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创刊 双月刊

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醛

杨雪姬, 郭冠浩, 陈纠

杨雪姬, 郭冠浩, 陈纠. 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醛[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4, 42(1): 93-96.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4.01.020
引用本文: 杨雪姬, 郭冠浩, 陈纠. 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醛[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4, 42(1): 93-96.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4.01.020

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醛

基金项目: 

广州市卫生健康科技一般引导项目 20221A01003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杨雪姬(1987-), 女, 硕士, 副主任技师

  • 中图分类号: R134.4

Determination of formaldehyde in workplace air by the automatic discrete analyzer

  • 摘要: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醛的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检测方法。

    方法 

    使用间断化学分析仪代替手工方法进行甲醛的测定,确定检测步骤和测试工作条件,观察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等指标,并与GBZ/T 300.99—2017方法进行比对试验。

    结果 

    甲醛在质量浓度为0~0.4 mg/L范围内时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 0.999 9,检出限为0.000 9 mg/L,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001 5 mg/m3(以采集3 L空气样品计算)。方法的批内精密度为2.39%~4.75%,批间精密度为2.91%~9.30%。标准样品测定结果在标定值范围内。该方法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时,其测定值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值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两组结果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r=0.998,P < 0.001)。

    结论 

    间断化学分析仪测定甲醛的自动化程度高、灵敏度高、线性关系好、精密度好、准确度高,可代替手工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醛的批量、高效检测。

    + English
  • 血常规是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中最常用的检验指标之一,可发现某些职业病或全身性疾病的早期征兆。为了对血细胞参数结果合理分析,有效而准确地定义体检结论,各地均有必要科学地建立本地区血细胞参数正常参考值范围。为此,本调查对天津市健康职业人群的血常规参数进行了性别、年龄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调查对象选自2014年1月至12月在天津市化工职工职业病防治院体检的非苯作业者9 261人,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噪声、粉尘、一氧化碳、酸物或酸酐、高温等共50余种,其中男性6 982人,女性2 279人,年龄为18 ~ 59岁,平均(31.11 ± 8.40)岁。被选择人群为X线胸片、B超、心电图、肝功能、尿常规等检验结果及内外科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者,体检前未服用过任何药物。

    用真空采血管静脉采血2 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轻轻摇匀后,按仪器说明书于室温(15 ~ 25℃)下4 h内完成上机检测。检测指标包括: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中间细胞(MXD)、淋巴细胞(LYM)、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计数,中性粒细胞、中间细胞、淋巴细胞百分率,以及血红蛋白(Hb)水平等。

    日本SYSMEX公司K-45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其原装配套校正物、质控物和试剂。

    标本的采集与运送: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抽出血液标本,与抗凝剂轻摇混匀,血液标本的运送有专人负责,保证血液标本在4 h内测试完毕,后续的生化检查排除脂血等异常标本。检验中的质量控制:仪器由工程师校正,该仪器室内质控正常,室间质评优秀。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剔除离群值,按照性别、年龄各分两组,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调查职业人群中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50余种,其中接触人数较多的危害因素有噪声4 623人(占49.92%)、其他粉尘2 507人(占27.07%)、一氧化碳1 917人(占20.70%)、酸雾或酸酐1 448人(占15.64%)、高温1 329人(占14.35%)、氮965人(占10.42%)、硫化氢933人(占10.07%)、氮氧化物722人(占7.80%)、氟及其无机化合物559人(占6.04%)、汽油553人(占5.97%)、二氧化硫531人(占5.73%)。

    本调查血常规项目中,男性和女性相比,只有LYM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项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1  不同性别血常规项目参数检测结果比较
    项目 男(n=6982) 女(n=2279) t P
    x ± s 95%参考值范围 极大值 极小值 x ± s 95%参考值范围 极大值 极小值
    WBC计数/(×109/L) 6.62 ± 1.57 3.54 ~ 9.70 15.2 2.5 6.00 ±1.55 2.96 ~ 9.04 13.8 2.2 16.543 <0.05
    NEUT计数/(×109/L) 3.87 ± 1.23 1.45 ~ 6.29 12.5 0.9 3.56 ± 1.23 1.16 ~ 5.96 10.4 0.7 10.540 <0.05
    NEUT百分率/% 57.95 ± 7.42 43.42 ~ 72.48 86.1 21.4 58.48 ± 7.33 44.14 ~ 72.82 78.0 26.4 -2.964 <0.05
    MXD计数/(×109/L) 0.52 ± 0.21 0.11 ~ 0.93 2.2 0.1 0.42 ± 0.16 0.10 ~ 0.74 1.7 0.1 21.699 <0.05
    MXD百分率/% 7.88 ± 2.67 2.64 ~ 13.12 28.4 1.0 7.24 ± 2.44 2.46 ~ 12.02 25.8 1.0 10.513 <0.05
    LYM计数/(×109/L) 2.23 ± 0.57 1.12 ~ 3.34 6.5 0.5 2.02 ± 0.50 1.04 ~ 3.00 4.8 0.6 17.496 <0.05
    LYM百分率/% 34.17 ± 6.57 21.29 ~ 47.05 60.1 8.1 34.27 ± 6.49 21.54 ~ 47.00 67.3 10.8 -0.659 >0.05
    Hb水平/(g/L) 156.11 ± 9.24 138.00 ~174.22 193 67 131.00 ± 12.13 107.22 ~ 154.78 183 64 90.607 <0.05
    RBC计数/(×1012/L) 5.08 ± 0.35 4.40 ~5.76 7.5 2.3 4.37 ± 0.32 3.74 ~ 5.00 5.8 3.0 88.382 <0.05
    PLT计数/(×109/L) 236.07 ± 50.35 137.38~334.76 486 21 246.85 ± 58.40 132.39 ~ 361.31 595 61 - 8.524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将调查对象按年龄分为两组,45岁以下为青年组,45 ~ 59岁为中年组。各血常规项目在两组人群间比较,除了NEUT、LYM百分率,MXD、PLT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项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  2  不同年龄组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比较
    项目 青年组(n=8457) 中年组(n=804) t P
    x ± s 95%参考值范围 极大值 极小值 x ± s 95%参考值范围 极大值 极小值
    WBC计数/(×109/L) 6.49 ± 1.59 3.37 ~ 9.61 15.2 2.2 6.28 ± 1.55 3.25 ~ 9.31 13.1 2.3 3.575 <0.05
    NEUT计数/(×109/L) 3.81 ± 1.25 1.36 ~ 6.26 12.5 0.7 3.66 ± 1.16 1.39 ~ 5.93 9.8 1.2 3.092 <0.05
    NEUT百分率/% 58.10 ± 7.42 43.56 ~ 72.64 86.1 21.4 57.88 ± 7.18 43.80 ~ 71.96 83.2 32.8 0.834 >0.05
    MXD计数/(×109/L) 0.49 ± 0.20 0.09 ~ 0.89 2.2 0.1 0.50 ± 0.20 0.11 ~ 0.89 1.6 0.1 -1.432 >0.05
    MXD百分率/% 7.69 ± 2.62 2.55 ~ 12.83 33.6 1.0 8.08 ± 2.69 2.81 ~ 13.35 20.0 1.0 -4.052 <0.05
    LYM计数/(×109/L) 2.19 ± 0.56 1.10 ~ 3.28 6.5 0.5 2.11 ± 0.56 1.01 ~ 3.21 4.9 0.7 3.791 <0.05
    LYM百分率/% 34.21 ± 6.57 21.34 ~ 47.08 67.3 8.1 34.04 ± 6.41 21.48 ~ 46.60 55.3 13.5 0.692 >0.05
    Hb水平/(g/L) 150.25 ± 14.69 121.46 ~179.04 193 64 146.57 ± 14.97 117.23 ~ 175.91 187 79 6.769 <0.05
    RBC计数/(×1012/L) 4.92 ± 0.46 4.02 ~ 5.82 7.5 2.3 4.74 ± 0.42 3.91 ~ 5.57 6.0 3.6 10.922 <0.05
    PLT计数/(×109/L) 238.90 ± 52.39 136.22 ~341.58 585 21 236.78 ± 55.35 128.30 ~ 345.26 595 109 1.092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血常规各项参数对于诊断疾病、辅助治疗以及确定营养和健康水平有重要参考价值。如何判定其值的正常与否,需依据其参考值范围,但是人体本身是一种具有新陈代谢的差异性个体,各种外界因素如地域、气候环境、饮食习惯、民族种群、性别、职业等都会影响到人体指标的检测结果,以往已有实验研究显示各地区人群在血细胞参数上存在差异性[1-4]。本文对天津地区健康职业人群的静脉血血常规部分参数的参考值范围进行了初步调查,为当地开展更深层次的血细胞参数分析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基础。

    在职业健康检查中,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5]的要求,苯(工业甲苯、二甲苯)作业人员的血常规部分参数参考值范围需遵照《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6],区别于其他作业人员,故而在本次调查中剔除了在岗期间苯作业者。

    在本调查中,49.92%的调查对象接触噪声,噪声是影响范围很广的一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长期接触一定强度的噪声,可以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冯文艇等的研究结果[8]显示接触噪声可以使血常规中血红蛋白浓度、血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平均体积3项指标升高;另张林林等的研究[9]表示接触高温是引起红细胞计数减少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中高温作业者占到14.35%;还有研究显示铬酸盐、二硫化碳、铅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均会对人体的血液系统产生影响,可能由于这些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使得某些个体出现高于或低于正常值范围的极端值。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血常规各参数中男性和女性相比,除LYM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外,其他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男性的WBC、NEUT、MXD、LYM、RBC计数,MXD百分率,Hb水平均高于女性,而NEUT百分率、PLT计数低于女性,这可能与男女体内激素及其水平不同有关[4]。刘兰吉的研究[10]也显示性别可能是白细胞计数的一个影响因素;但也有报道称性别对白细胞计数的影响虽有统计学意义,但标准化偏回归系数近似为“0” [7],说明影响较小。因此如何按照性别建立职业人群的血常规参考值范围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年龄也是影响血常规参考值范围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血常规某些项目会出现生理性的改变。另外通常情况下年龄增加,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龄也相应增加,那么两者协同,将会增加对血常规各参数的影响。本次调查的统计结果与以往的报道不尽相同[2-4]。随着年龄的增长,LYM计数有减少的趋势,与国外学者研究相符;NEUT、LYM百分率,PLT、MXD计数等参数变化不明显,与许朝晖等的调查结果[4]一致;但本调查的其他血常规参数与其他调查不尽结论。因此,在建立健康职业人群血细胞参数正常参考值范围方面还需更加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

    本次参考值统计采用了血细胞分析仪,没有与传统的手工方法进行比较;且本文只针对天津地区健康职业人群的静脉血血细胞参数的参考值范围进行了初步调查,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声明  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 表  1   间断化学分析仪工作条件

    测试参数 工作条件 测试参数 工作条件
    样品体积/μL 350 反应温度/℃ 37
    进水量(吸收液)/μL 150 比色池光程/mm 10
    混匀次数 2 波长/nm 645
    清洗次数 2 试剂数量 1
    润洗次数 2 硫酸铁铵/μL 40
    反应时间/s 540
    下载: 导出CSV

    表  2   精密度实验结果

    组别 标准值/(mg/L) 批内精密度 批间精密度
    6次测定值/(mg/L) 平均值/(mg/L) 相对标准偏差/% 6次测定值/(mg/L) 平均值/(mg/L) 相对标准偏差/%
    低质量浓度组 0.010 0.011 6 0.011 4.75 0.010 7 0.011 9.30
    0.010 8 0.012 1
    0.010 7 0.094 0
    0.011 5 0.012 2
    0.010 3 0.011 1
    0.011 4 0.011 5
     
    中质量浓度组 0.080 0.078 2 0.082 4.35 0.088 2 0.087 4.09
    0.083 4 0.092 5
    0.087 7 0.085 1
    0.082 2 0.083 8
    0.079 0 0.082 7
    0.079 6 0.086 9
     
    高质量浓度组 0.200 0.214 1 0.208 2.39 0.226 6 0.215 2.91
    0.207 8 0.215 8
    0.203 6 0.215 3
    0.201 9 0.213 7
    0.212 8 0.207 2
    0.205 4 0.214 3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准确度实验结果 (mg/L)

    标准样品 标定值 测定值 标准偏差
    AK-QC308-1(20220901) 0.510 ± 0.030 0.504 0.013
    AK-QC308-2(20220901) 1.246 ± 0.075 1.229 0.039
    下载: 导出CSV

    表  4   两组方法试验结果比较

    序号 甲醛质量浓度/(mg/L) 绝对误差/(mg/L) 相对误差/%
    国标法 间断化学分析仪法
    1 0.099 0.101 0.002 2.02
    2 0.068 0.065 0.003 4.41
    3 0.102 0.097 0.005 4.90
    4 0.116 0.107 0.009 7.76
    5 0.203 0.189 0.014 6.90
    6 0.189 0.193 0.004 2.12
    7 0.052 0.051 0.001 1.92
    8 0.035 0.032 0.003 8.57
    9 0.163 0.172 0.009 5.52
    10 0.130 0.128 0.002 1.54
    11 0.071 0.072 0.001 1.41
    12 0.096 0.105 0.009 9.38
    13 0.205 0.217 0.012 5.85
    14 0.074 0.072 0.002 2.70
    15 0.066 0.064 0.002 3.03
    下载: 导出CSV
  • [1]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classifies formaldehyde as carcinogenic to humans: press release No. 153[A]. 2004-06-1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99部分: 甲醛、乙醛和丁醛: GBZ/T 300.99—2017[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8.
    [3] 武开业. 传统分析方法与现代仪器分析法的比较[J]. 科技视界, 2012(32): 16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JSJ201232132.htm
    [4] 闵巍, 季玉梅, 李宏亮. 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测定室内空气中氨[J].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93-139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YYY201411041.htm
    [5] 夏卫红, 何慧红, 张梦宁. AQ2间断化学分析仪测定地表水中的氨氮[J].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13(4): 278-28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HSX201304004.htm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 159—2004[S].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  第4部分: 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 GBZ/T 210.4—2008[S].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8] 陆佩莉, 吴慧庆. 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地表水中氨氮[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3, 49(8): 931-93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HJH201308010.htm
  • 期刊类型引用(1)

    1. 宋翌琰,陈慧,封莉,周芬,田敏,胥萍. 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江苏医药. 2023(10): 1075-1076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表(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8
  • HTML全文浏览量:  19
  • PDF下载量:  24
  • 被引次数: 1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08-08
  •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2-28
  • 刊出日期:  2024-02-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