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创刊 双月刊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指南(续11)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指南(续11)[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5, 33(1): 72-74.
引用本文: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指南(续11)[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5, 33(1): 72-74.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指南(续11)

  • 摘要: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由加拿大运输部、美国运输部、墨西哥交通运输秘书处以及阿根廷应急救援信息中心联合编写,为先期到达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现场的消防队员、警察等应急救援人员制定。本刊参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编译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指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第1版)有关内容,以分期连载的方式,对2012版《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汇编,以给国内同行提供参考。
  • 在抗击重大传染病疫情的战役中,护士作为支援队伍中的主力军之一,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1]。护理专业在读大学生(简称护生)作为抗疫的后备力量,其应急能力对抗击疫情起着重要作用[2]。因而,了解护理专业在读生的应急能力现状极为重要,是今后有效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提供后备人才的重要依据。既往的研究较少研究、关注疫情防控培训对于护生应急能力的影响,以及疫情前后护生应急能力的变化情况。基于此,本研究以新冠病毒感染常态化防控形势为背景,对护生的风险感知和应急素养情况展开调查,以期找出防控培训的薄弱点,为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于2021年11月—2022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国甘肃省兰州市、陕西省西安市、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等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地区的高校护理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在读护生;(2)处于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地区;(3)自愿参加此次调查。本研究已经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2253),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根据Kendall原则,样本量取变量个数的5 ~ 10倍[3]。本研究中变量个数根据问卷确定,该问卷共有37个条目,因此应纳入的样本量为185 ~ 370例,考虑到15%的无效样本,共需纳入护生157 ~ 314例,本研究最终纳入样本为535例,其中有效问卷531卷份,有效回收率为99.25%。

    采用便利抽样法进行调查。研究者将调查问卷导入问卷星制作成电子问卷,取得班主任同意后,通过微信平台将电子问卷二维码发放至班级群,问卷首语中说明调查目的、自愿参与和保密原则。

    一般情况调查包括年龄、性别、年级、生源地、居住地、所读学校、家人是否从事医疗卫生相关行业、每月经济开支情况和主要来源等15项内容。

    《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量表》由崔小倩等[4]编制,用于测量公众应对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感知水平。量表共3个维度9个条目,分别从易感性(3个条目)、严重性(3个条目)、可控性(3个条目)维度来调查护生对新冠病毒感染可能性、感染的严重程度及感染的可控制性的认知程度。量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依次为非常不同意(1分)、不同意(2分)、不确定(3分)、同意(4分)、非常同意(5分)。量表总分9 ~ 45分,得分越高表示新冠病毒感染风险感知水平越高。将总分换算成条目均分,条目均分 < 3分,表示风险感知水平低;条目均分3 ~ 4分,表示风险感知水平中等;条目均分 > 4分,表示风险感知水平高[5]。量表的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24,分半系数为0.731。

    《居民重大疫情卫生应急素养评价指标》由欧燕玲[6]编制,用于测量公众应对重大疫情的应急素养水平。该评价指标共4个维度、28个条目,分别为应急素养的基本理念(7个条目)、应急素养的基本知识(6个条目)、应急素养的基本技能(7个条目)和应急素养的基本行为(8个条目)。量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依次为非常不同意(1分)、不同意(2分)、不确定(3分)、同意(4分)、非常同意(5分)。量表总分28 ~ 140分,得分越高表明应急素养水平越高。设定学生得分为满分或维度满分的80%及以上即具备基本卫生应急素养,具备率为具备基本卫生应急素养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应急素养的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46、0.937、0.902和0.867。

    为保证问卷填写的完整性,所有问题均设置为必答题。为避免重复填写造成的偏倚,提交答卷方式设置为同一IP地址只能提交一次。调查结束后及时关闭答题入口,从问卷星客户端导出数据,导出数据后剔除填写时间过短(< 120 s)和所有问题的答案皆为同一选项或可以看出是明显随意作答的答卷。

    将数据导入到Excel软件中进行预处理,采用SPSS 26.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 ± s)表示,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三组及以上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数据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使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护生应急素养的影响因素。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调查的531名护生以女生、四年制本科生和一、二年级学生为主;家人未从事卫生医疗或相关行业的学生占多。三、四年级学生大部分在省外见习或实习,或处于低风险地区,因而填写答卷的人数少。具体人口学特征见表 1

    表  1  531名护生风险感知和应急素养得分情况 x ± s,分)
    分类 人数
    (构成比/%)
    风险感知 应急素养
    性别
      男 51(9.60) 24.49 ± 5.40 113.33 ± 15.62
      女 480(90.40) 24.45 ± 5.79 112.25 ± 11.37
      t 0.050 0.619
      P > 0.05 > 0.05
    生源地
      城市 81(15.25) 24.19 ± 5.46 114.25 ± 12.59
      县城 81(15.25) 24.35 ± 5.89 115.30 ± 12.26
      乡镇 39(7.34) 24.41 ± 4.96 110.97 ± 12.05
      农村 330(62.15) 24.55 ± 5.75 111.34 ± 11.38
      F 0.099 3.396
      P >0.05 <0.05
    居住地
      学校 502(94.54) 24.47 ± 5.80 112.30 ± 11.91
      家里 7(1.32) 24.29 ± 3.90 114.29 ± 8.71
      校外租房 2(0.38) 26.00 ± 2.83 105.00 ± 1.41
      实习或实践基地 20(3.77) 23.85 ± 5.56 113.75 ± 11.58
      F 0.125 0.414
      P >0.05 >0.05
    年龄/岁
      15 ~ < 18 157(29.57) 25.35 ± 5.76 112.27 ± 11.64
      18 ~ < 21 262(49.34) 24.15 ± 5.85 113.06 ± 12.43
      21 ~ < 24 105(19.77) 23.89 ± 5.48 111.05 ± 10.39
      ≥ 24 7(1.32) 24.14 ± 3.98 107.57 ± 13.40
      F 1.875 1.123
      P > 0.05 > 0.05
    学历层次
      本科 436(82.11) 24.48 ± 5.88 112.61 ± 11.84
      专升本 95(17.89) 24.31 ± 5.14 111.19 ± 11.80
      t 0.274 1.062
      P > 0.05 > 0.05
    年级
      一年级 295(55.56) 24.74 ± 5.86 112.60 ± 11.95
      二年级 105(19.77) 25.24 ± 5.26 111.50 ± 12.71
      三年级 65(12.24) 22.32 ± 5.86 112.86 ± 11.14
      四年级 66(12.43) 24.02 ± 5.42 112.15 ± 10.65
      F 4.065 0.272
      P < 0.05 > 0.05
    家人从事卫生医疗行业
      是 52(9.79) 24.56 ± 7.41 115.63 ± 12.91
      否 479(90.21) 24.44 ± 5.55 112.00 ± 11.67
      t 0.139 2.109
      P > 0.05 < 0.05
    每月经济开支情况/元
      ≤1 000 155(29.19) 24.39 ± 5.85 112.03 ± 11.99
      1 00l ~ 2000 352(66.29) 24.45 ± 5.69 112.20 ± 11.58
      2 001 ~ 3000 19(3.58) 25.16 ± 5.39 115.95 ± 14.59
      3 001 ~ 4 000 2(0.38) 17.00 ± 11.34 127.00 ± 18.38
      ≥ 4 001 3(0.56) 28.67 ± 5.77 115.33 ± 6.03
      F 1.322 1.298
      P >0.05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不同特征的护生新冠病毒感染风险感知、应急素养得分的大部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仅表现为不同年级护生的新冠病毒感染风险感知得分,生源地及家人是否从事医疗卫生行业情况不同的护生的应急素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一、二年级学生的新冠病毒感染风险感知得分,生源地为县城或城市和有家人从事卫生医疗行业的学生的应急素养得分较高。见表 1

    531名护生新冠病毒感染风险感知总分为(24.45 ± 5.75)分,条目均分为(2.72 ± 0.64)分,各维度中,易感性维度得分最高,严重性维度得分最低。见表 2

    表  2  531名护生风险感知各维度得分 x ± s,分
    维度 得分 条目均分
    易感性 9.15 ± 2.61 3.05 ± 0.87
    可控性 8.57 ± 2.24 2.86 ± 0.75
    严重性 6.73 ± 2.33 2.24 ± 0.78
    风险感知总分 24.45 ± 5.75 2.72 ± 0.64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531名护生应急素养平均得分为(112.36 ± 13.69)分,其中最高分140分,最低分59分。应急素养具备率为80.41%。各维度中,应急素养的基本行为维度具备率最高(83.43%),应急素养的基本知识维度具备率最低(74.95%)。见表 3

    表  3  531名护生的应急素养各维度得分
    维度 极小值 极大值 得分
    x±s
    合格人数 具备率/%
    基本行为 16 40 33.43 ± 3.84 443 83.43
    基本理念 14 35 28.57 ± 3.22 433 81.54
    基本技能 16 35 27.88 ± 3.42 423 79.66
    基本知识 13 30 22.48 ± 3.21 398 74.95
    应急素养总分 60 140 112.36 ± 11.83 427 80.41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以风险感知为预测变量,应急素养为响应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护生新冠病毒感染风险感知总分与应急素养总分两者为正相关关系(P < 0.01)。各维度中,除风险感知可控性维度与应急素养基本知识维度无相关性(P > 0.05)外,其余风险感知各维度与应急素养其他各维度均为正相关(P < 0.01)。见表 4

    表  4  531名护生风险感知和应急素养的相关系数
    维度 应急素养基本理念 应急素养基本知识 应急素养基本技能 应急素养基本行为 应急素养总分
    风险感知-易感性 0.916 0.153 0.879 0.975 0.919
    风险感知-严重性 0.966 0.323 0.959 0.974 0.966
    风险感知-可控性 0.839 0.005① 0.786 0.941 0.848
    风险感知总分 0.920 0.149 0.884 0.981 0.924
    注:P > 0.05。表中其余相关系数所对应的P值均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将单因素分析中导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的变量(生源地、家人是否从事医疗卫生行业)以及新冠病毒感染风险感知各维度得分为预测变量,以护生应急素养总分作为响应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所得线性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方程的R2 = 0.046,调整R2 = 0.039,F = 6.342,P < 0.01);相比没有家人从事卫生医疗行业的护生,有家人从事卫生医疗行业的护生的应急素养得分提高3.725分(P < 0.05);风险感知各维度中,易感性是应急素养的正向预测因素,易感性每提高1分,其应急素养提高0.824分(P < 0.05)。见表 5

    表  5  531名护生的应急素养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变量 偏回归系数 SE值 标准回归系数 t P
    常量 120.163 2.222 54.068 < 0.01
    生源地 - 0.364 0.869 - 0.018 - 0.419 >0.05
    家人从事医疗卫生行业 3.725 1.694 0.094 2.199 < 0.05
    风险感知-易感性 0.824 0.241 0.162 3.424 < 0.05
    风险感知-严重性 0.007 0.246 0.001 0.027 >0.05
    风险感知-可控性 - 0.313 0.295 - 0.059 - 1.061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本研究结果显示,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护生的风险感知总条目均分为(2.72 ± 0.64)分,表示风险感知水平不高。与疫情初期麦剑荣等[7]的研究结果相比,本研究风险感知总条目均分低于该学者的研究,这可能与本研究对象主要是一、二年级护生有关。

    本研究中新冠病毒感染风险感知的易感性维度得分(3.05 ± 0.87)高于该研究,分析可能与本研究调查对象处于感染高风险地区有关,周边高风险地区及每日确诊病例数的增加加剧了学生的自身易感性。另有研究指出,不同风险等级地区的学生风险感知水平具有差异性,风险等级高的地区的大学生风险感知易感性维度得分也相对较高[8]。另外,本研究中一、二年级学生的风险感知得分高于三、四年级学生,这可能是因为低年级护生的医学知识较高年级薄弱,不能正确认识疫情,因过度担心感染而产生了过度防疫意识。可见,能否正确认识信息源同样也是风险感知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9],风险感知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过度的风险感知会导致人群焦虑水平显著升高[10-11]。这说明,中高风险地区院校管理机构和部门要规范信息渠道,确保信息内容的全面性、及时性、真实性。对身处疫情高风险地区的低年级学生还需加强心理干预,降低风险感知易感程度,以缓解其焦虑、紧张情绪,改善或提升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状态,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提示高等医学院校应增加灾难护理学和灾难心理学的教育,通过实践强化演练,提升在校护生救援应急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生应急素养具备率为80.41%,和疫情初期陈德鑫等[12]的调查研究结果(80.11%)类似。各维度中,应急素养的基本行为维度得分率相对最高,可能与防控培训侧重于防护技能,且有较多护生前期接受了较好的培训和参与了学校的志愿服务有关。

    完善的知识储备是医护人员采取有效应急措施的前提条件。护士作为医疗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会第一时间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评估,积极配合并开展分诊救治。护生较高的应急素养有助于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个人及整个社会带来的危害,有利于政府和相关部门建立群防群治的社会机制,还能为医疗服务机构和医护人员适当的“减负”[13]。为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仍要重视护生的应急素养能力培养,重视公共卫生教育,适当增加预防医学教学内容,以常见的流行病为例开展预防医学技能竞赛,提高护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另外需利用好媒体和互联网工具,加大最新科学知识宣传力度。

    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护生风险感知与应急素养两者为正相关,与相关文献[14-16]的研究结果相似。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风险感知中的易感性是应急素养的正向预测因素。护生对疫情的易感性意识有助于提升护生的危机意识,积极学习自救与互救技能,进而提升护生的应急准备水平。风险感知是影响其升自身应急素养的行为的重要因素[17],同样也是预防和减轻非理性风险行为的预测因素[18-19]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还显示,有家人从事卫生医疗行业的护生,其应急素养能力更高,这可能与这类护生在疫情期间积极和家人沟通,获得了更多的疫情防控知识,有更高的健康意识有关。学校应急教育中应注重提高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感知意识及水平,强化对各类事件的易感性、严重性及可控性的认知,进而提高应急素养能力。建议高校在传染病和预防医学教育中,注重对《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学习,开设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相关课程;而教学医院应该为医护人员和护生提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法律法规、风险认知和个人防护的教育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和护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风险认知的能力。

    本次调查时间点为疫情中后期,调查结果表明护生的新冠病毒感染风险感知和应急素养能力和前期相比相差不大。这提示未来针对护生的应急教育仍需加强疫情防范教育和家庭教育,院校应在现有教学课程体系中继续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相关内容;同时,高校需加强护生的心理引导,以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不良心理反应。

  • 期刊类型引用(2)

    1. 覃涛,过玉蓉,吕云火,程畅河,张志涛,刘媛洁,蒋爱芬. 线上行为激活疗法对突发公共事件大学生志愿者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现代医药卫生. 2024(12): 1996-1999 . 百度学术
    2. 许东晴,李俊,吴锟,谭忠良,盛志青,张轶斌,聂莲莲. 新冠疫情期间院前急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3(03): 237-241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20
  • HTML全文浏览量:  21
  • PDF下载量:  23
  • 被引次数: 3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