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创刊 双月刊

电子设备制造业微波接触人员眼部疾病调查

朱超, 朱方艳, 荣铁渝

朱超, 朱方艳, 荣铁渝. 电子设备制造业微波接触人员眼部疾病调查[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3, 31(5): 242-244.
引用本文: 朱超, 朱方艳, 荣铁渝. 电子设备制造业微波接触人员眼部疾病调查[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3, 31(5): 242-244.

电子设备制造业微波接触人员眼部疾病调查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朱超(1966-),男,大学本科,工程师,从事安全评价、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工作。

  • 中图分类号: R135.99

Investigation on eye disease of workers exposed to microwave in electronics industry

  • 摘要: 目的 了解电子设备制造业微波接触人员眼部疾病,尤其是眼晶状体浑浊的情况。 方法 对微波作业场所以及微波接触人员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 结果 微波接触人员和其他毒物接触人员晶状体浑浊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18,P<0.01);微波接触人员年龄越大,晶状体浑浊检出率越高,但检出率在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3,P>0.05)。 结论 低强度微波可能会造成接触人员晶状体浑浊。
    + English
  • [1] 王锟德,彭军祥,李福庆. 电磁环境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J].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07(3):20-23.
    [2] 牟楠楠,张军. 微波辐照对眼的影响及其防护[J]. 医学信息,1998,11(6):46-48.
    [3] 刘伟. 浅谈微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效应及防护[J]. 现代物理知识,2005,17(5):48-49.
    [4] 陶松垒,李未材,陶钧炳,等. 微波的危害及微波防护膜的研究[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3,15(1):27-32.
    [5] 李昌吉. 职业性微波白内障研究动向[J].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3,25(8):507-508.
    [6] 李秀珍. 微波对脑的影响[J].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0,27(5):257-260.
    [7] 杨明杰. 微波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J].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0,27(5):261-265.
    [8] 张美辩. 微波的致突变、致癌、致畸作用[J].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0,27(5):266-268.
    [9] 贾莉. 微波对机体影响的研究进展[J]. 职业与健康,2004,20(7):14-15.
    [10] 严翠先,吴子俊,何烈纯. 电子通讯设备微波作业人员眼晶状体的浑浊状况[J]. 职业与健康,2010,26(1):32-33.
    [11] 张士胜,张琼,王康孙. 亚洲年龄相关性眼病流行病学调查概览[J]. 国际眼科杂志,2006,6(4):879-881.
    [12] 吴必军. 高萍某电视台微波辐射影响的调查[J].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2):2442-2443.
    [13] 王忠立,路建超,杨海峰,等. 低功率密度微波接触者眼部检查结果分析[J]. 职业与健康,2011,27(16):封二-封三.
  • 期刊类型引用(1)

    1. 陈思诺,姚倩倩,李珍,曹静文,曲瑞杰,刘孟慧. 乳腺癌病人重返工作适应性的潜在剖面分析. 护理研究. 2024(22): 3968-3975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61
  • HTML全文浏览量:  43
  • PDF下载量:  32
  • 被引次数: 1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3-06-12
  • 修回日期:  2013-08-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