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创刊 双月刊

安徽省某蓄电池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王富军, 马大平, 华绍广

王富军, 马大平, 华绍广. 安徽省某蓄电池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4, 32(5): 305-306.
引用本文: 王富军, 马大平, 华绍广. 安徽省某蓄电池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4, 32(5): 305-306.

安徽省某蓄电池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王富军(1987-),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环境检测工作。

  • 中图分类号: R134.2

  • 摘要: 目的 了解某蓄电池生产企业运行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提出防护建议。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查表分析、职业卫生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 结果 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铅烟、铅尘、硫酸、噪声、二氧化锡等。产生铅烟岗位的铅烟40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为0.016~0.022 mg/m3,产生铅尘岗位的铅尘CTWA为0.026~0.042 mg/m3,有硫酸挥发的作业岗位的硫酸CTWA为0.65~0.94 mg/m3,二氧化锡CTWA为1.0 mg/m3,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接触铅作业员工血铅检查项目均合格。 结论 该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因素为铅及其化合物、硫酸和噪声。其中铅及其化合物的关键控制点为装卸模焊接区域、焊过桥区域、焊端子区域、包片区域;硫酸关键控制点为加酸区域、充放电区域、化成区域;噪声的关键控制点为正极板铸板区域、装卸模焊接区域、焊过桥区域。
  • [1] 郭强,王会强,丁晔,等. 蓄电池连续制带板栅合金性能的研究[J]. 蓄电池,2013,50(2):58-64.
    [2] 任建华,刘燕朝,张文龙,等. 提高免维护电池化成效率的研究[J]. 蓄电池,2012,49(6):260-263.
    [3] 王金波. 铅酸蓄电池工业清洁生产简述[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7):115-116.
    [4] 郑立保,陈卫平,焦文涛,等. 某铅蓄电池厂土壤中铅的含量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J]. 环境科学,2013,34(9):3669-3674.
    [5] 杨敬增. 废铅酸蓄电池无害化处理与循环产业链[J]. 有色金属,2012,64(4):1-5.
    [6] 李远峰. 某蓄电池企业建设项目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2):334-33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09
  • HTML全文浏览量:  6
  • PDF下载量:  1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4-07-23
  • 修回日期:  2014-08-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