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探讨群体职业性正己烷中毒的职业发病因素和防控措施。 方法 收集6起群体性正己烷中毒62例患者的资料,对他们的年龄特点、职业状况、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所在企业情况、工作环境空气中正己烷浓度测定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事故主要发生于生产加工触摸屏、手机贴膜、光学镜片、五金、电子等产品的企业以及印刷行业。职业性慢性正己烷轻度中毒14例,中度中毒36例,重度中毒12例。治愈好转率100%;住院病程(303±178.2) d。 结论 群体职业性正己烷中毒是职业性正己烷中毒的常见表现形式,气候转冷关闭门窗和密闭车间停用空调造成通风不良是导致工作环境正己烷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和知识教育,该病可防可控,临床治疗预后良好。
-
-
[1] 孔玉林,陈玉雯,莫星帆. 慢性正己烷中毒致周围神经病变57例临床观察[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1,24(6):434-435. [2] 杨建平,刘益民,吴礼康,等. 深圳市宝安区2006-2009年使用正己烷企业情况分析[J]. 中国职业医学,2011,38(4):357-358. [3] 陈浩. 正己烷职业安全与健康指南[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1,29(2):111-112. [4] 程向东,牛魁尧.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11例临床分析[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1,37(2):109-110. [5] 何凤生,王世俊,任引津. 中华职业医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38. [6] 陈慧娟,朱颖,吴旭明,等. 亚急性正己烷中毒临床跟踪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3):23-24. [7] Kuang S R. An outline of n-hexane intoxication in human beings[J]. Chin J Ind Med,2000,13(4):225-227.
[8] 杨径,李智民. 职业病诊断实践与案例评析[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3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2
- HTML全文浏览量: 56
- PDF下载量: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