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X-ray image features of 242 first diagnosed pneumoconiosis cases
-
摘要: 目的 探讨首次确诊的尘肺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X线影像特征。 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住院的242例尘肺病患者,对其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242例尘肺病患者全为男性,其中壹期尘肺病109例(45.04%),贰期87例(35.95%),叁期46例(19.01%)。发病以矽肺和陶工尘肺病例居多。佛山、中山和惠州三市尘肺病患者占全省总数50%。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3.25 ±7.39)岁,平均接尘工龄为(9.92 ±5.27)年;各期尘肺病发病年龄和接尘工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19、2.570,P>0.05)。各期尘肺病的气促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86,P<0.05)。肺通气功能损伤发生率、小气道功能损伤发生率均随尘肺病期别递增而升高(趋势χ2=4.032、5.550,P<0.05),肺通气功能损伤类型以限制性损伤为主(72.09%)。尘肺病合并结核发生率较低(1.65%)。尘肺病X线影像最突出的是存在圆形小阴影(98.76%,239/242)。小阴影形态以q影为主(78.24%,187/239)。小阴影分布以两中肺区(40.19%,461/1 147)为最多。大阴影分布以右上肺区(47.95%,35/73)居多,其形态以圆形或椭圆形较为常见。 结论 广东省新发尘肺病例以矽肺和陶工尘肺病居多。控制尘肺病的重点是佛山、中山和惠州三市的宝石加工、石场和陶瓷制造业。企业应认真做好尘肺病防治工作,特别是设置通风防尘设施和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
-
[1] 胡玲,陈葆春,徐艳龙,等. 安徽省2006-2009年新发尘肺病流行病学分析[J].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2,18(1):11-13. [2] 魏承斌,戴德,史文晋,等. 乐山市1995-2004年新发尘肺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J]. 职业卫生与病伤,2009,24(5):270-271. [3] 温贤忠,黄永顺,金佳纯,等. 2006-2009年广东省新发尘肺病特点和防治重点探讨[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1,24(3):189-190. [4] 边国林,郭延波,王群利. 宁波市2001-2010年新发尘肺病发病特点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2013,40(3):280-281. [5] 陈喆,戴云. 某市2008年尘肺病发病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0,28(2):99-101.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 70-2009尘肺病诊断标准[S].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7] Ross M H,Murray J. Occupational respiratory disease in mining[J]. Occup Med(Lond),2004,54(5):304-310.
[8] 尹萸. 2003年全国尘肺病报告发病情况分析[J]. 中国职业医学,2005,32(5):20-23. [9] 刘锦华,张莹,刘林均,等. 民营石场石工肺调查[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3,31(5):245-248. [10] 张东辉,丘创逸,谢万力. 广东省尘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1987-1994)[J]. 职业医学,1997,24(6):16-19. [11] 金文达,肖奎林,岳军. 邵阳市796例煤工尘肺患者肺通气功能分析[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2):278-280. [12] Nasrullah M,Mazurek J M,Wood J M,et al. Silicosis mortality with respiratory tuberculosis in the United States,1968-2006[J]. Am J Epidemiol,2011,174(7):839-848.
[13] 李德鸿. 尘肺病[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90-9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06
- HTML全文浏览量: 12
- PDF下载量: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