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创刊 双月刊

乳酸脱氢酶在急性氰化物中毒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马起腾, 洪秀娟, 曹春燕

马起腾, 洪秀娟, 曹春燕. 乳酸脱氢酶在急性氰化物中毒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3, 31(5): 237-238,244.
引用本文: 马起腾, 洪秀娟, 曹春燕. 乳酸脱氢酶在急性氰化物中毒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3, 31(5): 237-238,244.

乳酸脱氢酶在急性氰化物中毒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马起腾(1977-),男,大学本科,主治医师。

  • 中图分类号: R135.14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lactate dehydrogenase in diagnosis of acute hydrogen cyanide poisoning

  •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氰化物中毒时血中乳酸脱氢酶的变化,为急性氰化物中毒的诊断分级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同一氰化物中毒事故中的6例患者,对其中毒后108 h内的血中乳酸脱氢酶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急性氰化物中毒患者的乳酸脱氢酶超过300 U/L以上,恢复较慢;接触反应患者乳酸脱氢酶低于300 U/L,恢复较快。 结论 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可检查乳酸脱氢酶指标值,作为临床诊断起点的参考。
    + English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 209-2008职业性急性氰化物中毒诊断标准[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2] 何凤生,王世俊,任引津. 中华职业医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79-705.
    [3]

    Gracia R,Shepherd G. Cyanide poisoning and its treatment[J]. Pharmacotherapy,2004,24(10):1358-1365.

    [4]

    Lapostolle F,Borron S,Baud F. Increased plasma lactate concentra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cyanide but not other types of acute poisoning[J]. Clin Toxicol(Phila),2006,44(5):777.

    [5] 朱晓莉,王涤,翟明芬,等. 急性氰化物中毒36例临床分析[J]. 中国职业医学,2011,2(1):41-43.
    [6] 董磊,张晓鹏,陈薇. 心肌损伤标志物研究进展[J]. 科技导报,2008,26(3):81-85.
    [7] 吴英. 脑损伤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分析与临床应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11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74
  • HTML全文浏览量:  100
  • PDF下载量:  3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3-07-16
  • 修回日期:  2013-07-2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