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 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T 197-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S].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 施健,童智敏,杜成,等.某新能源公司新建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2,30(1):48-5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S].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S].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 115-2002 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析仪卫生防护标准[S].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S].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 75-2010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S].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10] 张金龙,秦宏.11个集成电路制造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分析[J]. 中国卫生工程学,2010,9(1):36-37 ,40.
[11] 熊丽林,张荣,宋伟,等.某公司丁二醇装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1,24(5):377-379. [12] 孟谦谦,施健,杜成,等.某电子材料厂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2,30(1):44-4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9
- HTML全文浏览量: 8
- PDF下载量: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