀行业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017, 4(9): 19588-1959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CWX201799098.htm
    [9] 钱均琪, 常伟冰, 杨秋生, 等. 江苏省常熟市电镀企业作业人员职业相关疾病的分析[J]. 职业与健康, 2006, 22(24): 2185-218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YJK200624013.htm
    [10] 涂晓志, 武照燕, 张胜. 电镀企业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 7(12): 397-39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YXK201419294.htm
图(3)  /  表(6)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6
  • HTML全文浏览量:  24
  • PDF下载量:  3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02-02
  • 刊出日期:  2023-08-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