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gation on the current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ccupational burnout among medical technicians in primary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in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
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基层医疗机构医技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改善该人群职业健康状况。
方法于2021年5—8月以随机选择的上海市浦东新区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马斯勒职业倦怠量表-通用版》(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General Survey,MBI-GS)调查研究对象职业倦怠情况。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基层医疗机构医技人员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
结果共发放问卷301份,回收有效问卷295份,有效回收率为98.01%。基层医疗机构医技人员职业倦怠的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9.28 ± 5.70)、(8.47 ± 5.32)、(17.74 ± 7.67)分。职业倦怠检出率为65.42%(193/295)。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发生职业倦怠的风险是男性的1.095倍(P < 0.05),31~40岁的调查对象发生职业倦怠的风险是≤ 30岁的1.927倍(P < 0.05),月收入为6 000~6 999元的调查对象发生职业倦怠风险是月收入 < 5 000元的1.259倍(P < 0.05),工龄为5~ < 10年和10~ < 20年的调查对象发生职业倦怠风险是工龄 < 5年的1.683和1.307倍(均P < 0.05),高级职称调查对象发生职业倦怠风险是初级及以下职称的0.711倍(P < 0.05),周工作时间≥ 50 h的调查对象发生职业倦怠风险是 < 40 h的2.168倍(P < 0.05),不上夜班的调查对象发生职业倦怠的风险是上夜班的0.803倍(P < 0.05)。
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基层医疗机构医技人员职业倦怠情况不乐观。基层医疗机构应重视女性、中青年、周工作时间较长和上夜班的医技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实施必要的健康干预措施,加大针对性的关怀与支持。
-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长期的慢性应激作用下产生的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低成就感的症状[1]。职业倦怠会给个人和组织带来一系列不利结局。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发生率尤其高,职业倦怠不仅会导致医护人员工作表现变差,还会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最终影响社会的整体效益[2-3]。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和《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基层医疗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专业卫生人员面临更高的工作要求和更大的工作压力[4-5]。截至2023年,上海共有200多家基层医疗机构,承担了上海市2 400万人的基本医疗服务工作,并在基本医疗服务分级诊疗制度的引导下,承接了向上级医院转诊的就医需求。因而基层的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医技人员,工作量增加,任务重复性高,长期的职业紧张很可能促使他们出现职业倦怠。然而,目前关于基层医疗机构医技人员职业倦怠的研究尚不多。本研究拟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基层医疗机构医技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调查,以期为改善其职业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基层医疗机构主要包括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由于浦东新区的情况比较特殊,二、三级医院都不属于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也都已改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村卫生室则不存在医技人员,只有全科医师和护理人员,因此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上海市浦东新区的4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展开。2021年5—8月,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中心内所有医技人员(包括临床检验技术人员、影像学医师等)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从事社区工作至少1年;身体、精神方面无重大疾病或异常;自愿参与调查,并在网络调查问卷上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获得浦东新区三林康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1.2.1 基本情况调查
采用课题组设计的《基本情况调查表》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婚姻状况、岗位、工龄、职位、职称、轮班、每日睡眠时长、每周工作时长、吸烟和饮酒等内容。其中,吸烟指每日吸烟数量≥ 1支且持续6个月以上;饮酒指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基本上每周饮酒(或含酒精饮料)次数至少1次以上。
1.2.2 职业倦怠调查
采用《马斯勒职业倦怠量表-通用版》(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General Survey,MBI-GS)[6]调查研究对象职业倦怠情况。该通用量表由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16个条目组成。采用7级计分,按照“从来没有”“极少(1年数次)”“偶尔(每月1次)”“经常(每月数次)”“频繁(每周1次)”“非常(每周数次)”“每天都有”依次计0、1、2、3、4、5、6分。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反向计分,其他维度正向计分,各维度条目相加后取总分为该维度得分,得分越高,其职业倦怠程度越严重。根据职业倦怠评价标准,3个职业倦怠维度的临界值为:情感耗竭13分,去人性化8分,个人成就感16分[7]。若3个维度中有1个得分高于临界值,则认为此调查对象存在职业倦怠。本研究中该量表总表及3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82、0.923、0.859和0.914。
1.2.3 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站发布,于2021年5—8月以微信的方式发送相关问卷,采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本课题调查的目的、意义及填写说明。调查前1个月,分别与选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沟通,征得同意后,通过微信将问卷推送给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分管领导,然后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管领导用手机将问卷星下发给各自中心内医技人员,填写完毕后,在线提交。
1.2.4 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本次调查质量,事先开展预调查工作,完善问卷和调查方案。线上问卷调查系统设置自动校验逻辑问题功能,确保无遗漏项目和逻辑矛盾。回收问卷后及时核对,剔除内部逻辑性错误、缺失度超过10%的不合格问卷。
1.2.5 统计学分析
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经过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均数±标准差(x ± s)表示,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三组及以上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向前LR法进行模型拟合,对基层医疗机构医技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检验水准α = 0.05(双侧)。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301份,回收有效问卷29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01%。295名研究对象的年龄为21 ~ 59岁,平均年龄(43.38 ± 7.66)岁。工龄为2 ~ 37年,平均工龄为(18.81 ± 6.73)年,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见表 1。
表 1 不同人口学特征调查对象职业倦怠情况项目 例数 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x ± s) 职业倦怠人数(检出率/%) 情感耗竭 去人格化 个人成就感 性别 男 65 8.52 ± 4.81 7.56 ± 3.81 15.52 ± 8.24 33(50.77) 女 230 9.49 ± 5.95 8.73 ± 5.75 18.37 ± 7.51 160(69.57) t或χ2值 1.207 1.546 2.643 7.915 P值 0.228 0.123 0.009 0.005 年龄/岁 ≤ 30 53 9.84 ± 5.34 8.54 ± 5.61 13.58 ± 9.24 30(56.60) 31 ~ 40 114 10.83 ± 6.42 9.19 ± 6.34 18.47 ± 7.80 85(74.56) 41 ~ 50 78 8.54 ± 5.87 7.59 ± 5.42 19.55 ± 6.24 52(66.67) ≥ 51 50 4.17 ± 3.11 8.11 ± 5.53 17.67 ± 7.94 26(52.00) F或χ2值 16.748 1.232 6.877 10.067 P值 0.001 0.298 0.001 0.018 文化程度 高中或中专以下 40 7.78 ± 5.01 8.35 ± 5.31 18.37 ± 7.14 23(57.50) 大专或高职 58 8.42 ± 6.11 8.73 ± 6.08 18.01 ± 7.51 38(65.52) 大学本科 165 9.71 ± 6.04 8.38 ± 5.19 17.12 ± 8.06 110(66.67) 研究生及以上 32 10.50 ± 7.07 8.61 ± 4.63 19.66 ± 6.61 22(68.75) F或χ2值 1.920 0.077 1.136 1.380 P值 0.126 0.973 0.335 0.710 月收入/元 < 5 000 73 8.52 ± 6.27 8.34 ± 5.72 17.05 ± 8.11 44(60.27) 5 000 ~ < 6 000 64 9.13 ± 7.05 8.53 ± 6.27 17.84 ± 7.65 39(60.94) 6 000 ~ < 7 000 91 11.02 ± 6.88 8.55 ± 5.94 18.51 ± 8.06 69(75.82) 7 000 ~ < 8 000 45 8.63 ± 7.14 8.43 ± 5.83 17.72 ± 8.99 31(68.89) ≥ 8 000 22 6.36 ± 5.95 8.48 ± 6.03 16.59 ± 7.96 10(45.45) F或χ2值 2.763 0.015 0.788 9.894 P值 0.028 0.999 0.534 0.042 婚姻状况 未婚 35 12.61 ± 9.12 9.15 ± 6.17 18.12 ± 9.04 26(74.29) 已婚 240 8.71 ± 5.95 8.24 ± 7.08 17.52 ± 8.16 152(63.33) 离婚或丧偶 20 10.29 ± 7.97 10.04 ± 7.71 19.72 ± 10.61 15(75.00) F或χ2值 5.684 0.792 0.666 2.490 P值 0.004 0.454 0.513 0.288 吸烟 是 31 9.62 ± 6.07 8.72 ± 6.12 17.91 ± 8.22 21(67.74) 否 264 9.24 ± 5.65 8.44 ± 5.28 17.72 ± 7.60 172(65.15) t或χ2值 0.351 0.275 0.131 0.082 P值 0.726 0.783 0.896 0.774 饮酒 是 103 9.09 ± 6.22 8.04 ± 6.14 17.34 ± 7.22 68(66.02) 否 192 9.38 ± 5.42 8.70 ± 5.07 17.95 ± 7.75 125(65.10) t或χ2值 0.416 0.989 0.660 0.025 P值 0.678 0.324 0.510 0.875 2.2 不同人口学特征调查对象职业倦怠情况
基层医疗机构医技人员职业倦怠的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9.28 ± 5.70)、(8.47 ± 5.32)、(17.74 ± 7.67)分。有193人出现职业倦怠,检出率为65.42%。不同性别、收入、年龄的调查对象的职业倦怠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具体表现为女性、31 ~ 40岁年龄组、月收入在6 000 ~ < 7 000元组的检出率较高。见表 1。
2.3 不同职业特征调查对象职业倦怠情况
不同工龄、职称、周工作时间、轮班情况的调查对象职业倦怠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具体表现为工龄5 ~ < 10年组、职称为初级及以下组、周工作时间在50 h以上组、需要上夜班组的检出率较高。见表 2。
表 2 不同工作特征调查对象职业倦怠情况项目 例数 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x ± s) 职业倦怠人数(检出率/%) 情感耗竭 去人格化 个人成就感 工龄/年 < 5 27 7.23 ± 5.38 6.45 ± 4.96 14.20 ± 8.03 13(48.15) 5 ~ < 10 56 11.99 ± 8.40 9.35 ± 5.91 19.65 ± 9.72 44(78.57) 10 ~ < 20 96 9.55 ± 7.59 8.87 ± 5.07 20.13 ± 9.55 66(68.75) 20 ~ < 30 81 8.57 ± 6.22 8.22 ± 4.63 16.24 ± 8.46 50(61.73) ≥ 30 35 7.43 ± 4.76 8.10 ± 6.94 14.33 ± 6.87 20(57.14) F或χ2值 3.593 1.551 5.327 9.861 P值 0.007 0.188 0.001 0.043 职称 初级及以下 120 10.42 ± 6.12 8.35 ± 5.02 19.01 ± 9.12 89(72.50) 中级 152 8.69 ± 5.27 8.54 ± 5.39 17.08 ± 8.24 93(61.18) 高级 23 7.23 ± 6.35 8.63 ± 6.42 15.48 ± 8.66 11(56.52) F或χ2值 4.707 0.0542 2.541 8.411 P值 0.010 0.947 0.081 0.015 用工形式 在编 214 9.13 ± 5.28 8.20 ± 5.52 17.25 ± 8.36 139(64.95) 非编 81 9.68 ± 6.81 9.18 ± 4.79 19.03 ± 5.85 54(66.67) t或χ2值 0.540 0.980 1.780 0.076 P值 0.463 0.160 0.080 0.782 周工作时间/h < 40 226 8.84 ± 5.33 8.02 ± 5.20 17.00 ± 8.73 144(63.72) 40 ~ < 50 48 9.32 ± 6.40 8.92 ± 5.80 19.02 ± 9.14 30(62.50) ≥ 50 21 14.15 ± 7.83 12.33 ± 5.27 22.73 ± 7.51 19(90.48) F或χ2值 8.290 6.543 4.770 6.299 P值 0.001 0.001 0.009 0.043 轮班 是 166 9.35 ± 6.04 9.12 ± 5.07 17.85 ± 8.28 108(65.06) 否 129 9.19 ± 5.26 7.63 ± 5.64 17.60 ± 6.89 85(65.89) t或χ2值 0.238 2.383 0.276 0.022 P值 0.812 0.018 0.782 0.882 夜班 是 81 11.90 ± 9.02 10.46 ± 6.83 19.55 ± 9.18 63(74.07) 否 214 8.29 ± 8.44 7.72 ± 4.75 17.05 ± 7.10 130(62.15) t或χ2值 3.217 3.891 2.481 7.534 P值 0.001 0.001 0.014 0.006 2.4 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将是否检出职业倦怠(无= 0,有= 1)作为响应变量,将单因素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的因素(性别、年龄、月收入、工龄、职称、周工作时间、是否夜班)作为预测变量,应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基层医疗机构医技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发生职业倦怠的风险是男性1.095倍(P < 0.05),31 ~ 40岁的调查对象发生职业倦怠的风险是≤ 30岁的1.927倍(P < 0.05),月收入为6 000 ~ 6 999元的调查对象发生职业倦怠风险是月收入 < 5 000元的1.259倍(P < 0.05),工龄为5 ~ < 10年和10 ~ < 20年的调查对象发生职业倦怠的风险是工龄 < 5年的1.683和1.307倍(P < 0.05),高级职称调查对象发生职业倦怠风险是初级及以下职称的0.711倍(P < 0.05),周工作时间≥ 50 h的调查对象发生职业倦怠风险是 < 40 h的2.168倍(P < 0.05),不上夜班的调查对象发生职业倦怠的风险是上夜班的0.803倍(P < 0.05)。见表 3。
表 3 基层医疗机构医技人员职业倦怠的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影响因素 β值 SE值 Wald χ2值 P值 OR(95%CI)值 性别 男 1.000 女 0.091 0.045 4.108 0.034 1.095(1.003,1.195) 年龄/岁 ≤ 30 1.000 31 ~ 40 0.656 0.194 11.456 0.006 1.927(1.318,2.817) 41 ~ 50 0.211 0.114 3.406 0.053 1.235(0.987,1.545) ≥ 51 -0.114 0.135 0.712 0.126 0.892(0.684,1.163) 月收入/元 < 5 000 1.000 5 000 ~ < 6 000 -0.007 0.027 0.068 0.387 0.993(0.942,1.047) 6 000 ~ < 7 000 0.230 0.110 4.351 0.019 1.259(1.014,1.563) 7 000 ~ < 8 000 0.101 0.100 1.025 0.104 1.106(0.910,1.344) ≥ 8 000 -0.134 0.091 2.151 0.336 0.875(0.732,1.046) 工龄/年 < 5 1.000 5 ~ < 10 0.521 0.101 26.423 0.012 1.683(1.380,2.053) 10 ~ < 20 0.268 0.055 23.910 0.038 1.307(1.174,1.455) 20 ~ < 30 0.051 0.078 0.417 0.150 1.052(0.902,1.227) ≥ 30 0.006 0.066 0.008 0.462 1.006(0.884,1.145) 职称 初级及以下 1.000 中级 -0.078 0.061 1.608 0.112 0.925(0.820,1.043) 高级 -0.341 0.138 6.151 0.003 0.711(0.543,0.931) 周工作时间/h < 40 1.000 40 ~ < 50 0.015 0.044 0.117 0.385 1.015(0.932,1.105) ≥ 50 0.774 0.153 25.548 0.001 2.168(1.606,2.927) 夜班 是 1.000 否 -0.219 0.053 17.242 0.013 0.803(0.724,0.891) 3. 讨论
职业倦怠已被世界卫生组织作为一种工作相关疾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次研究显示,上海市浦东新区基层医疗机构医技人员职业倦怠检出率为65.42%,高于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职业倦怠检出率(41.3%)[8],稍高于全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职业倦怠检出率(58.0%)[9],提示浦东新区基层医疗机构医技人员职业倦怠较为严重。这可能与被调查的人群和地区差异有关,既往调查的医疗卫生人员主要偏重临床医生、全科医生和护理工作人员,且不同的地区,经济水平和个人收入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因素可能都是医技人员发生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自2015年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改革至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基本医疗服务转变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在得到百姓认可的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负荷。从职业倦怠3个维度来看,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9.28 ± 5.70)、(8.47 ± 5.32)、(17.74 ± 7.67)分,高于其他研究结果[10]。这可能与基层医技人员主要工作是操作各种医疗器械,日复一日面对高强度且机械单调的劳动,极易产生职业倦怠,通常表现为情绪耗竭、工作态度冷漠和职业挫败感,若不加干预,可能会进一步发展成身心疾病。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职业倦怠的发生风险较男性大,从职业倦怠维度上看,女性的缺乏个人成就感得分高于男性,这与上海市其他区研究结果[11]相似。在生理上女性本身存在情感细腻的特点,同时女性在家庭中扮演着母亲、儿媳、妻子等多种角色,在家庭中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而可能影响工作状态,更容易发生职业倦怠。回归分析结果还显示年龄为31 ~ 40岁的基层医疗机构医技人员职业倦怠风险比较大,其中情感耗竭和缺乏个人成就感得分较其他年龄段高,与其他研究结果[12]有所不同,这可能与这一年龄段多为单位的青年骨干,长期在一线工作,值班、轮班、夜班也较多,然而这一年龄段的骨干力量个人期望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多数基层医疗机构无法提供针对性的学习平台和充足的晋升渠道,骨干力量容易对工作失去信心,从而发生职业倦怠。而年纪更大一些的医技人员,家庭生活比较稳定,社会支持程度也较高,对工作更熟悉,所以他们职业倦怠的发生率不高。本次调查发现月收入为6 000 ~ < 7 000元的医技人员发生职业倦怠的风险比较大,情感耗竭得分较其他收入水平高,这与其他研究结果[13]也不一致,可能与这部分人普遍是各单位的中青年力量,工作量大,但由于付出与回报不平衡,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他们缺乏归属感和积极性。
对不同职业特征的基层医疗机构医技人员职业倦怠的分析发现,工龄为5 ~ < 20年的人员发生职业倦怠的风险较高,情感耗竭和缺乏个人成就感得分高,与李为翊等[14]对上海市中心城区社区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调查的结果相似。这可能与处在此工龄段的人员多为中青年员工,对事业有渴求,对工作充满热情,且抱有较大的期望,但职位与福利待遇不高,且需要面对职位晋升的压力,发生职业倦怠的风险也随之上升。本次调查显示,周工作时间 > 50 h是发生职业倦怠的危险因素,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的得分均较高,究其原因,周均工作时间长者在工作上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情感,加重了工作人员精神、体力的耗竭,更易产生情绪衰竭[15]。既往研究结果[16]显示,轮班和夜班是医务人员罹患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次研究结果也提示夜班医技人员更容易发生职业倦怠,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的得分较不上夜班的人员高,这可能是因为值夜班后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精神与情绪得不到恢复,影响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从而产生倦怠。高级职称较初级及以下职称医技人员发生职业倦怠的风险较低,这可能与高级职称医技人员对周围环境和同事比较熟悉,且工资待遇较高,得到的社会资源比较多,能获得更多的职业认同感有关。
综上所述,浦东新区基层医疗机构医技人员职业倦怠检出率较高,导致职业倦怠的相关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建议基层医疗机构应重视医技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加大针对性的关怀与支持,实施必要的健康干预措施,开展应对职业倦怠的教育培训,改善医技人员的身心健康。
作者声明 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
表 1 不同人口学特征调查对象职业倦怠情况
项目 例数 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x ± s) 职业倦怠人数(检出率/%) 情感耗竭 去人格化 个人成就感 性别 男 65 8.52 ± 4.81 7.56 ± 3.81 15.52 ± 8.24 33(50.77) 女 230 9.49 ± 5.95 8.73 ± 5.75 18.37 ± 7.51 160(69.57) t或χ2值 1.207 1.546 2.643 7.915 P值 0.228 0.123 0.009 0.005 年龄/岁 ≤ 30 53 9.84 ± 5.34 8.54 ± 5.61 13.58 ± 9.24 30(56.60) 31 ~ 40 114 10.83 ± 6.42 9.19 ± 6.34 18.47 ± 7.80 85(74.56) 41 ~ 50 78 8.54 ± 5.87 7.59 ± 5.42 19.55 ± 6.24 52(66.67) ≥ 51 50 4.17 ± 3.11 8.11 ± 5.53 17.67 ± 7.94 26(52.00) F或χ2值 16.748 1.232 6.877 10.067 P值 0.001 0.298 0.001 0.018 文化程度 高中或中专以下 40 7.78 ± 5.01 8.35 ± 5.31 18.37 ± 7.14 23(57.50) 大专或高职 58 8.42 ± 6.11 8.73 ± 6.08 18.01 ± 7.51 38(65.52) 大学本科 165 9.71 ± 6.04 8.38 ± 5.19 17.12 ± 8.06 110(66.67) 研究生及以上 32 10.50 ± 7.07 8.61 ± 4.63 19.66 ± 6.61 22(68.75) F或χ2值 1.920 0.077 1.136 1.380 P值 0.126 0.973 0.335 0.710 月收入/元 < 5 000 73 8.52 ± 6.27 8.34 ± 5.72 17.05 ± 8.11 44(60.27) 5 000 ~ < 6 000 64 9.13 ± 7.05 8.53 ± 6.27 17.84 ± 7.65 39(60.94) 6 000 ~ < 7 000 91 11.02 ± 6.88 8.55 ± 5.94 18.51 ± 8.06 69(75.82) 7 000 ~ < 8 000 45 8.63 ± 7.14 8.43 ± 5.83 17.72 ± 8.99 31(68.89) ≥ 8 000 22 6.36 ± 5.95 8.48 ± 6.03 16.59 ± 7.96 10(45.45) F或χ2值 2.763 0.015 0.788 9.894 P值 0.028 0.999 0.534 0.042 婚姻状况 未婚 35 12.61 ± 9.12 9.15 ± 6.17 18.12 ± 9.04 26(74.29) 已婚 240 8.71 ± 5.95 8.24 ± 7.08 17.52 ± 8.16 152(63.33) 离婚或丧偶 20 10.29 ± 7.97 10.04 ± 7.71 19.72 ± 10.61 15(75.00) F或χ2值 5.684 0.792 0.666 2.490 P值 0.004 0.454 0.513 0.288 吸烟 是 31 9.62 ± 6.07 8.72 ± 6.12 17.91 ± 8.22 21(67.74) 否 264 9.24 ± 5.65 8.44 ± 5.28 17.72 ± 7.60 172(65.15) t或χ2值 0.351 0.275 0.131 0.082 P值 0.726 0.783 0.896 0.774 饮酒 是 103 9.09 ± 6.22 8.04 ± 6.14 17.34 ± 7.22 68(66.02) 否 192 9.38 ± 5.42 8.70 ± 5.07 17.95 ± 7.75 125(65.10) t或χ2值 0.416 0.989 0.660 0.025 P值 0.678 0.324 0.510 0.875 表 2 不同工作特征调查对象职业倦怠情况
项目 例数 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x ± s) 职业倦怠人数(检出率/%) 情感耗竭 去人格化 个人成就感 工龄/年 < 5 27 7.23 ± 5.38 6.45 ± 4.96 14.20 ± 8.03 13(48.15) 5 ~ < 10 56 11.99 ± 8.40 9.35 ± 5.91 19.65 ± 9.72 44(78.57) 10 ~ < 20 96 9.55 ± 7.59 8.87 ± 5.07 20.13 ± 9.55 66(68.75) 20 ~ < 30 81 8.57 ± 6.22 8.22 ± 4.63 16.24 ± 8.46 50(61.73) ≥ 30 35 7.43 ± 4.76 8.10 ± 6.94 14.33 ± 6.87 20(57.14) F或χ2值 3.593 1.551 5.327 9.861 P值 0.007 0.188 0.001 0.043 职称 初级及以下 120 10.42 ± 6.12 8.35 ± 5.02 19.01 ± 9.12 89(72.50) 中级 152 8.69 ± 5.27 8.54 ± 5.39 17.08 ± 8.24 93(61.18) 高级 23 7.23 ± 6.35 8.63 ± 6.42 15.48 ± 8.66 11(56.52) F或χ2值 4.707 0.0542 2.541 8.411 P值 0.010 0.947 0.081 0.015 用工形式 在编 214 9.13 ± 5.28 8.20 ± 5.52 17.25 ± 8.36 139(64.95) 非编 81 9.68 ± 6.81 9.18 ± 4.79 19.03 ± 5.85 54(66.67) t或χ2值 0.540 0.980 1.780 0.076 P值 0.463 0.160 0.080 0.782 周工作时间/h < 40 226 8.84 ± 5.33 8.02 ± 5.20 17.00 ± 8.73 144(63.72) 40 ~ < 50 48 9.32 ± 6.40 8.92 ± 5.80 19.02 ± 9.14 30(62.50) ≥ 50 21 14.15 ± 7.83 12.33 ± 5.27 22.73 ± 7.51 19(90.48) F或χ2值 8.290 6.543 4.770 6.299 P值 0.001 0.001 0.009 0.043 轮班 是 166 9.35 ± 6.04 9.12 ± 5.07 17.85 ± 8.28 108(65.06) 否 129 9.19 ± 5.26 7.63 ± 5.64 17.60 ± 6.89 85(65.89) t或χ2值 0.238 2.383 0.276 0.022 P值 0.812 0.018 0.782 0.882 夜班 是 81 11.90 ± 9.02 10.46 ± 6.83 19.55 ± 9.18 63(74.07) 否 214 8.29 ± 8.44 7.72 ± 4.75 17.05 ± 7.10 130(62.15) t或χ2值 3.217 3.891 2.481 7.534 P值 0.001 0.001 0.014 0.006 表 3 基层医疗机构医技人员职业倦怠的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影响因素 β值 SE值 Wald χ2值 P值 OR(95%CI)值 性别 男 1.000 女 0.091 0.045 4.108 0.034 1.095(1.003,1.195) 年龄/岁 ≤ 30 1.000 31 ~ 40 0.656 0.194 11.456 0.006 1.927(1.318,2.817) 41 ~ 50 0.211 0.114 3.406 0.053 1.235(0.987,1.545) ≥ 51 -0.114 0.135 0.712 0.126 0.892(0.684,1.163) 月收入/元 < 5 000 1.000 5 000 ~ < 6 000 -0.007 0.027 0.068 0.387 0.993(0.942,1.047) 6 000 ~ < 7 000 0.230 0.110 4.351 0.019 1.259(1.014,1.563) 7 000 ~ < 8 000 0.101 0.100 1.025 0.104 1.106(0.910,1.344) ≥ 8 000 -0.134 0.091 2.151 0.336 0.875(0.732,1.046) 工龄/年 < 5 1.000 5 ~ < 10 0.521 0.101 26.423 0.012 1.683(1.380,2.053) 10 ~ < 20 0.268 0.055 23.910 0.038 1.307(1.174,1.455) 20 ~ < 30 0.051 0.078 0.417 0.150 1.052(0.902,1.227) ≥ 30 0.006 0.066 0.008 0.462 1.006(0.884,1.145) 职称 初级及以下 1.000 中级 -0.078 0.061 1.608 0.112 0.925(0.820,1.043) 高级 -0.341 0.138 6.151 0.003 0.711(0.543,0.931) 周工作时间/h < 40 1.000 40 ~ < 50 0.015 0.044 0.117 0.385 1.015(0.932,1.105) ≥ 50 0.774 0.153 25.548 0.001 2.168(1.606,2.927) 夜班 是 1.000 否 -0.219 0.053 17.242 0.013 0.803(0.724,0.891) -
[1] DE SIMONE S, VARGAS M, SERVILLO G. Organizational strategies to reduce physician burnou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Aging Clin Exp Res, 2021, 33(4): 883-894. doi: 10.1007/s40520-019-01368-3
[2] HIVER C, VILLA A, BELLAGAMBA G, et al. Burnout prevalence among European physicia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Int Arch Occup Environ Health, 2022, 95(1): 259-273. doi: 10.1007/s00420-021-01782-z
[3] HEWITT D B, ELLIS R J, HU Y Y, et al. Evaluating the association of multiple burnout definitions and thresholds with prevalence and outcomes[J]. JAMA Surg, 2020, 155(11): 1043-1049. doi: 10.1001/jamasurg.2020.3351
[4] 吴婕, 方桂霞, 刘慧君, 等.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0, 42(6): 731-73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JMZ202006012.htm [5] 刘亚欣. 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重庆: 重庆医科大学, 2021. [6] 李永鑫, 李艺敏. 工作倦怠评价标准的初步探讨[J]. 心理科学, 2006, 29(1): 148-15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LKX200601039.htm [7] MASLACH C, JACKSON S E, LEITER M P, et al.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 3rd ed. Palo Alto: Consulting Psychological Press, 1996: 208-212.
[8] 罗丽珊, 孙禧斌, 张东枚, 等. 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职业医学, 2021, 48(6): 666-66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YYX202106012.htm [9] 孙彦彦, 王瑾, 刘晓曼, 等. 中国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水平及影响因素[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23, 40(4): 405-41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DYX202304006.htm [10] 雷蓉, 张敏, 杨丹, 等. 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现状分析[J]. 心理月刊, 2023, 18(13): 220-22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LYK202313052.htm [11] 张建, 顾青, 戴海辉, 等. 上海市青浦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与职业紧张相关性研究[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9, 37(5): 402-405.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19.05.002 [12] 雷昌斌, 邹慧娟, 林晓妮, 等.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 14(17): 184-19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XUY202217047.htm [13] 梁东如, 张丽, 孟杨. 临床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因素及其与职业生涯规划关系[J]. 华南预防医学, 2021, 47(12): 1625-162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DWF202112037.htm [14] 李为翊, 张博, 马立人, 等. 疫情防控期间上海市中心城区社区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2, 40(5): 548-553.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2.05.008 [15] 张萌, 崔倩, 朱长才. 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22, 26(7): 808-81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BKZ202207011.htm [16] 张丽绒, 施贵妹, 洪美妹, 等. 探究护士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 13(11): 28-3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SBZ202211008.htm -
期刊类型引用(3)
1. 东保吉,惠利平,孜乃提古丽·克热木,玉苏甫·玉赛音,高慧,夏比旦·吐逊江,李文玉. 某三甲专科医院医务人员焦虑、抑郁、压力情况及其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山东医药. 2025(01): 86-90 . 百度学术
2. 韩晓晶,连晓娇. 某地级市公立三甲医院员工职业倦怠现状及讨论. 经济师. 2024(08): 250-251 . 百度学术
3. 张倩,邵海亚.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横断面调查.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4(12): 1753-1756+1770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9
- HTML全文浏览量: 26
- PDF下载量: 58
- 被引次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